构建“1+1”服务体系创新研究生党员培养模式

2018-10-13 10:23陈永生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34期
关键词:服务体系本科生师范生

【摘要】新时期,高校研究生党员在培养方面均出现了思想断层、综合素质不高等现象。作为高知分子的研究生党员关乎到未来党的兴衰和国家的存亡,因此研究生党员培养这一问题也逐渐成为各大高校党建的难题和突破点。本文以扬州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研究生党支部作为案例分析,构建了“1+1”服务体系,进一步创新研究生党员培养模式,成果显著,为高校研究生党员培养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和效果启示。

【关键词】“1+1”服务体系 研究生党员 培养方式

【基金项目】“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数学与应用数学,PPZY2015B109)”经费资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4-0026-02

研究生党员是高校学生党员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生党支部是对广大研究生起到思想引领作用的基层党组织。新时期,研究生党支部建设意义重大:研究生党员培养的过程也是育人的过程,通过党性教育、实践教育等帮助研究生党员树立正确的“三观”、进一步强化党性意识,时刻保持党员先进性[1]。同时也面临着巨大挑战:一些研究生党员未能保持党员的先进性,政治修养缺失、不积极履行党员义务,未做好先锋表率作用,党支部组织结构较为松散等[2]。

一、研究生党员培养的重要性

(一)当下高校研究生党员发展偏离正轨

当下,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高校许多研究生注重专业学习,但自身入党动机不纯,思想素质不过硬,综合素质不高,使得当下研究生党员的培养与发展正偏离正轨。这反映出高校在研究生党员培养与发展方面缺乏有效的手段和方法,从而导致研究生党员的自身素质得不到全面发展,出现“短板”。

(二)“1+1”服务体系的内涵

“1+1”服务体系是基于扬州大学“研本1+1” 引领计划项目上打造的研本互动体系,该体系以研究生党员、本科生作为目标主体,构建“1+1”式结对服务体系,利用“朋辈”效应[3],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实现“传”、“帮”、“带”作用,力促“学行合一”,从而打造“研本”互动式、一体化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增强研究生、本科生教育合力[4]。

二、“1+1”服务体系构建思路

(一)整合资源,找准结对对象

整合研究生党员资源,根据本科生的需求,将“1”名党员与“1”名本科生相互匹配构建服务体系,如:实行“1+1”宿舍成长伙伴计划、开展“1+1”科创结对活动、成立“1+1”学习帮扶小组等,达到教学相长[5],互帮互助,共同提升的目的。

1.实行“1+1”成长伙伴计划:依托新生入学教育,支部组织党员担任新生宿舍成长伙伴,在大学生学业、生活、工作中提供帮扶指导,该服务项目已持续7年。同时,选拔优秀党员担任班级成长伙伴,以班主任助理的角色参与班级管理,为班团建设注入新鲜活力,推动班团创新管理和特色发展。

2.开展“1+1”科创结对活动:针对学院数学专业的特点,为提升学院科技创新能力,支部组织研究生党员与本科低年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结对,与19个科技创新小组进行结对,让低年级学生在研究生党员的带领下开展学术研究,为低年级同学提供学术指导,让同学们能够尽快熟悉科创项目如何开展,如何查阅文献资料、如何撰写论文等。

3.成立“1+1”学习帮扶小组:针对本科生中学业困难的学生,支部成立“1+1”学习帮扶小组,要求每位党员认领自己的“责任田”,为学生提供高等数学等学科的义务辅导,该辅导班自创办以来受到学生们的欢迎,每学期辅导班人数累计达200人次,授课党员定期备课交流,改善教学方法,辅导学生同时又提升了自身的授课能力、丰富了实战经验,受益颇丰。

研究生党员“1+1”服務体系项目实施以来,研究生党支部38名学生党员100%参与,累计为360余名学生提供了学习、生活、工作上的帮助;担任新生成长伙伴或班主任助理,在学生思想引导、班级管理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支部38名党员均与所在班级重点学生结对,辐射面广;支部学生党员结对少数民族学业困难学生,帮助他顺利修完学业。

(二)结合专业,创新服务载体

围绕服务学生这“1”中心,结合专业特色,从学生的学习、工作、生活等多个方面创新服务载体,如开展研本共同参与的数学文化节、博雅学术沙龙、师范生技能大赛、创新创业等,实现氛围熏陶、素养形成、技能提升的效果。

1.数学文化节:通过举办研本共同参与的数学文化节,改变了传统数学给人带来的枯燥、晦涩的印象,通过数学游戏传播优秀的数学文化,弘扬理性精神,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突出氛围的营造。

2.博雅学术沙龙:积极为学生提供学术和技能提升的平台。借助“博雅大讲堂”邀请优秀研究生党员代表为本科生做相关学术报告及经验分享,让同学们了解学术研究的一些基本流程,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师范生技能大赛:在技能训练方面,以专业比赛为抓手,提升研本学生的专业技能。师范生技能大赛邀请优秀研究生党员担任低年级学生的指导老师,对师范生的粉笔字、讲课、基础知识等进行训练指导,增强师范生职业能力。

4.志愿服务活动:公益服务方面,学院正式启动了研本“益起来”公益互动项目,该项目通过“研本”互融互动,参与志愿服务,举办公益活动,践行公益事业,增加社会责任感,提升社会实践能力。围绕“3月学雷锋”,支部党员与学生会、“运河易帮人”爱心社一同开展了青春伴夕阳、公益环保+、“清明树新风,河灯寄故人”、瘦西湖景区公益服务向导等公益系列活动,着力增强“研本”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升“研本”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三、“1+1”服务体系下高校研究生党员培养的理论依据

(一)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

这一理论要求人们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的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学会用全面的、整体的观点看问题。“1+1”服务体系的构建充分体现了这一方法论原理。研究生党员的培养关乎到未来党的兴衰和国家存亡,同时将研究生党员与本科生联系在一起,通过结对让两者受益更多。“1+1”服务体系的构建要求研究生党员能够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人的关系,进而夯实群众基础,提升自身交流沟通能力,为研究生党员培养提供了理论依据[6]。

(二)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体现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的发展动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是认识的起点,也是认识的归宿。学院研究生党支部立足专业特色,坚持实践育人,从学生的学习、工作、生活等多个方面开展实践活动,如研本数学文化节、博雅学术沙龙、师范生技能大赛、创新创业等。在具体的实践活动过程中,既有利于专业素养的提升,也有助于研究生党员的党性意识的加强。

四、“1+1”服务体系下高校研究生党员培养的效果启示

通过构建“1+1”式的服务体系,打造“研本”互动式、一体化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进一步增强了研究生、本科生教育合力,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成果和社会效益。2016-2017学年,学院研本学生在校级、省级、国家级各类专业竞赛、科创评比中获奖次数多达120余次,多项活动受到光明图片、中青在线、中国青年网、江苏教育发布、青年党建网、扬州大学官微等多家媒体共累计10余次宣传报道。研究生党员培养是高校党员培养的重要组成,是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有力抓手。研究生党员“1+1”服务体系项目实施以来,学生群体受益显著,研究生党员在服务过程中强化了宗旨意识,提升了综合素质和能力,在科研、工作、实践服务中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模范作用;同时本科生在结对过程中提升了自己的专业兴趣和素养,在学习、生活、实践中端正了自身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念,坚定了自己的奋斗目标。同时,学院研究生党建工作仍有不足,比如支部在服务机制完善、服务载体创新等方面仍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今后将继续完善研究生党员“1+1”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各项服务机制,提升服务能力,将研究生党员“1+1”服务体系项目品牌化、常态化、创新化。

参考文献:

[1]闫文渊,王志斌. 新时期党建工作对高校研究生培养的作用研究[J/OL]. 中国高新技术企,2017(12):349-351.

[2]谢辉,张颖.培养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目标要求——以研究生党员为例[J]. 思想教育研究,2014(05):40-43.

[3]高福营.研本互动模式下大学生朋辈支持的现状与实施策略[J]. 文教资料,2016(23):131-133.

[4]凌云志,芮鸿岩. 研本互动式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长效机制的建构[J]. 高等农业教育,2014(03):43-45.

[5]董建党,赵倩. 浅谈研究生党员在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J]. 石油教育,2013(06):57-59.

[6]高延安. 研本互動式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探究[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30):21-22+32.

作者简介:

陈永生(1990-),男,江苏扬州人,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服务体系本科生师范生
智慧出行,智绘未来——新一代出行服务体系构建与实践探讨
“三效合一”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建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最后一公里”
师范生MPCK发展的策略
浅析师范生PCK知识的构建
中医药大学本科生流行病学教学改革初探
初具规模的健康管理服务体系
探索如何提高药学本科生实习的质量
进一步完善免费师范生政策
让教授回归本科生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