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贡菊虫害发生概况及生态防治措施调查研究

2018-10-13 12:31周海波陈龙胜刘玉军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17期
关键词:害虫

周海波 陈龙胜 刘玉军

摘要 近年来,菊花茶生产中化学农药的大量施用成为人们关注和担心的焦点。经连续2年田间调查,结果表明,黄山贡菊生长过程中的主要虫害有6目11科13种,且在5—10月均有不同虫害严重发生。危害菊花的害虫种类繁多,可根据害虫发生规律的不同,采用有效的生态防治措施,减少化学农药的施用,提高菊花的安全与品质。

关键词 黄山贡菊;害虫;发生概况;生态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 S436.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17-0103-02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overused chemical pesticides in chrysanthemum tea industry has become a focus of concern.After two consecutive years of field investigation,13 species of the main insect pests were found during the growth process of Dendranthema morifolium(Ramat.)Tzvel. cv. Gongju,and they infested seriously from May to October.There are many kinds of pests,effective ecological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could be adopted according to the occurrence dynamics of pest insects,in order to reduce the application of chemical pesticides,and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safety of D. morifolium.

Key words Dendranthema morifolium(Ramat.)Tzvel. cv. Gongju;pest insect;general situation;ecological control measure

黃山贡菊(Dendranthema morifolium(Ramat.)Tzvel. cv.Gongju)又名徽州贡菊,2004年8月批准对其实施原产地域保护,产品保护范围为安徽省黄山市歙县人民政府所辖行政区域[1],是安徽省道地名贵药材之一。现代研究表明,黄山贡菊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是营养成分丰富的养生保健之品;还具有散风清热、平肝明目之功效,有“药食圣品”之称[2-3],享誉海内外。

生产中,菊花病虫害防治主要依赖化学农药[4],长期过量、连续地施用化学农药,导致害虫产生耐药性、菊花植株体内和栽培场所农药残留较高、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等恶性循环,危害环境和人们的身体健康。本研究通过2年时间,系统调查了黄山贡菊生长过程中主要虫害及天敌的种类及发生情况,并提出了虫害综合治理的措施,旨在响应国家到 2020年实现农药、化肥用量零增长的目标,促进生态农业、绿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在黄山市芽典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位于黄山市歙县许村镇、黄山贡菊原产地保护区域内(北纬29°58′、东经118°19′),年平均气温为16.4 ℃,海拔170 m,年降水量1 477 mm,属于中亚热带与北亚热带过渡区,境内地层较齐全,岩石种类繁多,岩性差异很大,地貌景观各异。该种植园3月开始以扦插的方式种植菊花3.33 hm2,株距30 cm,行距35 cm,密度9株/m2,日常病虫害防治与当地措施一致。

1.2 调查时间与方法

于2015年3月至2016年11月,在黄山市芽典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菊花种植园中开展调查工作,黄山贡菊试验面积为1 000 m2,划分为10个调查区,每个调查区100 m2,每月调查1次。调查方法包括直接记录法、网捕法和黏性黄板诱捕法[5]。直接记录法:对于容易识别的昆虫如斜纹夜蛾、棉铃虫等,通过仔细观察,直接记录昆虫的种类及发生情况。网捕法:针对白粉虱、叶蝉等,采用网捕法,每个调查区随机取1个样点(1 m2),每点扫10网(网口直径30 cm,网深50 cm,一个往返为一网,网幅为1 m);对于地下害虫,随机挖取长、宽、深分别为30、30、30 cm的土壤样方[6],仔细观察,调查点不少于6个。黏性黄板诱捕法:将黄板(30 cm×20 cm)置于试验区中央,黄板下缘距地面1 m,每次调查后更换黄板,对于易识别昆虫直接记录种类与数量,对于不能识别的昆虫用75%酒精浸泡,带回实验室鉴定物种并记数。

2 结果与分析

2.1 主要发生的虫害

系统调查发现,黄山贡菊主要虫害有6目11科13种(表1)。发生较多且为害较为严重的种类有菊小长管蚜、桃蚜、大青叶蝉、温室白粉虱、斜纹夜蛾、蛴螬等。

2.2 自然天敌发生情况

目前,黄山贡菊虫害防治的方法依然主要依靠化学防治,在控制害虫的过程中,对自然天敌也同样产生了较大影响,导致自然天敌的种类及丰富度有着不同程度的降低。从田间调查与监测的情况来看,天敌主要有异色瓢虫、龟纹瓢虫、大黑食蚜蝇、黑带食蚜蝇及普通草蛉等,且以瓢虫类、食蚜蝇类天敌居多。

2.3 虫害发生规律

由于黄山贡菊生长周期相对较长,害虫发生的种类较多,且不同害虫呈现差异化的发生规律及高峰期(图1)。蚜虫是黄山贡菊生长过程中发生较多的一类害虫,主要是菊小长管蚜、桃蚜二者混合发生,对菊花品质的危害较为严重,影响菊花茶的外观、口感,且因此采取的化学防治方法导致农残超标对菊花茶叶的国际贸易也有着不利影响。蚜虫发生的高峰期主要有2个阶段,一是6月上旬至7月下旬,这个时期的菊花长势旺盛,叶片嫩绿,对刺吸式口器的蚜虫极具吸引力;二是10月上旬至11月下旬,即菊花的采摘期,这个时期的蚜虫容易聚集在花中,刺吸花瓣,是造成菊花茶叶品质下降的重要原因。

大青叶蝉主要为害菊花的叶和茎,主要在5月上旬至7月中旬进行危害。白粉虱主要危害菊花叶片,发生期在5月上旬至7月中旬。斜纹夜蛾主要为害菊花的茎与叶片,5月之后均有发生,且9月发生量较大。

2.4 综合防治措施

2.4.1 种植诱集植物。诱集植物是通过引诱有害生物进而保护主栽作物免受一种或几种有害生物危害的植物,其引诱作用明显高于主栽作物[7-9]。如将豆类作物种于大田作物中或附近,具有一定诱集作用[10-11]。同时,由于其他农作物的屏障作用,可以有效降低蚜虫传播率以及其他害虫的危害率,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和收益。利用诱集植物防治害虫简便易行,污染很小,甚至无污染,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生态学意义。

2.4.2 植物挥发性物质的应用。植物挥发性物质作为昆虫化学通讯的载体,在寄主定位、选择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E-β-法尼烯(E-β-Farnesene,EβF)是一种最广泛的蚜虫种间信息素,具有报警作用,引起释放点周围蚜虫迅速分散,并且显著性地诱导有翅蚜的产生,而且还可以作为利它素吸引捕食性天敌和寄生性天敌[12]。因此,EβF可以作为有效天然化学信息物质,具有应用于蚜虫生物防治的潜能。挥发性次生物质在害虫综合治理中的应用是利用了植物体在生态系统中的自身防御或抗逆能力,没有向系统中注入难降解的化学物质,不会带来诸如农药污染等环境问题,故利用生态调控技术影响挥发性次生物质防治害虫具有更加实际、深远的意义。

2.4.3 合理利用生物防治(以虫治虫)、物理防治、机械防治和人工防治。合理保护益虫和天敌,如保护和利用能捕食蚜虫的瓢虫、小花蝽、寄生性蜂类,能捕食大桥造虫(尺蠖)的追寄蝇、聚瘤姬蜂等,能捕食蚧类害虫的中华草蛉、红环瓢虫、七星瓢虫、黄金蚜小蜂等。用黑光灯诱杀趋光性强的棉蛉虫、蛴螬、银纹夜蛾等;另外,还可利用色板、异性激素等诱杀或有色地膜等拒避害虫。在害虫发生初期,采用人工进行摘除卵块和虫苞。利用害虫的趋避性,采用灯光诱杀。在12月花谢后,及时清除、焚烧病叶,减少病源。

3 结论与讨论

调查结果表明,黄山贡菊生长过程中的主要虫害有6目11科13种,且在5—10月均有不同虫害严重发生。

数百年来,黄山贡菊都是以根茎繁殖为主要种植方式,由于环境变化、病毒侵入等原因,导致黄山贡菊种性退化,抗逆性减弱。迫切需要依托现代组培技术对其进行提纯复壮,培育新品系,从而提高自身抗病虫能力。2005年,国家颁布黄山贡菊标准化生产标準,但由于黄山贡菊的迅速发展,以农民自发种植为主,且以一家一户为分散性的生产单元。建议农业部门设立相关专业机构或聘请专业委员会,将黄山贡菊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给企业或农户,并给予适当指导,以提高病虫害综合防治效果。

近3年来,据不完全统计,黄山贡菊病虫害发生面积均在80%以上,面对病虫害的巨大威胁,施用大量的化学农药,甚至出现过度用药、花期用药的不安全行为,这对自然环境、土壤等都会造成严重、甚至是不可逆的污染。不同害虫为害规律不同,如斜纹夜蛾以幼虫为害叶片,重发年份的 7—9月,田间世代重叠,如不及时防治,可将全田黄山贡菊吃光;蚜虫则以刺吸叶片、花瓣为主,花期为害严重,影响菊花采收与品质。为害菊花的害虫种类繁多,应根据不同害虫发生规律的不同,采用有效的防治措施。通过生态调控等一系列措施,保护自然天敌如瓢虫类、食蚜蝇类,尽量减少化学农药的施用,以提高菊花的品质。

4 参考文献

[1] 安徽省歙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安徽省歙县农业委员会.地理标志产品 黄山贡菊:GB/T 20359—2006[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

[2] CUI G,NIU Y R,WANG T,et al.Rapid iso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active antioxidant ingredients from gongju using HPLC-DAD-ESI-MSn and postcolumn derivatization[J].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2012,60(21):5407-5413.

[3] 姜文青,张亚中,金斌.HPLC法同时测定黄山贡菊和七月菊中的4种化学成分[J].中成药,2015,37(10):2211-2215.

[4] 杨际双,郭贺伟,牛丽云.保定地区菊花常见病虫害的种类和危害[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8):2311-2312.

[5] ZHU J W,PARK K C.Methyl salicylate,a soybean aphid-induced plant volatile attractive to the predator 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J].Journal of Chemical Ecology,2005,31(8):1733-1746.

[6] 罗益镇,孙延杰.黄泛平原豆区脐蜻种群空间分布与取样技术的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1987(1):18-21.

[7] 许向利,花保祯,张世泽.诱集植物在农业害虫综合治理中的应用[J].植物保护,2005,31(6):7-10.

[8] BOUCHER T J.Why perimeter trap cropping works[C]//Proceedings of the Belt Wide Cotton Conference,2003.State Vegetable Conference.New Yo-rk:State Vegetable Conference,2003:131-132.

[9] ZHOU H B,CHEN J L,HAUBRUGE E. et al.Adaptation of wheat-pea intercropping pattern in China to reduce Sitobion avenae(Hemiptera:Aphididae)occurrence by promoting natural enemies[J].Agroecology and Sustainable Food Systems,2013,37:1001-1016.

[10] LOPES T,ZHOU H B,CHEN J L,et al.Wheat-pea intercropping for aphid control:from laboratory tritrophic approach to field applica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gronomy and Agricultural Research,2016,9(3):20-33.

[11] ZHOU H B,CHEN L S,LIU Y.et al.Use of slow-release plant infoche-micals to control aphids:a first investigation in a Belgian wheat field[J].Scientific Reports,2016,10:31552.

[12] 张帅,尹姣,曹雅忠,等.药用植物地下害虫发生现状与无公害综合防治措施[J].植物保护,2016,42(3):22-29.

猜你喜欢
害虫
青蛙吃害虫
害虫的克星
蜗牛一觉能睡多久?
喜鹊真能报喜吗?
青蛙吃害虫
寓言二则
日本利用信息素防治果树害虫
啄木鸟的担忧
雅长林场引种速生桉出现的害虫及预防
“森林医生”啄木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