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雪峰
大降价看多了,心里还是应该有点数,克制一下“尝鲜”的冲动也是有必要的。
绝大多数车型会趁上市的热乎劲儿维持一阵子原价,然后终端慢慢降价促销。这是一种普遍现象,不少行业都是如此,比如手机业。对此,买车的人也都能理解,既然要“尝鲜”,付出的钱自然会多一些。
一般来说,降价适合细水长流,优惠幅度一点点放大。但是,近两年出现了一种怪异的操作,有的新车上市不久就急不可待地大跳水,让“吃瓜群众”大呼刺激,而早期买主则是大受刺激。
克制“尝鲜”的冲动
举几个例子,去年12月底上市的沃尔沃新XC60,仅仅过了几个月时间,不少地方就出现了7到9万元的优惠,对于40万左右的定价来说,这是直奔8折而去了。还有2016年12月上市的沃尔沃S90,价格保鲜期也就三四个月,此后就把持不住,降了约10万元。
宝马也算是豪华品牌中的打折能手,江湖人称“八折马”。但宝马新一代5系的动作还是出人意料地迅猛,去年6月份上市,一年的时间,终端就出现了八五折甚至更高的折扣。
奔驰GLC是40万区间的“保价”模范,硬生生挺了两年不降,一直到今年三四月份价格才有所松动,然而“不动则已”,优惠在两三个月内猛然放大到4~5万元,令人大跌眼镜。当然,终端终于忍不住这样“大放水”,也可以理解为在新上市的宝马新X3和奥迪Q5L的夹击之下“不得已而为之”。
此情此景,让人不由心生期待,宝马新X3和奥迪Q5L在新一轮“跳水”比赛中,会有什么样的精彩表演?
而这也就带来一个问题:现在出手买宝马新X3和奥迪Q5L,会不会太亏?毕竟沃尔沃新一代XC60的早期车主,发牢骚的不少,因为车还没磨合好就看着价格降了好几万,心情是肯定不爽的。一年前提宝马5系和沃尔沃S90的那些车主,看到现在车价掉了10来万,内心大概也不会波澜不惊。今年初提了奔驰GLC的车主,本以为车价够稳当,谁料车刚到手就赶上GLC加入降价大军,1万、2万、3万的往下降,看着也够闹心。
新车上市后,总会有人“尝鲜”去买,车价也总归是要降的。但售价要是“飞流直下”,就等于一阵大风把早期车主手里大把的钱刮跑了,任谁也不会觉得这事儿办得地道。
大家不能断定某款车上市后,价格一定会大跳水,比如奔驰GLC的“跳水”表演就姍姗来迟;但大降价看多了,心里还是应该有点数,克制一下“尝鲜”的冲动也是有必要的。
刚才举的例子,都是定价40万左右的豪华品牌汽车,买家们应该算是比较有钱的。虽然有“早买早享受”的说法,但几个月就白扔几万块,再有钱也不是这么个花法,为了“早享受”花的钱也忒多了些。
如果再联想到对二手转售价格的影响,那更是“连续暴击”的无情伤害。假如你买了一款40万的车,算上购置税和保险落地45万;而几个月后,车价打8折降到了32万,你手里的车如果转卖,会跌破30万——这账算得真是让人透心凉。
荒谬的定价逻辑
汽车买卖本是生意,厂商贵卖或贱卖是他们的权利。但定价40来万的车,上市几个月就跌去七八万块钱,亏本的买卖谁都不愿意做,这是不是就告诉了大家:新车价格有水分,定价高得太离谱?
哪个品牌都想给自己的车定个高价,这看上去很体面,也能体现车型比较“高级”。如果比同级的车定价低,就等于自己承认矮人一头,不如人家档次高。问题是,定个高价很快又暴跌,不仅品牌受损,更损的是深深伤害了忠实粉丝——那些刚上市就出手的买家,往往是品牌的“铁粉”。爱你越深,反倒受伤最深,这是不是挺让人伤心的?
较高的保值率,是豪华品牌汽车的一个重要特征,但目前似乎一切全乱套了。某些品牌刻意定个高价,再以疯狂的打折来换销量,这种价格体系,这样的行为,难免会使厂商的诚信度和责任感在公众心目中大打折扣。
某些品牌的定价方式是投机性的,先定高价,形势好就赚个狠的,形势不好就大降价促销走量,反正利润够大,怎么玩自己都不吃亏。实际上,八折都不算狠的,七五折买到奥迪A6L不是梦,凯迪拉克CT6谈不到七折都算输。如果你了解了这种荒谬的定价逻辑,还抢着去买刚上市的车,说得不好听那就是主动去缴智商税了。
有人可能会问,降价这么狠,汽车厂商真的还有钱赚吗?看一看数据吧,据媒体报道,上半年某汽车品牌在华累计销售6.15万辆,同比增长18.4%,中国已经成为该品牌全球销量最大单一市场。其中一款车型销售2.2万辆,同比增长18%;还有一款同期销售1.9万辆,同比大涨134%,而这两款车型都是价格跳水的冠军级车型,都降价10万元左右。就算终端疯狂降价,也没有拖累该汽车集团的利润表现,今年上半年该集团营业利润同比增长15.7%,营业利润率为6.4%。降价这么狠又怎样,人家还是有得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