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广韵 甄喆 甄丹
摘要 介绍了板栗生长对光照、温度、水分和土壤条件的要求,并从种子越冬储藏、播种育苗、栽植、整形修剪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板栗栽培技术,以期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关键词 板栗;生态学习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64.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17-0081-01
板栗属于壳斗科、板栗属,产自我国[1],对环境适应能力强,耐旱耐湿,种植简单,生产量大,为人民所喜爱,被称为“铁杆庄稼”。树冠高耸入云,郁翠美观,树种品質上佳,有利于防止水土流失、净化污垢烟尘。板栗木材质地硬实、防腐、抗湿,是一种品质上乘的材料,可以用于造船、建筑物。此外,板栗花可供蜜蜂、蝴蝶采集花粉;总苞可提取栲胶,用于制革、印染。板栗中含有对人体有益的成分,营养价值高[2],每100 g果实含VC 24 mg,远远高于西红柿;矿物质含量高,含锌量较苹果高3倍。综上所述,板栗树果实可以食用,木材亦可制造木制品,可作为两者兼用的树种,栽培价值高。
1 生态学习性
1.1 光照
板栗喜光,光照条件差会导致枝条枯死,或花谢之后不结果实[3]。整个生长期,要求每天至少6 h以上的阳光照射,特别在结果期,光照不足易造成花柄脱落、果实离枝。如果长时间光照不足,会使枝干内部小枝叶片发黄,枝细软、易断,甚至枯死[4]。因此,在坡地种植时,最好选择面朝南、东南、西南的地块。
1.2 温度
板栗耐寒,年平均温度10~16 ℃,4—10月生长期平均气温为16~20 ℃,冬季不低于-25 ℃即满足生长需求。开花期的适温是17~27 ℃,低于17 ℃或高于27 ℃均会影响花朵授粉,对胚珠受精不利,不利于结果[5]。8—9月为果实生长期,平均20 ℃以上的气温可以促进坚果更好地生长。另外,板栗品种不同,耐寒力也不同。
1.3 水分
板栗耐湿,年降水量500~2 000 mm的地方均可种植板栗,但以500~1 000 mm最佳。板栗生长发育时期不同,对水分的需求量也不同。如果花期频繁降雨,则不利于板栗授粉受精,导致结果率低。秋季是板栗灌浆期,若水分充沛,有利于加快果实生长速度,增加结果量;若过于干旱,则容易产生空苞[6-7]。
1.4 土壤
板栗喜肥沃、透气和排水性能好的砂质土壤,注意不能积水,土壤也不能黏湿。板栗根深,根系发达,嫩芽生命力强,耐修剪,虫害较多。板栗对环境适应能力强,在平原山地、沙陵荒滩都能存活。但超过适应范围,就会发育不良,产量低、果实品质差。因此,要注意选择适合其生长的环境进行栽种。辽东地区栗树多数栽植在山中,土质疏松、贫瘠。板栗寿命一般超过300年。
2 栽培技术
2.1 种子越冬储藏
当果实颜色开始变成褐色、刺苞裂开时,采集种子。成熟的栗果种子有2~3个月的生理休眠期,若直接播种,即使条件适宜也不会发芽,所以种子需要越冬储藏。辽东地区在霜降前后开始储藏,多在地窖或者沟里储藏[8]。方法是选择地势高、透气性能好、土质优的地方挖窖(沟),在窖(沟)底铺上15 cm厚的干净湿沙,按栗、沙比1∶4~5混合,摊开置于窖内,厚度为 40~50 cm,再盖上15 cm厚的湿河沙,在地窖中隔40~50 cm就竖着放1把直径约15 cm、高度能接触到地窖底和顶处的秸秆把,便于透气。开窖后,温度达到8 ℃左右时,开始萌芽,注意及时转移贮藏。
2.2 播种育苗
多采用在畦子里播种,集中培养。圃地选砂质土,平缓、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块[4]。深挖换土、施肥后,整成宽1 m的畦,浇透水,待土壤稍干时开沟,沟深4~5 cm,按照间隔15 cm的距离进行定点播种,一边播一边覆土,厚度约3 cm。播种时,种子要平放或横放,种子尖端不能为上、下朝向;否则,不利于种子萌发时的根、茎伸长[9]。
栗苗全部出土后,可浇水1次,保证幼苗生长对水分的需求,以后据土壤干旱程度及时补充水分。一段时间后杂草丛生,要及时中耕除草。为促苗生长,在当年6月上旬和8月上旬分别施尿素1次。方法是在树木之间挖一条沟,撒施尿素并覆土、浇水。
2.3 栽植
春季栽植应在树苗开始发芽前的4月上中旬,秋季栽植应在树木叶落后进行。丹东地区以4月为宜。采用挖穴种植法,穴的规格为40 cm×40 cm、深度应彻底覆盖住根部,间距1 m。栽植时,应舒展根系,扶正树苗,填土后压实,使根系与土密接。栽植后,压土面至结实,再盖上一层5 cm左右厚的表土。
2.4 整形修剪
板栗树喜光,适当剪冠,可促进枝干内部小枝接受光照,从而变成结果的母体枝条,促进栗树树体生长和结实[10]。树冠形状为开心形,每株栗树可选3个不同方向的3条主枝,每条主枝上可培养2~3个侧枝,侧枝要交叉错开,上下分布,以免互相干扰。利用生长旺盛的枝条放大树冠,将细弱的树枝剪除,维持树形伸舒,有利于促进枝干内部小枝转变为结果的母枝条。修剪成开心形树冠,可以均匀调节养分分配,尽可能生产出优质果实;也有利于控制树高,便于防治虫害。
2.5 病虫害防治
板栗常见虫害主要有栗瘤蜂、剪枝象甲、栗象鼻虫、栗红蜘蛛等[11]。在防治上,应加强土水肥管理,增强树体抗性,减少虫害发生;也可喷施药剂防治,如喷施烟参碱、灭幼脲3号等持效期较长的绿色药剂。禁止施用剧毒高残留的农药,尽可能降低污染程度。
3 参考文献
[1] 郝福为,张法瑞.中国板栗栽培史考述[J].古今农业,2014(3):40-48.
[2] 高荣海,阮树安,李冬生,等.栗子的营养药用价值及加工制品的研究进展[J].北方园艺,2008(12):184-186.
[3] 郭爱花,陈钰.板栗栽培管理及病虫害防治[J].天津农业科学,2009,15(2):66-68.
[4] 赵师成.信阳市板栗标准化栽培技术要点[J].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6):3496-3500.
[5] 李永耐,王丙平,李明平,等.板栗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中国水土保持,2004(2):39-41.
[6] 郝丽贤,冯辉,陈丽,等.河北邢台板栗幼树早果丰产栽培技术[J].农业工程技术,2018,38(14):61.
[7] 林利.板栗抗旱丰产关键栽培技术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6.
[8] 肖劲萍.板栗的栽培管理与病虫害防治[J].现代园艺,2017(8):24.
[9] 陈丽,王莉,郝丽贤,等.河北邢台西部山区板栗栽培技术[J].中国园艺文摘,2014,30(12):188-189.
[10] 龚雪华.板栗栽培管理与修剪技术研究[J].福建农业,2015(1):59.
[11] 李兴燕.板栗栽培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探讨[J].绿色科技,2016(7):14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