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大江
摘 要:卫辉是豫北三府之一,历史悠久,人文厚重,文物古迹众多,是新乡地区唯一的一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汲城自先秦置县至东魏以来,长期作为新乡地区重要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汲冢遗址因位于古汲郡且冢中出土古本《竹书纪年》而闻名于世,成为历代学术研究的热点。历经数载,如今的汲城与汲冢遗址遭到一定损毁,尤其是近年来农民平整土地和新农村建设,对地上和地下遗迹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但脉络基本清晰,因此对汲城、汲冢遗址进行保护,迫在眉睫。
关键词:汲城;汲冢遗址;城墙;调查
近年来,笔者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基础上,对汲城和汲冢遗址进行了多次调查,并结合新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汲城历史文化研究会和周边村民提供的资料,逐步厘清了一些脉络:
一、汲城遗址基本情况
汲城遗址位于今河南省卫辉市城区西南十余公里外的孙杏村镇汲城村,城址北邻卫河,西邻107国道。城址范围内南部为居民区,北部为农田区,汲城一、二、三村坐落在古城区遗址之上。现城址东城墙、北城墙外侧为人为修筑的灌溉排水渠。
汲城古矣有之,夏商时期隶属冀州,武王伐纣时曾在此设拜帅台。战国时期称汲邑,西汉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置县,筑汲城,高祖十一年,封公上不害为汲绍侯于此。东汉顺帝永和元年(公元136年),汲县令崔瑗再次修筑汲城,东魏兴和二年(540)迁城至陈城(今卫辉市老城区),隋唐以后逐步废弃。曾诞生了汲黯、杜诗、杜宣等一些历史文化名人,“座右铭”、“杯弓蛇影”等历史典故皆出于此。
“汉顺帝永和元年(公元136年),县令崔瑗筑城九里十三步,城墙高五米,宽五十余米,修东、南、西城门三座”(注:汉尺一尺为23.1cm,一步6尺,一里600步,折合现在3760.2米)。经调查,汲城城址平面呈近长方形,南北长约2000米,东西宽约1400米,与史料记载的城周长九里十三步有些出入,考虑或为后扩建。四周城垣保存较差,多数已毁,现仅存城门和部分城墙基址或台基。现城墙有缺口多处,东、西城墙部分凹陷和凸出,东、南、西三座城门保存状况不佳,仅存地下夯土部分,在城墙四角和各城门的内侧建有瞭望台多处,皆为土筑,夯层较为清晰,厚6厘米。东、西、南城墙外原有宽约30米的护城河,在城东北角外与卫河汇流。
1.东城墙:南起东门,北至北城墙。残长约200米,高约2-3米,宽约30-35米,中间有多道缺口,夯筑明显,夯层厚约6厘米。东门现正是汲城村一大隊通向娘娘庙村的道路,沿城墙向北,在约70米、200米处的内侧各有瞭望台一处,仅存部分台基。城墙外护城河宽约25-30米,现被田地占用。在平整土地过程中,发现有大清同治元年在东门城楼立有的 “蓬海映辉”石板一块,长1.4米,宽0.55米。
2.西城墙遗址:西邻107国道,位于汲城机械厂后,城门已毁。城墙残长约200米,宽30-45米,高约0.6-1米,上被农田所占。城墙内侧有隍,略低于城外,夯筑较为明显,夯层厚6厘米。在西城墙内中部偏北处发现一处瞭望台遗址,残高约6米,夯筑明显,夯层厚6.5厘米,夯窝直径5.5厘米,经比对分析,为战国时期典型的夯筑方法(与荥阳故城的夯土厚薄、夯窝直径大小相同),印证了《春秋》:“秦庄襄王二年蒙恬拔汲”的记载。平整土地过程中,在西城墙附近发现“行山对峙”的刻石。城墙外护城河被民房、耕地、107国道占用。根据文献记载,西城墙偏南处原有瞭望台一座,现为汲城社区通往107的道路,在道路南侧原有三冢,与城墙内瞭望台正好相对,现冢上建有机械厂、民房等。据当地老人介绍,冢原高约5米,直径约15米,封土于上世纪70年代平整土地时被村民所挖,曾出土带铺首墓门一扇和石梁一个、铲币一枚,经比对分析,这些遗物具有典型的战国时期风格。元代大学者王恽曾在《汲城怀古》中说“临风笑煞安厘事,甘著虚名博祸机”,认为安厘王给自己修大冢因而遭盗是“甘著虚名博祸机”。再者,根据《金石萃编》中的汲令卢无忌撰《齐太公吕望表》记载:“太康二年,县之西偏,有盗发冢得竹策之书……”。综合考虑,该处很有可能为魏安厘王的墓地或者魏国的贵族墓地。
3.南城墙:现存城墙长约600米,高1-2米,宽35-40米,仅剩部分基址。在城墙西侧和与东城墙拐弯处原各有瞭望台一座,被近年来村民取土所挖掉。城外西南角原有镇国塔一座,已毁。平耕土地过程中在城墙附近发现有一块大清同治元年“薰风解愠”的刻石。
4.北城墙:依卫河而建,无城门。现城墙遗址已是村边北侧的一条田间小道,残高近3米,下宽约10-15米,长约700米,城墙夯筑明显,夯层厚6厘米。北城墙中部内侧偏西发现瞭望台一座,仅存部分台基。城墙为近年来村民取土所挖,部分现被机械厂、饲料厂厂房占用。
城内原有周穆王行宫、拜将台、太公祠、汲县县衙、汲郡旧府、杜宣旧居、镇国寺、王家祠堂、陈家祠堂等建筑,村民在建房过程中曾发现有大量砖瓦、陶器的残片。镇国寺建于东魏兴和三年(541年),原是黄河北岸最早、最大的寺院,是汲城的文化荟萃之地,更是一部难得的百科全书。现主体建筑已毁,仅存八棱经幢残柱一截,长约1米,石碑若干通,其旧址上被汲城村完全小学占用。
二、“汲冢遗址”的基本情况
“汲冢遗址”位于卫辉市西南10公里外的孙杏村镇娘娘庙前街村南200米处,因墓地在汲而得名(汲县古称汲郡),现为新乡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据《汲县县志》记载,此处原分布有7个大冢,自东向西按天、地、五行编号,系为战国时期魏国贵族墓地(待考证),因出土古本《竹书纪年》而得名。竹书纪年是中国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是中国文化史四大发现之一。“文革期间”遗址内的7个冢的封土被陆续平掉,现遗址四周为农田,地表之上尚能采集到残碎的绳纹瓦、砖、陶片等遗物。
结合周边村民和笔者调查情况看,该遗址位于娘娘庙前街村南地的菜园大棚附近,以范家坟为标志,自东向西前排分布了4座墓葬,其中最大的3号墓原长、宽各75米,封土高5-6米,最小的长、宽各18米,可惜封土已被破坏殆尽。
1.后排四冢(在前排三冢的南部,自西向东依次为1、2、3、4号冢)。1号冢较小,位于今娘娘庙村通往孙杏村南北道路的西略偏南10米处,长宽近18米,封土高度不详;2号冢位于3号冢西偏南100米处,较1号冢大,直径、封土高度不详;3号冢,魏安厘王墓(待考证),距娘娘前街村通往孙杏村镇南北向道路约150米。现冢遗址上长满杂草,到处可见绳纹瓦、砖、陶片等遗物。立有“魏安釐王之墓”碑上已盖碑亭保护,碑亭上标有“汲冢书出土地”,亭外立有“新乡市文物保护单位汲冢书遗址”标识;4号“小平冢”位于3号冢东偏北向约50米处,面积较小,封土直径、高度不详;经观察,1、2、3、4号冢基本在同一条直线上。
2.中间一冢:5号冢位于1號冢的正北方20米处,面积较小,直径、高度不详。
3.后排二冢(自东向西依次为6、7号冢):位于娘娘庙前街村的东南部、南部。附近有菜园,封土全无,地表尚有部分绳纹砖、瓦等遗物。6号冢位于3号冢的东北向,4号冢的正北向约100米处,面积较小,直径、高度不详; 7号冢位于娘娘庙前街村西南部,北树坟附近,面积较小,直径、高度不详。经观察,6、7二冢基本在同一条直线上。
依据娘娘庙前街村村民从村南3号冢征集到一些文物,如陶猪圈、陶灶、陶井等遗物看,具有典型的东汉时期的风格。再者,据2009年8月14日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部分专家根据墓冢出土的五铢钱、经文、墓砖、石门等分析,3号冢应为汉墓无疑,因墓为绳纹小砖多室墓,且并有生活器具的陶猪圈、陶灶台等发现,他可能为汉墓,并且是东汉的墓葬。汲绍侯虽封地在汲,但是西汉初年,绳纹小砖多室墓并不常见,更不会有陶猪圈、陶灶的发现,考虑到此墓形制较大,规格较高,或为东汉汲县城中的达高显贵或地主庄园的墓葬。
综上所述,汲城西城墙外三冢和娘娘庙前街村南七冢目前都没有足够的实物和文献论证其为真正的“汲冢书遗址”,对它们的认定仍处在探索阶段,急需我们进行系统的调查、钻探、发掘来理清这一重要发现,还历史一个清白。
三、价值分析
汲城历史悠久,文物古迹和历史名人众多,城墙建造科学、规模宏大、雄伟壮观,在凹陷和凸出处修有多座瞭望台,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为后来近两千年的战争防御发挥了重要作用。
“汲冢书”是西晋在汲郡发现的战国时期魏国的著名文化遗产,作为中国文化史四大发现之一,是中国古代唯一留存的未经秦火的编年通史。在卫辉市具有独一无二的地方性、创新性,对中国文学、历史学、考古学、民俗学、建筑学等学科建设也具有支撑作用。
汲城、汲冢遗址所蕴含的文化信息都代表着卫辉辉煌的过去,它是一张厚重的历史文化名片,对于发展地方经济建设,提升城市知名度和提高城市文化内涵,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对汲城与汲冢遗址的保护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卫辉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卫辉市志》,三联书店,1993年10月.
[2]卫辉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卫辉市志》,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年12月.
[3]朱希祖.《汲冢书考》,中华书局,1959年11月.
[4]班固.《汉书》卷一下《高帝纪》第一下,中华书局,1999年2月版.
[5]房玄龄.《晋书》卷五十一《束晳传》,中华书局,1999年4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