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浅析

2018-10-12 11:04于萍
黑河教育 2018年9期
关键词:思维能力

于萍

[摘要]小学生的思想意识尚处于懵懂阶段,思维能力尚不发达,对民族的语言、祖国的文化理解认知不够全面,兴趣不够浓厚。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主阵地,通过激发兴趣、创设情境、精心设疑、指导观察、引导思考等方式,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进而达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思维能力;活跃思维;启发思维;诱导思维;培养思维;训练思维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这就明确告诉我们,在丰富学生语言积累、培养语感的同时,应该重在发展学生思维。那么,如何利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勤于思考、善于思考呢?

一、激发兴趣,活跃思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习的起跑线和加油站,是学生感知事物、追求和探索新知识、发展新思维的强大內驱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兴趣越浓,注意力就越集中,思维记忆等也就越有成效。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设计出寓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教学活动,善于利用学生最活跃、最强烈的心理因素,激发学习兴趣,活跃学生思维。在讲《种子的力》一文时,一开始我就向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世界上什么东西的力最大?”学生听后,兴趣盎然,个个根据自己的感知争着回答。有的说是大象,它可以把一棵大树连根拔起;有的说是起重机,它可以把很重的东西吊起来……学生都想知道自己说的内容对不对。我摸准学生的这种心理,抓住时机,引出将要学习的课文《种子的力》。“到底种子的力有多大呢?”以这个问题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莫非准确的答案就在课文里?”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课文。在讲《赤壁之战》时,多数学生通过对课文的预习及第一课时的学习,对课文内容已经有了初步了解,这时,我在黑板上写了“走马观花”和“不求甚解”两个成语,让学生通过工具书查阅这两个成语的意思,学生查阅后对答如流,我马上加以肯定,并给予适当表扬,然后语气一转,说:“‘走马观花和‘不求甚解是读书的大忌”。接着,我按照课文先果后因的逻辑关系,安排了一系列问题,学生想不到老师会一口气提出这么多问题,不禁都很惊讶,有的学生恍然大悟,原来是自己还没有真正把问题弄明白。这样,学生的求知欲被激发起来,从而活跃了学生的思维。

二、创设情境,启发思维

小学生的思维发展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而良好的教学情境则是启发学生思维的基础。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首先要和学生建立起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做到情感沟通、心理相容,创设愉快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处于一种无烦、无恼、无忧愁,乐于思考的轻松心理状态中。教师在授课时要特别注重师生情感的培养,这样既能让学生愉快地接受知识,又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在县教师进修学校参加“青年教师研讨课大奖赛”时,因为听课的领导、老师和学生有200多人,学生显得很紧张。为了打破这种局面,我站在讲台上微笑着对学生说:“今天我是来向领导、老师和同学们学习的。同学们好!”学生也向我问好,我又说:“同学们真可爱、真活泼!”学生没有反应过来,也对我说:“老师真可爱、真活泼!”这时,听课的领导和老师都笑了起来,孩子们才意识到用这样的词来形容老师不合适,也跟着笑了起来,课堂气氛顿时活跃了。在笑声中,师生的情感得到了交流,平等和谐的氛围得以形成,进而为学生的思维发散提供了良好的心理空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常常需要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实际,借助直观教具和电教设备,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氛围。例如,在讲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五言诗《宿建德江》时,诗中的“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天为什么比树还低?月亮为什么与人接近了?这两句诗的意境是怎样的?小学生对此难以理解。我采用多媒体进行演示,指导学生进行观察、思考和想象,学生很容易就会想到,所谓“天低树”并非天真的比树低,而是因为原野空旷,放眼望去,远处的天好像比树还要低些;通过看课件中月亮影子在水中浮动的图景,学生也很快就懂得了,因为江水很清,所以月亮似乎与人更接近了。创设这种教学情境,能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乐。

三、精心设疑,诱导思维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失时机地抓住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在关键部分、易错易混处精心设疑,从不同的方面和不同的角度,提出一些形式新颖、富有启发性、难度适当的问题,有意识地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探求意识,然后在学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之时,教师再给予恰到好处的点拨与引导,让学生在“疑无路”中体会到“又一村”的快感。这样可以撩拨学生的心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创造性思维。比如,在讲《草原》第一段时,我问道:“作者来到草原为什么一会儿想‘高歌一曲,一会儿又想‘坐下低吟一首绮丽的小诗?”学生的回答不确切,他们都很希望得到准确的答案。这时,我又引导他们思考:“高歌”前作者看到的是什么景色?会产生什么心情?后来又看到什么景色?为什么又想“低吟”?如果你处在这样的情景中,会有何感受?经过这样一点拨,学生带着问题看课件后再细读课文,终于体会到作者刚入草原时看到的是天高地阔的景象,心胸豁然开朗,感情激昂豪放,所以想“高歌一曲”;而当他细览了茸茸碧草“白色大花般”的羊群和小丘“柔美”的线条时,草原的美景把他带入了真正诗的境界,他此时的感情细腻而深沉,所以想坐下“低吟”一首小诗。这种设疑、答疑的方式,既是知识的传递和作品的赏析,又是作者、老师、学生情感的沟通,更是诱导学生思维的好方法。

四、指导观察,培养思维

观察是思维和表达的基础,只有通过认真细致的观察,才能使学生在说话写作时不会出现“无米之炊”的情况,从而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序。我引导学生从观察入手,要求他们平时多留心事物的变化,并记载下来。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第一,观察自然景物。包括四季气候变化,阴、晴、雨、雪以及花、草、树木、山、水、建筑,都可以作为观察的对象。观察景物有助于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和丰富词语。比如,下雪时可以让学生观察雪景,引导他们先观察天空,接着观察屋顶、树木,然后是地面的变化。观察之后再让学生按照观察的顺序表达出来。第二,观察社会生活。如对待某一事物,不同人的态度、做法、表情、言语有什么不同,开始怎样,后来怎样,有什么变化。第三,观察各种动物。看它们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习性。第四,观察图画。比如,对于课本上的插图,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比较弱,教师可以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让他们感知周围的世界。通过通俗、具体、形象的教学,教他们观察方法,掌握观察的一般规律,进而在观察中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能力。观察人物时,可引导学生从整体到局部,观察景物可按方位顺序,观察活动可按事物的先后顺序等。

五、引导思考,训练思维

在阅读教学中,我一方面将课文当范文,要求学生能够从多角度、多方面深刻理解课文中的语言文字,力求使语言发展和思维发展同步;另一方面,打破课文的权威性,引导学生通过“假设”或“想象”进行再创造,以此训练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造思维能力。主要方法有两种:一是设点扩散。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语言,依据中心确定“发散点”,然后再让学生依据“发散点”进行多方面、多角度的思考,训练学生摆脱思维定式的影响,培养思维的广阔性。在讲授《第一场雪》中“万里江山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时,我抓住“粉妆玉砌”一词,将其作为“发散点”,引导学生进行多角度发散思考。请学生说说想象中的“粉妆玉砌”的世界是什么样子,学生经过再造想象,有的说:“雪后初晴,万里江山被皑皑白雪打扮成了银装素裹的世界,白雪在阳光下闪现出晶莹透亮的光。”有的说:“阳光普照在雪地上,眺望远方,到处一片白茫茫。”这样的发散思维训练,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而且还进行了形象思维的训练,将课文静止的文字叙述变成了一幅幅活生生的图画。二是设点求异。在阅读教学中,我对教材的某些部分提出“假设点”,即假设课文的某个部分改换一下写法,再让学生与原课文进行对比,分析一下改动是否贴切合理。通过对比,可深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比如,在教学《草地夜行》一文时,我要求学生在掌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从不同角度来变换题目。如从课文内容出发可命题为《过草地》《走在茫茫的草海中》,若扣住主题可命题为《舍己为人》《舍己救人》《不要管我》《记住革命》,倘从人物特点出发,又可命题为《老红军》《一个无名英雄》,如从时间段命题可写成《艰苦岁月》《长征路上》等。通过比较分析,最终使学生认识到还是《草地夜行》这个题目最为贴切。

总之,语文是一门充满思想、充满智慧、充满人文精神的学科,教师应充分利用語文学科的优势,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发掘学生的潜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系统训练,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以适应新时代对创造性人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消桂艳.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创新能力培养[J].教学研究,2011,(12).

(责任编辑 冯 璐)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