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远欣
[摘要]良好的语言沟通技巧会缩短个人与其他社会成员之间的距离。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幼儿正确说普通话,丰富幼儿的词汇,发展其口语表达能力,初步培养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乐于倾听并学会讲故事,朗诵诗歌和散文,为入小学后的书面语言学习作好准备。本文从幼儿语言教育的重要性入手,对幼儿语言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就幼儿语言教育策略进行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语言教育;幼儿园;问题策略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是指在幼儿园中开展的以幼儿为主体,以语言为客体的一种有目的的、有计划的多种形式的活动过程。幼儿从一出生开始,就自发地进行着游戏、探索和创造活动,把自己和外部世界联系起来。幼儿教师要在幼儿语言教育实践中不断地探索,积极创造条件,丰富幼儿的生活,让幼儿多看、多听、多说、多练,给予幼儿更多的关心和爱心,幼儿的语言才能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
一、幼儿园语言教育的意义
增强幼儿时期的正确引导教育,是当下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幼儿期是人类语言能力与运用的黄金时期,幼儿在具备相当的语言能力时,才能够正确的运用语言这门艺术,更能树立正确的心理价值观念。在人类进步的旅途中,交往能力、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和书写能力作为四大基本能力素质。人类的思维成果与文化是依靠语言为载体才得以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广泛的发展和传播,因此,幼儿语言教育应作为幼儿教育中的重点。
1.人类个体间必须通过语言相互了解和沟通
互动,是人与人或群体之间发生的交互动作或反应过程,也包括个人与自我的互动过程,良好的语言沟通技巧会缩短个人与其他社会成员之间的距离。当一个孩子能够通过语言训练准确地与朋友、父母、老师或其他人交流时,他将比其他人更容易被接受,并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2.语言是智力发展的基础,是学习其它知识的前提
早期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是智力发展的重要标志。语言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语言教育有助于提高儿童的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当孩子具备一定的语言能力时,他们可以更顺利地学习到其它领域并取得更好的成绩。
3.语言是创造力发展的要素
儿童语言教育有助于提高思维和想象能力,思维的发展也能促进儿童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儿童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的发展同步进行,儿童对语言的掌握过程是抽象思维能力发展的过程。成人对儿童进行语言教育时,可以促进儿童思维活动的多向性、独特性和多功能性。
4.语言是完善人格发展的要素
通过早期语言教育,幼儿可以学会如何从他人那里获得信息,并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意图。良好的沟通能力有助于人际关系的发展和自信心的建立,通过让孩子设计合理的语言学习教具,可以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提高他们学习的重点和连续性,这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个性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当下幼儿语言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傳统机械性的“填鸭式”教学法,忽视了创造性因素
在传统课堂模式中,“填鸭式”教育方法是课堂模式中的主流,语言教育活动设计缺乏创造性,“老师牵着学生鼻子走”的教学方式虽达到了传统教育意义中要求的“授课”,但这种单一的、甚至无聊的教学方式却无法达到“人人参与”“人人理解”,并且极易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学生失去课堂主体地位,消磨学生学习兴趣。
2.忽视学生主观能动性,一味追求结果
在语言教学中,只重视老师讲,忽视学生的口语表达,限制了幼儿的全脑开发及口语表达能力。口语表达也仅仅是注意到简单的对话与模仿,做不到对口语能力的培养,尤其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学生的自我意识急剧发展,腼腆害羞、性格内向成为限制孩子自由表达的心理要素。课堂中有限的口语表达和年龄的增长、年级的增加,本来善于表达自己的孩子,越来越不爱说话,越来越拒绝表达,这和忽视语言教育有着直接的联系。
3.单一的语言环境,限制幼儿思维多向发展
单一的母语环境限制儿童对多种语言文化的感知,单一种文化的熏陶,限制了儿童的创造力与想象力。而且,幼儿时期是语言理解与记忆的黄金时期,如今的外语教学从小学阶段开始,每周课时偏少,若错过黄金时期对一些学生来说会学习得更为吃力。不少家长对双语教学的模式认识不深刻,重视不当,许多家长认为如果让孩子过早接触第二语言,会让学生忘记母语。
4.教师缺乏创新性、目的性
部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都缺少创新意识,有的是即兴发挥,有的是年年照搬,课堂授课杂乱无章,枯燥无趣的课堂生活会让学生失去学习兴趣,而杂乱无章的课堂步骤,会让学生对要掌握的知识一头雾水。
三、解决幼儿语言教育问题的对策及根据
1.利用语言建立轻松的授课氛围,鼓励幼儿敢于表达
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是幼儿敢于表达的重要条件,它体现了教师对幼儿的尊重。幼儿敢于表达是培养勇气与口语能力的关键,在幼儿说话的过程中要避免打断学生说话,并不怕幼儿说错话,在幼儿说话过程当中不要急于纠正错误,要允许学生犯错,应始终相信并鼓励幼儿在今后的交往过程中表达能力会越来越准确、完整。在孩子愿意并主动表达时,应成为孩子最好的倾听者,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给予幼儿一定的心理支撑,并激发幼儿主动表述的可能。语言学习只有在交流中才会对幼儿产生意义,因此,教师要提供交流机会,并成为交流的对象,成为一名可以鼓励幼儿学“说”的倾听者。
2.选择合适的教育内容,增强幼儿语言表现力
心理学家认为,说是思维和语言发展的一个相当重要的心理过程,说的过程就是通过思维把语言按照规律组织起来以表情达意的过程。在儿童学习语言中,对于学习的内容应作出正确的判断与选择,教师应从儿童的思维能力出发,选择更为贴近生活的教育内容。如年龄小的小班可以选择“我的家”“体验医院的一天”等通过对角色的扮演而学习一些简单的道理;年龄稍大一些的中班可以选择“巧巧手”“介绍一本书”等通过语言表述和动手能力促进幼儿全脑开发;大班可以选择更深奥的“说一说知道的天文现象”“钱的认识”等话题,丰富幼儿的知识储备。儿童语言表达能力的成长,是通过对语言的实际运用而实现的。所以,在幼儿学习的黄金期,在选择内容方面一定要以幼儿的能力基础以及接受情况为前提,这样才能让他们有能力有勇气地尝试“说”。
3.积极实施“双语”教学,坚持全面发展
幼儿同时学习母语及第二语言,是完全可行的。实际证明幼儿学习第二语言对幼儿有多种好处,它不但能丰富幼儿的语言知识,在学习第二语言的同时了解多民族文化,并且对智力的早期开发也有好处,可以帮助学生构建语言的立体思维,从而达到让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但由于幼儿思维与能力还未发育成熟,虽对语言的记忆与接受能力较强,但我们应注意方式方法。新时期的幼教方针指出,幼儿双语教育应重点培养幼儿的听说能力,着重培养幼儿对第二语言的的发音、语调进行重点掌握,学会一些简单的日常用语和句型知识,培养语感,潜移默化地对幼儿进行语言教育。
4.教师应尊重幼儿个体差异
美国教育学家切尔顿·富勒在其著作《激发孩子的学习潜能》一书中写到:“孩子的学习方式就像他的指纹一样独一无二,你越是很好地认识到这种方式,你就越能帮助他成功地学习各种知识,还能鼓励他的老师取得同样的效果”“没有两个学生是完全一致地思考问题、处理信息的”。幼儿的语言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会有不同的语言发展差异,身为教师应尊重差异,因材施教,尊重幼儿的独特性,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严格做到不忽视每一名学生,给予学生更多的包容与仁爱。
教师并不只是赋予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发学生对一种事物的关注度,以及引发学生对关注点的讨论,激发他们的口语使用能力。作为知识的传递者,教师应该注意在课堂交流中的语言艺术,注重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不仅学生在交流过程中得到积极的养分,实现幼儿语言逻辑的架构与发展,教师也同样可以从互动中学习经验,在反思中逐步提升自己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明红.幼儿园语言教育与活动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2]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文献[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
[3]刘静波.师幼互动行为研究——我在幼儿园里看到了什么[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4]柳淑玲.幼儿教师的个性特征与幼儿的发展[J].学前教育,1991,(12).
[5]王喜耘.幼儿语言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成功:教育,2012,(08).
(责任编辑 史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