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工企业信息关联管理方法研究

2018-10-12 05:53:18
网信军民融合 2018年8期
关键词:关联信息系统信息化

引言

企业信息资源是企业在信息活动中积累起来的以信息为核心的各类信息活动要素(信息技术、设备、信息生产者等)的集合,信息资源管理的任务是有效地搜集、获取和处理企业内外信息,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信息资源的质量、可用性和价值,并使企业各部分能够共享这些信息资源。信息资源与人力、物力、财力和自然资源一样,同为企业的重要资源,要像管理其它资源那样管理信息资源。

笔者在军工企业的工作过程中发现存在以下很多问题:经常需要重复更新多个信息系统中的相同的数据;信息化设备台账的整理付诸大量努力却仍然理不清、“一团麻”;构建大量分散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却无法有效地共同使用这些数据。显然,常规的信息资源管理已不能满足企业快速发展的需要,企业要面临来自各方面的挑战,包括人员、财务、物资等方方面面,所以综合性的企业信息管理就成为了一个新的议题,如何使各个业务、流程、系统之间的信息能够有效关联,形成联动机制,实现信息资源的规范化、关联化的管理来提高企业经营效益,是企业信息管理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一、企业信息化的现状及出现的问题

随着信息化建设对提高企业竞争力、生产力和创新力产生的巨大影响,企业已经深切地体会到了信息化的重要性,对信息化可以促进企业发展也基本上达成了共识。但是,在实际操作方面还不能系统地了解信息化建设的知识,没有建立起信息管理不可缺少的意识,仍愿意停留在原来的管理模式中,只是把传统的管理方式简单的计算机化,不能从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认识信息化的重要性。具体来说,企业信息化的过程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方面,为了片面地解决某一管理环节或局部的问题,譬如财务、物资、人力等方面,建立一套独立的信息系统,而不是从整个企业战略的角度来系统考虑解决问题的办法,结果导致信息系统越建越多,而各个业务信息化系统关联度不高,甚至各个软件模块之间互不兼容,无法实现系统的统一和衔接,造成整个企业的信息网络平台和各节点间无法实现信息畅通,企业的所有资源不能得到优化配置,同时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去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另一方面,企业信息化不仅仅是单纯在企业中运用信息技术,更重要的是要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重组,以建立一套符合信息化要求的经营管理体制。大部分企业的管理人员从思想上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将信息化等同于购买硬件、软件、网络等,以为拥有了这些就实现了信息化,而忽视了对信息技术的管理和内部业务流程的再造,所以许多企业抱怨信息化对经营没有什么效果,没有带来预期效益,其实主要原因是信息化没有对企业结构、管理制度等进行改变,只是表面上用技术手段代替了原始的人工操作,对信息化建设缺乏统筹的、高屋建瓴的认识。

因此,企业要想提高信息化运作的效率,就必须把企业的管理体系与企业信息技术有机地关联起来,在引进设备和推进信息化过程中,要考虑企业信息系统能否集成,能否实现体系与外界、系统与系统的关联,能否实现资源的共享、优化结构,最终实现信息的关联管理,而不产生“信息孤岛”。

二、信息关联管理带给企业的作用

1、及时更新数据,保证数据的准确性。信息化设备台账的更新,在很多单位都投入了大量人力去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笔者在从事信息化设备台账更新的过程中发现,信息化设备台账之所以无法及时地、准确地更新,就是因为没有将有可能导致台账要素发生变化的要素关联,实现联动效应。

2、发掘数据间潜在规律,为科研和决策提供依据。数据的关联管理可以实现数据的规范化、标准化,支持高效的数据处理和深层次的数据分析,通过数据间的变化规律,帮助科研生产的进行和正确的管理决策。最典型的便是沃尔玛超市啤酒和尿布放在一起,有助于销量提升的案例。

3、降低维护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各系统间相关数据实现关联管理,例如,数据项A的增加可能导致B的增加和C的建设,那么在A、B和C之间建立起关联规则,在A发生变化时,系统自动更新B和C,既能保证数据的准确性,不用人工更新数据,又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如何实现信息关联管理

(一)建立数据中心,建设信息化基础平台

很多军工企业,在型号研制过程中产生大量宝贵的实物试验和数字试验数据,大多以部门、项目或型号分散建立的数据库进行管理,同一领域的不同部门、同一型号的不同批次间都存储了大量的相互可以使用的数据,但部门之间无法实现相关数据资源的集中、集成、共享和分析,无法对这些数据进行集中存储和管理,无法总结、分析其内在科学规律,发现内在的规律、问题和原因。并且随着研究的深入,数据采集量也会增长,面对如此多的数据量,如何从庞大的数据量中,发现信息间的关系,实现信息的管理,已不是普通数据库管理软件和单机服务器所能支撑的,必须建立安全可靠的数据中心才能实现信息的关联管理和深度利用。

数据中心是信息资源的集中、集成、共享、分析的场地和工具的有机集合。数据中心的建设应包括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过程中采集的数据以及对数据的加工和处理,按照数据传递的标准,保证系统间正常的信息传递及其有效的关联,达到系统资源共享,信息不冗余不分散;通过数据分析挖掘系统对数据进行挖掘、分析、对比等操作,并将分析的成果数据推送到相关业务或管理流程中,为管理和科研的各个环节提供详实的数据支撑和对比分析。

所以,数据中心的建设可以实现各应用系统、型号试验、仿真试验的数据交换及数据整合,将异构平台下的异构数据以标准的数据格式进行采集、传输和处理,实现数据统一、规范管理,为多个业务节点之间数据共享和综合利用提供基础平台。

(二)实现信息资源集成,做好信息资源的联动

由于前期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大部分企业已经或多或少拥有多个信息系统,且大部分应用系统成烟囱式,系统间数据不能共享和联动,导致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去运维,笔者就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单位新进一名员工,需要同时在门户、AVIDM、OA、财务等九个信息系统中重复建立账号信息,后续人员调动或者发生其他变化,仍然需要同时在这九个信息系统中更新相关信息,浪费大量时间和人力,且降低了工作效率。通过研究发现,在各信息系统内管理的信息之间存在一定的依存关系,构成它们的信息都可以集成在一个统一的信息平台内,实现信息的关联管理。

系统集成就是通过运用信息技术,对多个异构系统集成,把分布在多个信息系统内的异构信息链接在一起,提供统一的接口。集成管理是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其作为高科技时代的管理创新,正在逐渐渗透和应用到企业中。集成管理是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实行企业信息资源集成的前提是对企业历史上形成的企业信息功能的集成,其核心是对企业内外信息流的集成,其实施的基础是各种信息手段的集成。通过集成管理实现企业信息系统各要素的优化组合,使信息系统各要素之间形成强大的协同作用。

所以,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应注意由以前的注重单元技术和短期效益向注重整体、全局的信息化建设倾斜,尤其是关于信息集成和整合方面的投入,并且认真分析研究企业的行业特点、经营运作方式和管理方法等特点,在全面科学规划的基础上,有步骤地开展企业信息化系统建设。

(三)实现数据标准化,保证信息的流通和交互

随着企业信息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信息系统的繁杂和孤立,以及随着带来的高成本和低效率,但又没有去解决该问题,即并没有将众多系统进行集成。究其原因,发现,企业中的各种应用系统,在早期建设时,并未考虑到相互集成的问题,各系统间采用不同的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和程序设计语言等,各系统间数据无法共享和交互。所以首先需要实现数据标准化。

实施数据标准化项目,需要自上而下分析企业数据类型,借助系统规划和业务流程优化思想,提取并识别在整个企业范围内完成信息资源规划,建立长期稳定的数据架构体系。数据标准化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应采取渐进式的策略,在建立数据标准化框架的同时,配合试点子系统的运行,完成试点子系统相关业务及管理数据的标准化工作,其后在遵循统一原则的情况下分别完成各子系统的数据标准化工作,并形成数据资源平台。

(四)信息化与管理结合,形成良好的信息化运作机制

1、信息化企业信息机制

在信息化企业中,信息机制作为企业运行机制的中枢,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其实质是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使管理决策者能充分利用信息资源,更好的组织企业资源,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信息化企业较之传统企业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信息机制运行方式的转变,其重要的特征就是信息在企业的内部和外部进行自由流动,各部门、各相关企业都可以从信息化企业总系统中得到所需要的信息。

2、挖掘先进的管理理念

业界流行的企业信息化是“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十二分数据”,可见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能否取得成功,除了技术因素之外,更大的因素将取决于能不能将先进的管理理念同企业的具体实际良好结合。企业之所以存在信息孤岛,各信息系统烟囱式运行,主要是因为各信息系统的建设是为了解决某一部门存在的问题,各部门的职能在各信息系统间竖起壁垒,所以在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中,应打破传统的管理方式,建立新的管理理念,从顶层进行统筹规划设计。

3、改造业务流程

企业运用信息技术改造生产经营管理的过程,同时也是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手段改造现有的业务流程的过程,业务流程再造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信息化的效果乃至成败。如果用先进的手段去适应过去的工作习惯,即“穿新鞋走老路”,使先进的信息技术丧失统一性和先进性,无法充分发挥其作用,就会导致许多企业信息化效果不理想,解决这些问题就是将企业生产流程、人力资源、财务、物流等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利用MRP-II、ERP等企业信息化系统的先进管理理念,建立与信息化系统相配套的企业管理与组织模式,实现企业管理信息化。

四、结束语

信息化一定要与管理工作关联起来,进行有机整合,即在信息化的使用中通过转变传统的管理观念,建立良好的管理规范和管理流程,将企业的科研、生产、经营、管理等各个业务流程进行真正关联起来,不断提高信息资源的流通效率,使企业在获取、传递、利用信息资源方面更加的灵活、快捷,使所有的办公人员都处于同一个办公桌面的环境下一起工作,摆脱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实现协同工作,实现轻松管理,在真正意义上提高办公效率,从而带动整个企业迅速发展。

猜你喜欢
关联信息系统信息化
企业信息系统安全防护
哈尔滨轴承(2022年1期)2022-05-23 13:13:18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18期)2020-10-28 09:06:02
“一带一路”递进,关联民生更紧
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 01:52:00
基于区块链的通航维护信息系统研究
电子制作(2018年11期)2018-08-04 03:25:54
奇趣搭配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 06:26:40
智趣
读者(2017年5期)2017-02-15 18:04:18
基于SG-I6000的信息系统运检自动化诊断实践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中国卫生(2014年1期)2014-11-12 13:1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