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 敏,曾 欢,于彩云,吴梦萍,刘凌姣,曾 玲,张一林
(上饶师范学院历史地理与旅游学院,江西 上饶 334001)
江西位于24°29′—30°05′ N、113°35′—118°29′ E之间,长江中下游南岸[1],存东启西、南北相连,物种丰富,过渡性明显,为我国中亚热带和南亚热带的过渡区。井冈山和南岭处于华中、华东和华南植物区的交汇处,武夷山处于华东和华南植物区的过渡地带。对江西省域不同自然环境的植物区系已有一定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2-6],但对不同自然环境植物区系成分比较尚未有人涉及,本文基于野外调查和文献资料数据,对江西省域水平上的珍稀濒危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和空间地理分布差异进行探讨,以期为江西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地区的确定和资源合理利用提供参考。
三清山位于赣东北28°52′—28°57′ N、118°00′—118°06′ E,以花岗岩地貌为主,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年均温10.9 ℃,最热月均温20.7 ℃,最冷月均温-0.6 ℃,年均降水量1857.7 mm,年无霜期187 d,年均相对湿度82%。植被以常绿阔叶林、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山地矮曲林、针叶林、竹林等为主,土壤主要为红壤、黄红壤、山地黄壤、黄棕壤等类型,部分地方发育有沼泽土、草甸土。总面积229.5 km2,相对高差1619.9 m,维管束植物2017种[2],其中珍稀濒危植物136种,分别占江西省维管束植物总种数的40.89%、2.76%[1]。
武夷山位于赣东27°48′—28°00′ N、117°39′—117°55′ E,以丹霞地貌为主,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年均温14.2 ℃,最热月均温17.6 ℃,最冷月均温1.5 ℃,年均降水量3103.9 mm,年无霜期253 d,年均相对湿度78%~84%。植被以常绿阔叶林、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山地矮曲林、针叶林、竹林等为主,土壤主要为红壤、黄红壤、黄壤、山地草甸土等类型。总面积565.27 km2,相对高差1993 m,维管束植物2553种[3],其中珍稀濒危植物198种,分别占江西省总种数的51.75%、4.01%。
庐山位于赣北29°30′—29°41′ N、115°51′—116°07′ E,以花岗岩地貌为主,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年均温11.5 ℃,最热月均温22.3 ℃,最冷月均温0.1 ℃,年均降水量1833.5 mm,年无霜期216 d,年均相对湿度78%。植被以常绿阔叶林、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混交林、针叶林、竹林、灌丛和灌草丛等为主,土壤主要为红壤、黄壤、黄棕壤、山地草甸土等类型。总面积292.34 km2,相对高差1461.14 m,维管束植物2475种[4],其中珍稀濒危植物130种,分别占江西省总种数的50.17%、2.64%。
井冈山位于赣西26°13′—26°52′ N、113°56′—114°18′ E,以花岗岩地貌为主,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年均温17.1 ℃,最热月均温23.9 ℃,最冷月均温3.4 ℃,年均降水量1889.8 mm,年无霜期247.5 d,年均相对湿度85%。植被以常绿阔叶林、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山地矮曲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灌草丛、竹林等为主,土壤主要为红壤、山地红壤、山地黄壤、山地暗黄棕壤、山地草甸土等类型为主。总面积708.74 km2,相对高差1611 m,维管束植物有3313种[5],其中珍稀濒危植物255种,分别占江西省总种数的67.16%、5.17%。
南岭位于赣南24°00′—26°30′ N、110°—116° E,以花岗岩地貌为主,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年均温17.7 ℃,最热月均温24.29 ℃,最冷月均温7.3 ℃,年均降水量1705 mm,年无霜期275 d,年均相对湿度84%。植被以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山地矮林、山地灌丛、山地草甸等为主,土壤主要为红壤、黄红壤、黄棕壤、山地草甸土、紫色土等类型为主。总面积552.64 km2,相对高差1700 m,维管束植物3510种[6],其中珍稀濒危植物247种,分别占江西省总种数的71.15%、5.01%。
三清山、武夷山、庐山、井冈山、南岭5个山地处在20°—40° N之间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的华东地区,形成于燕山运动时期,在构造上处于华厦古陆和杨子古陆结合部,相对高差1400 m以上,地形复杂多样,虽然5个山地总面积仅占江西省域面积的1.41%,但它涵盖了江西省所有植被类型及各种生态环境条件,所以,5个山地植物地理分布的差异可以反映江西省植物地理分布的差异性。
采用作者野外调查的资料和公开出版的《江西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集》[3]、《江西省庐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考察与研究》[4]、《中国井冈山地区生物多样性综合科学考察》[5]和《南岭植物物种多样性编目》[6]的维管束植物名录,依据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第一册)[7]、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8]、中国物种红色名录(第一卷)[9]、江西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10]和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Ⅱ)[11]标准,统计研究数据。
种子植物科和属的地理成分采用吴征镒等[12]划分的类型进行统计;种子植物种和蕨类植物的区系地理成分依据其现代地理分布资料[13-18],参照科属分布类型确定;中国特有地理成分采用王荷生等[19]划分的类型进行归类。利用相似性系数[20]和R/T值(即热带分布类型(2-7型)/温带分布类型(8-14型),=1说明热带成分与温带成分达到平衡;<1说明地理成分向温带成分过渡;>1说明地理成分向热带成分过渡)分析区系组成、地理成分及空间分布,探讨江西省珍稀濒危植物的地理分布差异及原因。
江西省珍稀濒危植物有78科、208属、422种,分别占江西省维管束植物总数[7]的27.76%、14.31%、8.55%。其中,收录《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的有32科、48属、55种,分别占江西省珍稀濒危植物总数(下同)的41.03%、23.08%、13.03%;收录《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名录》的有33科、47属、66种,分别占42.31%、22.6%、15.64%;收录《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有4科、65属、182种,分别占5.13%、31.25%、43.13%;收录《IUCN红色物种名录》[9]的有32科、37属、49种,分别占41.03%、17.79%、11.61%;收录《中国物种红色名录》的有41科、130属、261种,分别占52.56%、62.5%、61.85%;收录《江西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的有43科、146属、211种,分别占55.13%、70.19%、50%,只收录于江西省级保护的植物有35科、58属、91种(表1)。
表1 5个山地珍稀濒危植物保护标准
*:RAPP为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1987);CRB为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名录(1999);CITES为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2012);IUCN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2012a、2012b);CSRL为中国物种红色名录(2004);JXRB为江西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2005);下同。
区系组成以红豆杉科(Taxaceae)、木兰科(Magnoliaceae)、樟科(Lauraceae)、山茶科(Theaceae)、豆科(Leguminosae)、杜英科(Elaeocarpaceae)、槭树科(Aceraceae)、兰科(Orchidaceae)为优势,其中,被子植物最突出,有65科、185属、387种,分别占江西省珍稀濒危植物总数的83.33%、88.94%、91.71%,分别占江西省被子植物总数的29.09%、14.59%、8.71%;裸子植物占较大比例,有7科、17属、24种,分别占江西省珍稀濒危植物总数的8.97%、8.17%、5.69%,分别占江西省裸子植物总数的100%、73.91%、77.42%;蕨类植物有6科、6属、10种,分别占江西省珍稀濒危植物总数的7.69%、2.88%、2.37%,分别占江西省蕨类植物总数的12.24%、5.26%、2.08%。生活型以木本植物(203种)为主,其次为草本植物(148种),藤本植物13种,附生植物(45种)和腐生植物(12种)均为兰科植物。
从物种丰度看,西部井冈山>南部南岭>东部武夷山和三清山>北部庐山,保护等级主要集中在Ⅱ级、Ⅲ级或易危、低危(近危)物种,地方保护物种集中在Ⅰ级,其次Ⅲ级(表2)。5个山地共有科30个、属52个、种65个,分别占江西省珍稀濒危植物总数的38.46%、25%、15.44%,说明区系组成分布存在明显的差异。相似性系数能较好地反映出物种地理分布的差异性及两地间植物区系成分的亲缘关系。从表3可以看出,科水平上武夷山与南岭最相似,庐山与井冈山最疏远;属水平上三清山与武夷山最相似,庐山与井冈山最疏远;种水平上三清山与武夷山最相似,庐山与南岭最疏远。科相似性的极差值(最大值-最小值)为0.234,属相似性的极差值为0.140,种相似性的极差值为0.228,反映属成分在江西的分布具有较高的一致性,科和种成分差异较明显。从R/T值看,科水平上,南岭(2)>井冈山(1.611)>武夷山(1.222)>庐山(1.2)>三清山(1),属水平上,南岭(1.630)>井冈山(1.015)>武夷山(0.982)>庐山(0.733)>三清山(0.653),种水平上,南岭(1.167)>井冈山(0.879)>武夷山(0.644)>三清山(0.474)>庐山(0.283)。反映了江西南北植物区系上的不同性质,随纬度或海拔的升高温带成分递增的规律非常明显。
表2 5个山地珍稀濒危植物保护等级
*:Ⅰ为一级保护;Ⅱ为二级保护;Ⅲ为三级保护。CR为极危;EN为濒危;VU为易危;LR为低危;NT为近危;下同。
表3 5个山地科属种的相似系数
5个山地珍稀濒危植物的地理成分见表4。
表4 5个山地珍稀濒危植物的地理成分
*:T1为世界分布;T2为泛热带分布;T3为热带亚洲-热带美洲;T4为旧世界热带;T5为热带亚洲-热带大洋洲;T6为热带亚洲-热带非洲;T7为热带亚洲;T8为北温带;T9为东亚-北美间断;T10为旧世界温带;T11为温带亚洲;T12为地中海区、西亚至中亚;T13为中亚;T14为东亚;T15为中国特有。
2.3.1 东西地理成分差异
1)科地理成分差异。东部三清山和武夷山科水平有10种地理成分;西部井冈山有11种地理成分,多为旧世界温带成分(菱科(Trapaceae)),相似性为0.761。东部R/T值为1.333,其中三清山为1.0,武夷山为1.222;西部R/T值为1.611。反映东西部地理成分都以热带性为主,但西部更显著,三清山是珍稀濒危植物在科水平上区系分布的均衡点。
2)属地理成分差异。东西部均有13种地理成分,相似性为0.727。东部R/T值为0.851,其中三清山为0.653,武夷山为0.982;西部R/T值为1.015。明显看出东部区系具有温带过渡性特点,西部具有热带过渡性特征。
3)种地理成分差异。东西部均有6种地理成分,共有成分5种,相似性为0.636,东部还有旧世界温带成分(二叶兜被兰(Neottianthecucullata)),西部有旧世界热带成分(丛生羊耳蒜(Lipariscespitosa))。中国特有成分占优势,相似性为0.552。东部有红豆杉(Taxuswallichianavar.chinensis)、华东黄杉(Pseudotsugagaussenii)、五味子(Schisandrachinensis)、多穗柯(Lithocarpuspolystachyus)、浙江楠(Phoebechekiangensis)、永瓣藤(Monimopetalumchinense)、麦斛(Bulbophylluminconspicum)、浙杭石豆兰(Bulbophyllumquadrangulum)、短距槽舌兰(Holcoglossumflavescens)、短茎萼脊兰(Sedireasubparshii)、长叶山兰(Oreorchisfargesii)等。西部有资源冷杉(Abiesziyuanensis)、长苞铁杉(Tsugalongibracteata)、华榛(Coryluschinensis)、小叶买麻藤(Gnetumparvifolium)、青钩栲(Castanopsiskawakamii)、栎叶柯(Lithocarpusquercifolius)、白桂木(Artocarpushypargyreus)、华檀梨(Pyrulariasinensis)、观光木(Tsoongiodendronodorum)、紫花含笑(Micheliacrassipes)、新宁新木姜子(Neolitseashingningensis)、山橘(Fortunellahindsii)、大花细辛(Asarummacranthum)、卵叶桂(Cinnamomumrigidissimum)、秃叶黄檗(Phellodendronchinensevar.glabriusculum)、密花梭罗(Reevesiapycnantha)、脱毛石楠(Photinialasiogynavar.glabrescens)、细枝绣球(Hydrangeagracilis)、鲜叶卷瓣兰(Bulbophyllumretusiusculum)、黄花白及(Bletillaochracea)、单唇无叶兰(Aphyllorchissimplex)和江口盆距兰(Gastrochilusnanus)等。东亚成分相似性为0.7,该类成分几乎间断分布于中国和日本。东部R/T值为0.280,其中三清山为0.474,武夷山为0.644;西部R/T值为0.879。东西部均以温带成分为主,东部温带成分更显著。
2.3.2 南北地理成分差异
1)科地理成分差异。北部庐山科水平有9种地理成分,南部南岭有10种地理成分,共有成分8种,相似性为0.706。北部有旧世界温带成分(菱科);南部有热带亚洲-热带大洋洲成分(观音座莲科(Angiopteridaceae))和热带亚洲成分(古柯科(Erythroxylaceae))。北部R/T值为1.2,南部R/T值为2.0,南北均以热带成分为主,南部更突出。
2)属地理成分差异。北部庐山有12种地理成分;南部南岭有13种地理成分,多热带亚洲-热带非洲成分(山竹子属(Garcinia));相似性为0.603。北部R/T值为0.733,南部R/T值为1.596;北部区系成分具有温带过渡性特点,南部具有热带过渡性特点。
3)种地理成分差异。南北部均有6种地理成分,共有5种地理成分,相似性为0.440。北部有北温带成分(小斑叶兰(Goodyerarepens));南部有旧世界热带成分(虎舌兰(Epipogiumroseum)、双唇兰(Didymoplexispallens)、长距虾脊兰(Calanthesylvatica)、三褶虾脊兰(Calanthetriplicate))。中国特有成分最突出,相似性为0.429,庐山有柳杉(Cryptomeriafortune)、台湾松(Pinustaiwanensis)、华木槿(Hibiscussinosyriacus)、尾叶紫薇(Lagerstroemiacaudate)、独花兰(Changnieniaamoena)、铁皮石斛(Dendrobiumofficinale)等。南岭有华南五针松(Piunskwangtungensis)、岭南青冈(Cyclobalanopsischampionii)、华南桂(Cinnamomunaustro-sinense)、肉桂(Cinnamomuncassia)、广东石斛(Dendrobiumwilsonii)、罗河石斛(Dendrobiumlohohense)、中华叉柱兰(Cheirostylischinensis)、广东异型兰(Chiloschistaguangdongensis)、广东盆距兰(Gastrochilusguangtungensis)等。其次东亚成分,相似性为0.523,庐山有毛果槭(Acernikoense)、连香树(Cercidiphyllumjaponicum)、野菱(Trapaincise)、大花斑叶兰(Goodyerabiflora)、扇脉杓兰(Cypripediumjaponicum)、舌唇兰(Platantherajaponica)、线叶玉凤花(Habenarialinearifolia)、日本全唇兰(Myrmechisjaponica)、叉唇角盘兰(Herminiumlanceum)等。南岭有福建观音座莲蕨(Angiopterisfakiensis)、桫椤(Alsophilaspinulosa)、小黑桫椤(Alsophilametteniana)、竹柏(Podocarpusnagi)、草珊瑚(Sarcandraglabra)、云南石梓(Gmelinaarborea)、美冠兰(Eulophiagraminea)、小叶白点兰(Thrixspermumjaponicum)、半枝毛兰(Eriacorneri)等。热带亚洲成分占有较大比例,相似性为0.24。北部R/T值为0.283,南部R/T值为1.167,北部以温带成分为优势,南部以热带成分为主。
2.3.3 特有成分差异
1)特有科有银杏科(Ginkgoaceae)、杜仲科(Eucommiaceae)、伯乐树科(Bretschneideraceae),占中国特有科[21]总数的37.5%,它们都是单种科,主要集中分布在我国西南-华中-华东地区。其中银杏科和杜仲科在各山地有分布,伯乐树科分布于武夷山、井冈山、南岭山地。
2)特有属21个,占江西省珍稀濒危植物总属数的9.81%,占江西省特有属[2]总数的72.41%,占中国特有属[21]总数的7.84%。其中单种属有16属,占76.19%,其它为少种属(2~3种)。21属可划分为4种地理成分,即①华中-华东成分:有银杏属(Ginkgo)、金钱松属(Pseudolarix)、白豆杉属(Pseudotaxus)、青钱柳属(Cyclocarya)、牛鼻栓属(Fortunearia)、永瓣藤属(Monimopetalum)、明党参属(Changium)、独花兰属(Changnienia)8属,占38.1%,其中牛鼻栓属和永瓣藤属只分布东部。②西南-华北成分:有青檀属(Pteroceltis),它普遍分布。③西南-华中-华东成分:有杜仲属(Eucommia)、银鹊树属(Tapiscia)、拟单性木兰属(Parakmeria)、蜡梅属(Chimonanthus)、喜树属(Camptotheca)、香果树属(Emmenopterys)6属,占28.57%,该类成分主要分布于东部、西部和南部。其中西南-华中、华东和台湾间断成分有伯乐树属(Bretschneidera)、伞花木属(Eurycorymbus)、穗花杉属(Amentotaxus),这类成分主要分布于西部和南部。④华南-滇南成分:有半枫荷属(Semiliquidambar)、报春苣苔属(Primulina)、长喙兰属(Tsaiorchis),这类成分主要分布于西部和南部。
3)特有种非常丰富,占总种数的49.65%。其中,三清山占本山珍稀濒危植物总数(下同)的58.82%,武夷山占51.01%,井冈山占55.81%,庐山占46.92%,南岭占46.96%。分布不均衡,有些种类分布局限,如黄精叶钩吻(Croomiajaponica)分布三清山,武夷蒲儿根(Sinoseneciowuyiensis)、武夷唐松草(Thalictrumwuyishanicum)、武夷山榧树(Torreyafaegesiivar.wuyishanensis)等分布武夷山,井冈山杜鹃(Rhododendronjingangshanicum)、井冈山紫果槭(Acercordatumvar.jinggangshanense)、井冈山卫矛(Euonymusjinggangshanensis)等分布井冈山,南岭头蕊兰(Cephalantherananlingensis)、南岭叠鞘兰(Chamaegastrodiananlingensis)、小小斑叶兰(Goodyerayangmeishanensis)、南岭羊耳蒜(Liparisnanlingensis)等分布南岭,庐山葡萄(Vitishui)等分布庐山。
2.3.4 垂直分布差异 根据物种现代地理分布的资料[13-18]统计,丘陵、平原地区主要是一些水生植物或喜热物种分布,山麓主要是一些喜湿热物种分布,山腰及山上主要是一些喜温植物分布。大多分布于海拔1000 m以下的常绿林和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中。
海拔500 m以下有华南紫萁(Osmundavachellii)、三尖杉(Cephalotaxusfortunei)、南方红豆杉(Taxuswallichianavar.mairei)、柳叶蜡梅(Chimonanthussalicifolius)、野含笑(Micheliaskinneriana)、黄檀(Dalbergiahupeana)、花榈木(Ormosiahenryi)、野大豆(Glycinesoja)、青檀(Pteroceltistatarinowii)、领春木(Eupteleapleiospermum)、猴欢喜(Sloaneasinensis)、蛛网萼(Platycraterarguta)、细果野菱(Trapamaximowiczii)、狭叶瓶尔小草(Ophioglossumthermal)、榉树(Zelkovaschneideriana)、金荞麦(Fagopyrumdibotrys)、报春苣苔、明党参(Changiumsmyrnioides)、天门冬(Asparaguscochinchinensis)、细叶石仙桃(Pholidotacantonensis)、三蕊兰(Neuwiediasingapureana)、毛唇芋兰(Nerviliafordii)、台兰(Cymbidiumfloribundumvar.pumilum)、寒兰(Cymbidiumkanran)、小叶鸢尾兰(Oberoniajaponica)、毛葶玉凤花(Habenariaciliolaris)、葱叶兰(Microtisunifolia)、带叶兰(Taeniophyllumglandulosum)等92种,占总种数的21.65%;海拔500~1000 m有乳源木莲(Manglietiayuyuanensis)、尖嘴林檎(Malusmelliana)、五裂槭(Aceroliverianum)、半枫荷(Semiliquidambarcathayensis)、香果树、长柄双花木(Disanthuscercidifoliussubsp.longipes)、虎舌红(Ardisiamamillata)、橙黄玉凤花(Habenariarhodocheila)、单叶厚唇兰(Epigeneiumfargesii)、流苏贝母兰(Coelogynefimbriata)等210种,占总种数的73.41%;海拔1000~1500 m有白豆杉(Pseudotaxuschienii)、铁杉(Tsugatchekiangensis)、红豆杉、榧树(Torreyagrandis)、天目紫茎(Stewartiagemmata)、水丝梨(Sycopsissinensis)、短萼黄连(Coptischinensisvar.brevisepala)、反瓣虾脊兰(Calanthereflexa)、金线兰(Anoectochilusroxburghii)、多叶斑叶兰(Goodyerafoliosa)、镰翅羊耳蒜(Liparisbootanensis)等102种;海拔1500 m以上有高山柏(Sabinasquamata)、天女花(Magnoliasieboldii)、武夷蒲儿根、武夷唐松草、白花过路黄(Lysimachiahuitsunae)、伞花石豆兰(Bulbophyllumshweliense)等21种。
植物区系中科的分布能够反映一定地区气候特点[21],从相似性、R/T值看,科的相似性0.605以上,R/T值1.0以上,说明各地气候条件差异小,区系以热带、亚热带成分占优势。属的相似性0.595以上,R/T值0.653以上,这与它们所处的纬度位置密切相关。种的相似性和R/T值小,主要受小地貌、小气候等地理要素的影响造成。
地理成分复杂多样,但与古地中海地区和北方干旱地区的联系很弱,由于阿尔卑斯运动,青藏高原隆起隔断了彼此之间的交流以及秦岭和南部山岭阻挡了北方干旱区植物区系的南迁造成。东西部差异较小,南北部差异较大,这是因为东西部水热条件相似,南北部水热条件,尤其热量条件差异较大造成。东部和北部植物区系趋向温带,西部和南部偏向热带,因为井冈山和南岭纬度偏低,适于热带成分的北迁,庐山、三清山、武夷山纬度稍高,有利于温带成分的南迁。
华中华东是我国植物的古特有中心[22],江西省处于大巴山、海南岛、台湾以及黄山至武夷山一线珍稀濒危植物丰富分布中心[23],是第三纪植物的避难所,留下了大量古老孑遗种或残遗种,如华南紫萁、桫椤、大黑桫椤(Alsophilagigantea)、蓖子三尖杉(Cephalotaxusoliveri)、福建柏(Fokieniahodginsii)、白豆杉、穗花杉(Amentotaxusargotaenia)、青钱柳(Cyclocaryapaliurus)、伞花木(Eurycorymbuscavaleriei)、伯乐树(Bretschneiderasinensis)等和一些本地特有种,并保存有大面积分布的珍稀种为优势种的典型群落,如三清山的长柄双花木群落、福建柏群落、华东黄杉群落、天目紫茎群落等,庐山的香果树群落、云锦杜鹃群落等,井冈山的穗花杉群落、银杉群落、细柄阿丁枫群落,武夷山的铁杉群落、柳杉群落、南方红豆杉群落,南岭的华南五针松群落等。有些物种的分布更新了原有的记录,如长柄双花木和黄精叶钩吻在三清山分布的最低海拔390 m(1600 m以上[24];830 m以上[25]),小小斑叶兰分布于南岭海拔600 m林下(台湾,海拔约1000 m[26]),为资料更新提供了佐证。
从保护的效率上考虑,保护行动应有明确的目标或重点的对象(地区或类群等)[27]。在《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11]、《中国物种红色名录》[9]和《江西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10]中收录的物种最多,其中兰科植物占很大比例,尤其《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兰科植物占97.8%。兰科植物不仅占国家保护的物种比例最大(占53.78%),而且在地方保护的物种中最显著,三清山占本区珍稀濒危植物总数(下同)的25.93%,武夷山占40.40%,井冈山占33.33%,庐山占34.62%,南岭占46.15%。而且地理成分复杂,其中井冈山和南岭属有11种成分,武夷山有10种,三清山和庐山有9种,种级单位各山地均有5种成分,除南岭山地外,其它山地虽然不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也不是中国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但兰科植物区系丰富和地理成分复杂,以及植物定名的原始标本多样(井冈山猕猴桃(Actinidiachinensisvar.chinensisf.jinggangshanensis)、井冈寒竹(Gelidocalamusstellatus)、庐山卫矛(Euonymuslushanensis)、武夷山方竹(Chimonobambusasetiformis)、南岭叠鞘兰、庐山葡萄和庐山芙蓉(Hibiscusparamutabilis)),可成为江西省重点保护植物分布的热点地区或关键地区。建议有关部门加大保护力度,对极危、濒危、易危种以及稀有种进行跟踪监测,根据濒危或稀有种现状开展针对性的保护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