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心相印共勉之
——从李曰垓赠周钟岳的印章说起

2018-10-12 06:34颜野
云南档案 2018年9期
关键词:滇缅公路腾冲印章

■颜野

这枚正方形的寿山石印章,总高10.6厘米,边长3.6厘米,印文是较为古老的金石文字,印章的第一侧面刻有“生甫仁兄大人雅正,为辅仁兄代主滇事,共勉之”等文字。第二侧面彩用晚清时期金石家黄易关于金石文的总结,其文字为“朱文六国币,白文两汉碑,沉浸金石中,古采扬新姿,姿媚亦何病,不见倩盼诗”。第三侧面印文出自后汉书“峣峣者……阳春之典利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正面行书为黄易论印诗,印文为小篆,落款是“庚申孟年夏子鬯刊”。字里行间透露出云南近代史上两个著名人物的深情厚谊,而今天把玩这枚印章,则可以追溯到此二人在辛亥革命前后尤其是在抗日战争中做出的贡献。

印章中所说的“生甫仁兄”乃民国时大名鼎鼎的周钟岳先生。周钟岳,云南剑川县人,白族,1876年生于书香门第。6岁随父学《三字经》《千字文》。1904年进入日本早稻田大学学习法政。1907年11月回昆后,以两级师范学堂教员,讲授论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等课程,在提学使叶尔恺的支持下成立了云南最早的图书馆。

1911年,公推周钟岳与进士李增等人进京,就收回云南矿权一事,希望清政府照会英国从云南退兵。期间,“武(汉)昨晚上起义爆发”,朝野震动,周钟岳立马起身返滇,途经越南海防时,昆明已经取得“重九”起义的胜利。在昆明,周钟岳由李根源介绍,认识了军政府蔡锷都督,被任命为登庸局局长、都督府秘书长,军政府的一切文稿均出于他之手。后转任教育司司长,在大理、丽江、蒙自、昭通、曲靖增办6所师范学校,为当时培养云南师资力量奠定了基础。在任时,周钟岳还总纂了《云南(辛亥)光复史》。1920年,唐继尧主持滇政后因办理其祖田和父亲丧事,由周钟岳代理过省长职务。后因厌倦云南军阀之争,他辞职远游。

印章正面

印章后面

印章侧面

印底

抗战军兴之际,《新纂云南通志》大约还要3年才能完成。为了不使这一倡修通志的工作因空袭疏散等缘故而中断,在周钟岳的建议下,省主席龙云干脆让云南通志馆搬到他在昆明海源寺南侧的灵源别墅内,由周钟岳带领编修《新纂云南通志》的老先生们住进里面,静心工作。于是,1939年到1940年间,灵源别墅成了云南通志馆的驻地,保证了修志工作的如期完成,可以说是他在抗战中对云南文化发展做出的一个重要贡献。

李曰垓

这一时期,国民政府特命周钟岳为内政部部长到重庆任职,他为说服蒋介石同意将六十军从湘赣战场紧急调回云南,防止从越南登陆的日军兵犯红河,做了很多有益的工作。1943年,67岁的周钟岳以年老体弱为由提出辞官,均被蒋介石拒绝。1944年,经国民党中常委临时会议和最高国防委员会决议,又委任他为国民政府委员、考试院副院长、总统府资政。1944年11月周钟岳向蒋介石进言,让龙云担任了陆军副总司令,对缓解龙蒋矛盾,稳定抗战后期的大局,起了一定的作用。

1949年,国民党政权败退大陆逃往台湾时,周钟岳全力支持卢汉将军起义,为昆明和云南解放发挥了积极作用。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云南省文史馆馆员和全国政协委员,于1955年5月1日病逝。

那么,印章的刻印者“子鬯”又是谁呢?“子鬯”就是我们熟悉的在抗日战争中写作出版《大众哲学》的作者、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艾思奇(即李生萱)的父亲——李曰垓先生。

李曰垓,1881年生于云南腾冲县。7岁启蒙,11岁应试,所作文章深受乡贤赞誉。1903年到昆明,考入省级高等学堂,因成绩优异,被选送入北京京师大学堂攻读,认识了黄兴等人,受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毕业后返滇时在缅甸仰光加入了“同盟会”。回国后,一面以办学为掩护,宣传反清思想;一面为云南的民族教育、文化发展做了很多有益的工作。

云南辛亥革命时,李曰垓利用蒙自中学监督的身份与朱朝瑛、赵又新等人密谋“临安(建水)举事”,策划滇南军政人员和民间组织摇旗响应,促进和实现了全省的光复;之后出任云南都督府军政部次长。

周钟岳

1915年,袁世凯欲谋帝制时,李曰垓与云南军队人员暗中筹议讨袁,促唐确立反袁决心。同年12月20日到昆后的蔡锷与滇省主要反袁人士歃血为盟,决定通电讨袁,宣布云南起义。为了师出有名,李曰垓提出应以“护国”立名,受到广大将帅的赞同,成立了护国3个军,李曰垓担任护国第一军秘书长,随蔡锷将军入川作战。他撰写的讨袁檄文,以“笔挟风雷,见者莫不畏服”,被章太炎先生誉为“天南一枝笔”。

正是在云南辛亥和护国革命前后,李曰垓与周钟岳结为了莫逆之交。当1920年6月即“庚申孟年夏”,周钟岳代主滇政时,他亲选石料、亲自操刀为老友刻就了这枚贺印,周钟岳爱不释手。

1929年11月,南京国民政府委任李曰垓为第一殖边督办,设署腾冲,统辖滇西大部(包括六县、十行政区及周边五县关系的殖边事务),在中缅勘界、改良滇西弊政、兴办地方交通、水电、农森、矿务,发展边疆文化、教育、新闻、设立少数民族学校等方面,他功不可没,特别是为滇缅公路的修筑,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

1935年4月,经李曰垓努力争取,云南省在腾冲设立了第一公路分局,由李曰垓亲自兼任分局局长。次年2月,他主持制定了分期修建公路计划:第一期修腾保线(腾冲至保山)及腾八线(腾冲到缅甸八莫),即滇缅公路西段。并在腾冲创办道路工程学校,自任校长,为公路的勘察设计和修建培养了很多人才。1936年西安事变后,他预见抗日战争将全面爆发,赶修滇缅公路在即,已是六旬老人的他,仍亲率学生、子侄历时数月,不辞辛劳跋山涉水,风餐露宿,实地踏勘和草测路线,下关到畹町段全长547.8公里的线路中,有414.8公里是李曰垓主持测绘的。此后修建的滇缅公路漾濞至保山段,保腾公路和中印公路腾龙(腾冲至龙陵)支线,基本上也是按他提出和勘测的路线修筑。

在到昆明向省政府及有关部门述职时,李曰垓说:“中日两国开战,一旦中国的海运被封锁,滇越铁路运输被掐断,赶修滇缅公路,打通新的对外通道必定成为云南支援全国抗战刻不容缓的首要任务。”这一观点得到龙云的特别重视,促使他1937年8月在南京召开的最高国防会上,提出了抢修滇缅公路的主张。

1937年11月,云南省政府号令滇西沿途及邻近12个县和5个设治局,以最高每日出工近20万人,妇女儿童为主力,开工修筑滇缅公路。龙云十分看重李曰垓的威望和作用,特地给他发出电报说:“急。腾冲李督办曰垓览:边密。中日战争,日渐激烈,范围日渐扩大。与我接近之海岸,亦被其封锁。滇缅公路已成必要之交通,尚希积极赶办。当此国难时期,非严厉督促,实难收效也。特电遵照。”①李曰垓督导施工,日夜奔忙,滇缅公路开工8个多月后修通。

值得一提的是,抗战中虽然李曰垓与周钟岳“天各一方”,不常见面,但两人时有书信往来,皆以自己在抗战中的作为互相“共勉之”。周钟岳并将李曰垓赠予的印章,一直当作爱物带在身上,足见两人心心相印的友情。1942年5月,日寇从缅甸侵占腾冲等地后,李曰垓拍案痛哭:“看我神圣国土,祖宗庐基,被日寇践踏,死不暝目!”从此,病情缠身,到后来全身瘫痪,口不能言,于1944年2月含恨而去。

……

如今,虽然李曰垓、周钟岳两位爱国老人早已作古,但留下的这枚印章除了自身的艺术价值外,更因其积淀的历史文化价值,被云南古玩收藏界视为一个珍贵文物。

注释:

①云南省档案馆1995年编《滇军抗战密电集》(内部资料)。

猜你喜欢
滇缅公路腾冲印章
我们有印章咯
云南腾冲:农旅融合促发展
腾冲 打造大滇西旅游环线上的璀璨明珠
腾冲大救驾 —云南十八怪之一
日本“防狼印章”半小时售罄
关于史迪威及其史迪威公路
二战时期英国对日本的绥靖政策演变历程钩沉
印章
二战时期英国在整个滇缅公路运输中对日妥协的原因
大象的印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