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媛 达彦生
2017年8月,昆明医科大学平政校区(平政街39号)因房屋装修改造,在校区东北处一栋三层小楼房(现为学校离退休工作处用房)的一楼车库下清理出一块清代石碑,石碑虽已有一断裂横纹,但值得庆幸的是,石碑上的刻字尚清晰、完整。此碑为青石质,宽85厘米,长188厘米,文24行,直行楷书,记录了昆明平政街一所以慈善捐款为资金来源的养疾院的落成始末,是不可多得的研究云南慈善事业史的实物档案。碑题名是:《修建养疾院碑记》(以下称《碑记》),笔者断文并翻译如下:
修建养疾院碑记
光绪十有三年会垣绅民禀呈:
各宪立同善堂兴行善事,十六条类皆睦姻任恤之举,养疾保婴其最要也。是以各宪衙门按月给款,以资办理,沭宪恩而被皇仁诚盛举也。
保婴院设于丰乐街同善公房,高楼爽垲,收养遗孩,尚易为功。至养旅人之疾为较难。盖有疾者,系四方远来投于旅店之人,一有疾病缠身,店主虑祸:不逐则病殁,之后受其拖累;逐之则风餐露宿,病势增剧,谁给药物?死亡可待。此旅人之疾,所以不能不广为收养也。然前设之院,赁屋而居,颇形湫隘卑溼,难于静养,且虑传染,同善诸君恻焉伤之,集议择地作室。
因前有禀准施入同善堂公地一区,在平政街西偏,宏敞高燥。爰究度询,谋佥同遂,集众醵金,庀材鸠工。修建正楼房三间,厢房十八间,厅房三间,耳房五间,大门一道。自兹以往,司事有人,办公有所,俾夫医药罔缺,饮食调和,愈则出外谋生,殁则呈明县尊存案,备棺殓埋。则旅人喜其如归,店主免其扰累,斯诚善矣。若由此循章办理,经久不渝,则近沭宪恩,远被皇仁矣,兹当院宇落成,特举颠末而援笔记之。
河陽罗瑞图撰文。
今将各位捐助功德银两及开出数目胪列于后:
王四大人(兴斋)捐银叁百两 万老太爷(伊平)捐银叁拾两 周二老爷(宝宏)捐银拾两 春华当捐银叁拾两 杨衡源号捐银壹百叁拾陆两捌钱
罗大人(星垣)捐银叁拾两 吕二老爷(心源)捐银叁拾两 张老贡爷(蔚然)捐银陆两 兴文当捐银叁拾两 善姓捐银壹百捌拾捌两(吕心源经手)
夏军门(琅溪)捐银叁拾两 王三老爷(雨村)捐银叁拾两 杨先生(彬卿)捐银贰拾两 长华当捐银叁拾两 善姓捐银壹百柒拾两零壹钱伍分(兴文当经手)
彭大老爷(载堂)捐银叁拾两 曹四老爷(玉卿)捐银叁拾两 唐老爷(靖轩)捐银壹佰两 万美当捐银二十两 善姓捐银肆两叁钱伍分(周宝宏经手)
王大老爷(同甫)捐银壹百两 张三先生(万镒)捐银叁拾两 姚元吉行(熙庭)捐银贰百两庆丰当捐银伍拾两
以上共收功德银壹仟陆百叁拾伍两叁钱。
一除新建本院工料价银壹仟叁百叁拾捌两柒钱叁分 一除新制各样木器家具什物并零星杂项开支银壹百壹拾壹两伍钱玖分
一除买北门外三台山隂地壹块银贰拾肆两叁钱肆分 一除将旧院改为住房及岁修各处工料银陆拾两零陆钱肆分
以上共除开支银壹仟伍百叁拾伍两叁钱
入出两抵,宝存银壹百两(放商生息,以作岁修。)昆明杨福书丹
光绪二十三年仲秋月上浣日,会城同善堂绅耆庶等公立
石碑译文如下:
修建养疾院碑记
光绪十三年(1897)省城乡绅民众禀呈
各宪立同善堂所做十六项慈善事宜是有利邻里和睦、体恤百姓、对社会有责任感的善举。其中养疾保婴是重要的一项,各宪衙门按月拨款资助,真是皇恩浩荡的盛举。
保婴院设在丰乐街同善公房,楼房高爽干燥,收养弃婴还行,至于收容生病的客居在外的庶民百姓就较为困难。四方远来住店的人,一但疾病缠身,店主饱受不予驱逐,病死之后受其拖累;驱逐在外又风餐露宿,病情加重没人为其医治,只能等死的困扰。所以,这些生病的客居在外的百姓需要一个收容治疗之所。但是之前租用的院屋狭窄,不利于静养治疗,且担心传染同善堂其他人员,故重新选地建房。前已报准在平政街西侧同善堂公地一区(音同欧,量词)地势高且宽敞干燥的地方建设。经研究谋划,咨询商议,一致同意集众凑钱,招募工匠,置材修建正楼房三间,厢房十八间,厅房三间,耳房五间,大门一道。从此,司事有人,办公有所,收容的百姓医药不缺,饮食调和。病愈就出外谋生,死亡就上报知县存档,备棺殓埋。这样生病的外来百姓喜其如归,店主免其扰累,实是两全其美的善举。
在院宇落成之际,特把此事的始末记录下来。
今将各位捐助功德银两及支出数目罗列于后:
王四大人兴斋捐银三百两,万老太爷伊平捐银三十两,周二老爷宝宏捐银十两,春华当捐银三十两,杨衡源号捐银一百三十六两八钱,罗大人星垣捐银三十两,吕二老爷心源捐银三十两,张老贡爷蔚然捐银六两,兴文当捐银三十两,善姓捐银一百八十八两(吕心源经手),夏军门琅溪捐银三十两,王三老爷雨村捐银三十两,杨先生彬卿捐银二十两,长华当捐银三十两,善姓捐银一百七十两零一钱五分(兴文当经手),彭大老爷载堂捐银三十两,曹四老爷玉卿捐银三十两,唐老爷靖轩捐银一百两,万美当捐银二十两,善姓捐银四两三钱五(周宝宏经手),王大老爷同甫捐银一百两,张三先生万镒捐银三十两,姚元吉行熙庭捐银二百两,庆丰当捐银五十两。
以上共收功德银一千六百三十五两三钱。
一除新建本院工料价一千三百三十八两七钱三分,一除新制各样木器家具什物并零星杂项开支银一百一十一两五钱九分,一除买北门外三台山墓地一块银二十四两三钱四分,一除将旧院改为住房及岁修各处工料银六十两零六钱四分。
以上共除开支银一千五百三十五两三钱,入出两抵,宝存银一百两用于放商生息以作岁修。
河阳罗瑞图撰文 昆明杨福书丹
光绪二十三年仲秋月上浣日会城同善堂绅耆庶等公立
《碑记》上所说提及的“平政街”,位于五华山东麓,南接华山东路,北接圆通街。长264米,宽9米。南北走向。混凝土路面。老街形成于明末清初,取名“平政”,即有“倡导平政,反对苛政之意”。清道光元年(1821),知县庄锡礼由城南迁移咸阳王和黔宁王庙于此街,改建为报功祠(后来的螺峰小学校址)崇祀咸阳王赛典赤·赡思丁、明昭靖王沐英、颖国公傅友德及兰玉等人,老街因此也改名“报功祠街”。民国初年,仍取早先的街名之意,复名“平政街”。
平政街的前世今生,似乎与“悬壶济世”的功德和慈悲关联。通过《碑记》我们了解到:当时,流离失所的穷人,客居他乡,若得疾病,无处居住,无钱买药,无力请医,只能任其拖延,奄奄一息。更有客居省城的百姓,住宿旅店的流民,一旦疾病缠身,旅店饱受不得驱赶、病死之后受其拖累之苦;病人若是被驱逐在外,风餐露宿,病情加重,惨死街头。因此,需要收容治疗之所。之前,同善堂租用的院屋狭窄,不利治疗且担心患者交叉传染疾病,故要重新选地建房。经过报请官府批准,在平政街西侧划拨了一块“公地”,地势高且宽敞干燥,适宜开办“养疾院”。经研究谋划,咨询商议,一致同意集资善款建盖,“共收功德银一千六百三十五两三钱”,招募工匠,购置建材,建了养疾院。
清末,面对贫民流离失所,传染病流行,昆明市井中出现了慈善机构即《碑记》所提到的“同善堂”,是由充满仁爱之心的慈悲人士开办,并得到官府准许,衙门还按月拨款资助。慈善事务有施水、施粥、施药、施棺和开办育婴堂,是利于邻里和睦、体恤百姓、对社会有责任感的善举,其中“养疾院”就是重要一项。
应该承认,养疾院设备简陋,配置人员医术不高,这与后来出现的大医院相比有天壤之别。但以当时的人力、财力来办这个机构实属不易,对家境穷困者来说,给他们的身心都带来极大帮助和安慰。而且,其长处还在于,司事有人,办公有所,收容百姓,医药不缺,饮食调和;病人愈后可出外谋生,若死亡就上报昆明知县存档,备棺殓埋。那些生病的外来百姓喜其如归,旅店店主也免受扰累,实则两全其美的善举。
《碑记》将各位捐助功德人士及捐助银两数额铭刻与碑,笔者计算了一下除去没有留下姓名的“善姓”人士外,共有14位个人和7家商号捐款,其中不乏名士乡绅及云南本地知名商号,很值得称道,以下例举一、二:
《碑记》记载:“王四大人(兴斋)捐银三百两”。这位王四大人兴斋即为赫赫有名的滇商——王炽(1836—1903),字昌国,号虹溪,云南弥勒县虹溪人。清咸丰年间,贾与蜀、黔、鄂、粤等地,获利甚巨,数年经营,成为滇中富商。王炽一生以利聚财,以义用财,忠君爱国,热心公益,乐善好施,促进了云南的实业与教育,凡兴学、恤灾、立义田、建义仓、造义渡及建铁索桥之助款,动辄巨万,无稍吝惜。他出资铺设昆明至碧鸡关石板路、捐资修建南盘江上三座铁索桥、承揽云南举子进京赶考费用、开创昆明“牛(痘)疫局”、重建云南经正书院和虹溪书院、投资开发东川铜矿、个旧锡矿,发展地方民族工业。
《碑记》所提“兴文当捐银三十两”中的“兴文当”,就是王炽所创,于1889年4月30日成立,纯以典当利息收入维持经正书院日常开支以及三年一次赴京会试举子的卷金(类似奖学金、助学金)。目的在于鼓励及扶助清寒学子有上进深造机会,为滇省培育人才,振兴边疆文化有积极意义,故命名“兴文”。1903年,石屏人袁嘉谷成为云南第一位“状元”(经济特元),王兴斋将“兴文当”积蓄的一半奖金奖励予他,一半用于修建状元楼,以示天下。朝廷以“乐善好施,迭捐巨款”,赏云南弥勒绅士“二品衔道员王炽三代一品封典”,并建坊旌表。陈荣昌为立墓表云:“语曰:君子富,好行其德,炽可谓知德矣。”
《碑记》又载:“杨衡源号捐银壹百叁拾陆两捌钱”。“杨衡源”不是个人名字,据《云南省志·医药志》载,它是清朝昆明老药铺名称,全称为“杨衡源药室”。清光绪十二年(1886),由昆明人杨鉴衡和杨平山兄弟创建,制售丸散成药多达116种,较有名者有:固精保肾丸、十全大补丸、归脾丸、理中丸、益气丸等。清末,该药室制售的药丸畅销省内外乃至东南亚一带,在民间颇享盛名。“逢年过节,昆明远近郊的农民尤其爱到该店买上几盒滋补药,或孝敬老人,或赠送亲友,既体面又实惠,竟自相沿习。”从昆明市档案馆档案看,民国十年(1921年)三月“杨衡源保龄药室”由杨鉴衡的儿子杨润生接手经营,杨润生的弟弟杨卓三经营“杨衡源瀛仙药室”。两家都生意火红,为当时的药业大户。
《碑记》铭刻:“河阳罗瑞图撰文”,这也是位云南名人。“河阳”今日澄江县,史料记载:元至元十六年(1289)降河阳州,置河阳县(《元史》)。明代仍置县,治所在今云南澄江。历为澂江路、澂江府治所。民国二年(1913),改名澂江县,1955年,改为澄江县。《云南辞典》记载:“罗瑞图,字星恒,澄江人。清光绪进士,选庶吉士。归长五华书院,凡19年,以敦品励行育后进,成材甚众,性恬淡,租居民家,榜其门曰:‘臣本布衣,知止不殆;司是陋室,且住为佳。’善书,得者宝之。”
《碑记》铭刻:“昆明杨福书丹”。杨福即杨天禄(1882—1948),字石渠,自号农人,云南大理鹤庆人,著名白族画家。杨天禄博学多才,在绘画、书法、篆刻、行医方面独树一帜。他的不少传世书画作品,在海内外被广为收藏。
一块《修建养疾院碑记》石碑,活灵活现地讲述了云南昆明120多年前的一段往事,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不仅是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民生……更重要的是,它让我们仿佛穿越了时空,真实地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人和他们所做的事以及那个时代的疾苦和善良,仿佛就在眼前,触手可及,震撼心灵。石碑不仅是实物档案,更是云南的过往、云南的历史,它的发现补充了昆明慈善家乐善好施的史料,是研究云南慈善事业史的“真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