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理念的培养探究

2018-10-11 04:36倪利华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18年6期
关键词:人文理念小学语文

摘 要:人文理念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内,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标准和价值取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注重人文理念的培养不仅符合当代素质教育的需要,还尊重了学生的价值和尊严。本文以人文理念为研究点,对小学语文教学进行了探讨,以期指导语文教学更好地开展,让课堂教学散发人文之光,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关键词:人文理念;小学;语文;教育

作者简介:倪利华,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临沭街道第五小学教师。(山东 临沂 276700)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8)18-0129-02

语文是一门兼具人文性与工具性的重要学科,教师在教学时尤其要遵循人文教育理念。以人的核心发展为主是人文理念的核心思想,小学生的心理还不是太成熟,对周围事物的感知和认知能力不强,还没有形成主要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个时期的人文理念培养将影响他们的一生。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及时关注学生,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挖掘与人文相关的知识,帮助学生培养人文理念,养成健全的人格。

一、营造课堂氛围,彰显人文关怀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在教学时要重视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再到“我爱学”的转变。学习氛围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学习、情感、思维以及习惯,学习效率的高低,除了自己的努力、教师的教学,学习氛围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引领者与实施者,教师自身的学识底蕴、人文素养、思想道德对于学生人文理念的培养具有重大影响。然而,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不时会出现教师对教材情感把握不准、缺乏足够的爱心和情感、教学固执死板、在意自身的权威地位、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些现象在很大程度上让课堂氛围变得枯燥、乏味、压抑,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尤其要注重营造和谐、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在课堂上彰显人文理念。

例如,在教学“童年的发现”这一课时,教师为了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可以在正式进入课文时,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在童年的有趣发现,从而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的兴趣,营造一种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教师在正式讲解课文时,可以结合“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作者是怎样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又是如何找到答案的”“从作者的发现过程中,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找出来读一读,谈谈自己的理解和体会”等等,用这些问题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参与度。最后,教师可以通过这样一段话“童年的发现,尽管有时别人会觉得很可笑,甚至引来一些麻烦,但是老师希望你们每一个人都用一双好奇的眼睛去觀察世界,发现有趣的事,享受发现的快乐,这正是你创造的开始。”鼓励学生,对课堂进行总结,培养学生的人文理念。

二、转换教学方法,培养人文意识

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更加注重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学习是一个不断认识事物,从不懂到懂的过程。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战场”,课堂教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传统的课堂教学让教师难以对语文教学的性质和目的等方面有充足的认识,使学生一直被动地接受教育,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教学质量,这不再符合当今教学的需要,因而逐步退出了教学的历史舞台。如今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感受,注重人文理念的渗透,系统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理念。语文课本中有许多人文情感和主观色彩的文章,这些文章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理念,塑造健全人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例如,在教学“梦想的力量”这一课时,教师可以采取这样的教学方法:首先,在黑板上写上“梦想”两个字,告诉学生“梦想是对未来的一种期待,人世间很多的奇迹都是来源于梦想,人要有梦想,并应该为此不断地努力奋斗。”其次,让学生谈谈他们心中的梦想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梦想,以及应该如何去实现这个梦想。再次,教师可以激情导入课文“梦想的力量是十分巨大的,它可以指引我们到达胜利的彼岸,甚至创造出让我们想象不到的奇迹。今天我们将学习一位非常神奇的人物,他因为自己的梦想而改变了一部分非洲孩子的命运。”然后,教师带领学生走进课文,去感知梦想,寻找梦想之因,领悟梦想之路,延续梦想的力量。最后,教师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总结课文,升华对“梦想”的认识。这种教学方法可以通过结合课文与生活实际丰富学生的知识,陶冶情操,获得感悟。

三、发挥榜样作用,树立人文情怀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没有榜样,教师永远不能成功地交给学生任何东西。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人文理念,首先需要明确的就是要以身作则,发挥榜样的作用。教师的人文素养是他们在日常生活和教学中所表现出来的思想、道德、情感、思维、性格、心理等方面的修养与自身的学识底蕴,对事业的忠诚,对学生的热爱。这不仅是教师对自己的要求,还是当代教学的需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实施,教师要对小学语文教学有全新的认识,随时随地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进修充电,不断更新、扩展知识,更好地帮助学生树立人文情怀。

例如,在教学“北京的春节”这一课时,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知识来给学生讲解“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这一句话,其中“农业展览会”就是指八宝粥里面的米、豆、干果种类很多,好像聚在一起开展览会。在学生学到“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夜”这句话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解“守夜”的意义:年龄大的人守夜是珍惜光阴,年轻人守夜则是为父母延寿。教师在指导学生理解完这些句子的意思之后,再给他们拓展其他不同地区节日、饮食、服饰、起居方面的民风民俗,帮助学生树立人文情怀。

四、整合教育资源,提高人文素养

教育资源是指在长期地教育实践中所积累创造的教育知识、教育经验、教育制度等,它既是社会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教育事业生存发展的根基。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教育资源已经打破了时间、空间上的限制,由之前单一的课本资源转化为与互联网相结合的信息化共享资源。语文教学资源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整合教育资源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优质教育资源的利用率与教学质量,促进教育现代化的推进,还可以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人文熏陶,汲取人文养料。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善于把课本中的内容与教育资源相结合,在课堂上要充分利用网络、书籍、报刊、名胜古迹、民俗、广告等来扩展课堂知识的广度与深度,积极地采取一些合适的措施来整合教育资源,追求“轻负担,高质量”的课堂,帮助学生提升人文素养。

例如,学生在学习“丝绸之路”这一课前,教师可以给学生设计这样一个作业:历史上,丝绸之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类文明的进程,不同的民族、不同信仰的人、各代君王、商人、学者、使者在这条路上来往,传递了文化、宗教、艺术、战争,等等。请同学们在课下去搜集一些关于丝绸之路的相关资料。学生在通过上网、去图书馆、问老师、看报纸等途径搜索资料的同时,内心就会潜移默化地受到人文情感的熏陶,他们在不断地熏陶中就可以提高人文素养。

总之,教师关注人文理念不仅有助于学生的成长发展,而且对教师职业的专业化意义重大。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渗透人文理念教育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然而,人文理念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作为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反复思考、探讨、总结,让语文课堂在人文之光的照耀下走向更加美好的境界,为帮助学生培养人文理念,促进学生长期发展而不断前进。

参考文献:

[1] 马龙,韩霞.论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及其实现[J].课程教育研究,2017,(41):66.

[2] 庄端红.小学语文教育的人文关怀研究[J].语文学刊,2015,(1):157-158.

责任编辑 黄 晶

猜你喜欢
人文理念小学语文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浅析电视平民话语权的发展阶段
解读纪录片《第三极》的人文理念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