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东辉?王旨
一、焊接理论培训的意义
金属焊接是指通过适当的手段,使两个分离的金属物体产生原子间结合而连接成一体的连接方法。中海工业(上海长兴)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作为一家大型修造船企业,随着公司与上海中远船务公司的合并转型升级,产品的“质”和“量”都会有进一步的改观和更高的要求。目前公司主要加强安全方面和工作纪律方面的教育和指导,却忽略了焊工个人素养的培训,即焊工理论培训的重要性,这样会造成生产过程中焊材的浪费、设备损坏后继续使用、未按正确工艺施工造成质量事故甚至重大生产事故等。比如近几年,修船企业公司由于焊工操作不当,触电事故屡见不鲜,发生多起伤亡事故、某轮导缆孔由于没有按照工艺造成焊接缺陷的产生、分段制造和坞内大面积钢结构工程由于焊接顺序不当,产生较大焊接变形,造成返工等严重后果。因此,加强和重视焊工理论培训,有助于促进焊接质量的良性发展,降低能源和设备损耗,提高产品质量水平,提高公司竞争力。
二、焊接理论培训的教学探索
(一)纠正轻理论重技能的错误观念
当前,在焊工中普遍存在一种轻视理论的现象,认为产品是靠焊接出来的,不是靠理论学出来的。理论培训时首先要纠正这种错误观念,因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新材料、新工艺不断涌现,对焊工要求日益提高。如果仅靠操作手艺,而缺乏理论知识的指导,要达到要求越来越高的焊接质量是很困难的,焊工只有加强理论知识学习,了解焊接过程的特点,才能自如的运用手工和自动化设备,焊接出符合要求的产品。
公司不能停留在为了取证考试而进行理论培训这种思维模式。应制定合理的培训计划,其目标是为了提高焊工理论水平而进行培训。
(二)注重复合型理论体系教育,培养自主解决技术难题能力
公司焊工整体知识水平普遍不高,大多数初中学历,少数高中学历,极少数是大专学历,同时经验技能也存在较大差异,这就要求不能采用照本宣读和千篇一律的教学方法。任何知识的掌握都需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课堂上将课本知识与相关企业的案例和身边的工作经历相结合,同时利用图表、图片等直观表达,并且培训老师不能把一些相对深奥的理论知识强行灌输给学员,应运用变通的思维方式,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方式,充分发挥学员各种机能感官在理解中的作用,使焊工理论知识体系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另外,还可以在课堂上选定一个或几个与实际密切相关的技术问题,采用课堂分组讨论的形式,协助引导学员利用课堂所学的理论或方法解决。
由于培训班是一个较短的学习过程,理论学习时间更是较少,因此要在有限的时间里让学员全面掌握焊接理论知识,很好的办法就是结合教材知识,将生产实际情况和历次试题穿插其中,这样可迅速提高学员理论知识水平。
(三)焊工理论培训的不断改进
1.领导作用
领导作用在焊工理论培训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能够得到相关领导的重视,有助于各相关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有助于理论培训过程有效进行、有助于培训目标的实现。各个责任部门能够根据生产节奏,合理地按部就班地分批次安排焊工进行理论培训。
2.培训老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俗話说打铁还需自身硬,为了能够给学员进行更好的讲解和指导,培训老师自身也应该经常的“充电”。现在科技不断进步,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更新,培训老师应不断夯实自身专业领域的基础知识,并经常了解关注相关科技前沿领域的动态,同时更应该深入生产现场,解决焊接相关问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3.激励机制及量化考核
目前,焊工对公司组织的理论培训态度不是很积极,究其原因,在很大的程度上学员普遍认为考试的结果是否合格与本人没有什么关系,因为考试成绩及格与否,本人的收入都一样,所以学员自身的重视程度就降低了许多。只有制定激励机制,进行量化考核,比如对于考试合格的学员,公司可给予一定的物质或经济方面的奖励、平时通过相关焊接作业指导书理论知识结合实际问题,制定简单的问题考卷,通过考核的方式促进焊工正确理解理论知识,这样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结束语
焊接质量不仅取决于焊工操作技能、工艺水平,还和焊工的职业素养有关系。而提高焊工职业素质的有效途径就是对焊工进行较全面的理论培训,最终达到节约资源、降低损耗,提高公司经济效益,保障焊接安全生产和产品质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众.深入探讨焊工个人素养及焊工培训的重要性[J].金属加工(热加工),2016.
[2]陈倩清.船舶焊接工艺学[M].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