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好龙
十几年前我曾做过一些通州商业发展规划的研究,经过十几年的探索和实践,我认为当前通州副中心的商业建设需要开展一次由场景引发的商业革命。
一、场地、场所与场景
场地的组成要素,包括地形、环境气候等。
场所,即有行为发生的场地,供平民百姓进行各种活动的场所。2017年5月北京在五棵松地区建成华熙HI- UP快手广场,截至目前店铺入驻率和开业率达到95%,近期客流量每天达到10万人次,就是因为在这一特定场所,举行了一次球迷活动,结合大屏幕播放,北京西部、南部的球迷都到场,人山人海,另外这里还有一个冰场,也可以举办不同主题的丰富多彩的活动。
场景是以人为中心的细节体验。它是一种连接方式,在HI- UP,人们通过各种建筑物、开放式街区产生连接。同时,动态的人与物也构成场景的重要组成部分,如购物中心里的小火车,都可以引发场景中的故事。场景是价值交换方式和新生活方式的具体表现形态,例如阿联酋MALL滑雪场、天津大悦城的骑鹅公社等。未來的商业将不再以简单业态为主,而是以场景为入口,不再是“大炮打蚊子”的自我本位营销,而是通过场景激发用户主动传播与分享,不再是竞争性流量的获取,而是新品类独占新场景的红利。
二、商业+场景的跨界连接
产品只有跨界才能产生连接。未来的商业地产将是商业与各种场景的跨界连接。消费者所处的场景不再需要传统的购物中心,而要多样化,且真实、新鲜。加拿大埃德蒙顿购物中心,贡献了整个城市70%的税收。商业+艺术的案例我们可以去看侨福芳草地。商业+历史文化记忆,我们可以去南锣、洪崖洞,这些都有非常好的场景,然而在其中却没有看到与历史文化相关的项目。与香港西贡市民客厅的家庭客厅延伸概念相比,我们的商场连沙发、椅子都没有提供,消费者又如何在这样的场景中得到更放松的休闲娱乐?菜市场+社区共享客厅可以去看万有集市,这里不是传统的菜市场,打造的是社区交流空间,包括共享食堂等功能。以上,商业+各种场景就被重新定义了。
三、功能属性+连接属性的充分发挥
商业体要与消费者实现连接,主要可以从建筑物本身、交通设施、室外设施如绿化景观、业态及品牌等五处着手。深圳的一个购物中心设置了杨梅红美术馆,与众多美术馆不同的是,这里展示了普通家庭的孩子的美术作品,这样全家人及朋友都会来欣赏观展,并连接性发生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