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市庵东镇东一小学 浙江慈溪 315327)
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这四部分,其中“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素养整体结构的基础层面。“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是指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逐步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的语言经验,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正确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
语用型课堂教学模式,始终以语言训练为核心,“以语言带动内容”,突出语言训练程序的整体性。 “语言的生成与转换”是教学的核心,决定着言语能力发展的高低。教和学的行为都是以核心任务为导向开展的,两者都指向语言的习得、运用,“语境重构”指的是文本语境的拓展及运用语境的创设,是实现“语言的生成与转换”的重要途径。
语用型课堂教学策略是指“语用”理念指导下的语文课堂教学策略,课堂中以引导学生掌握语言规律,发展言语表达能力为目的所采取的手段和谋略。具体来说是为完成语用的教学目标而对教学活动程序、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媒体等因素的选择和确定。
语用型课堂教学,不仅要求“理解语言文字”,还需要“理解语言文字的运用”——作者是如何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这样的运用在表情达意上有何独特的作用与效果。
如《七律.长征》(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全诗仅四句,56字,以高度凝练的笔触完成了对长征事实的描述和长征精神的洗练。凝练的语言,夸张的表现手法,例举典型的写作手法,都是语言形式理解的教学点。教师补充资料、播放视频,引导学生体会“只、暖、寒”等字表情达意作用,感悟诗歌语言凝练的表达特色;抓住“腾细浪”“走泥丸”,“云崖暖”“铁索寒”,对比研读发现语言夸张的表现手法,领悟例举典型的写作手法。教学过程中“以语言带动内容”,从语言入手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体会语言表达特点和规律,进而又以语言形式的理解深化了语言内容的感悟。
阅读课堂中,课文是学生学习语言的范本,教师引领学生潜心会文获得经典、规范的语言,发现语言运用规律,继而提供相应资料,重构语境推动语言迁移,实施读写实践。我们将语言迁移分为两类:一是言语形式的迁移,二是言语材料的活用。
(1)语境拓展,为言语形式迁移铺路
语用型课堂教学特别强调读对写的指导作用,教学时紧扣课文中典型的词、句、段、篇,引导学生发现表达特点,随后挖掘文本中的留白,补充相关拓展资料,构建新的语境迁移言语形式。
如《圆明园的毁灭》(人教版五年级上册)一文中的第三自然段,作者用仅172字描述了圆明园中规模宏大的建筑群,其中的分类对照、举例说明加上联想感受的写作方法尤其值得学生借鉴,是本课重要的语言训练点。教学片段中,教师从梳理内容入手,领着学生学习第三自然段,发现作者根据大小、动静、虚实、中外,进行分类介绍,同时加上自己的感受,展现了圆明园风格各异、种类繁多的建筑。随后,教师以课文第四自然段的留白为基点,拓展文本语境,补充资料提供言语材料,要求学生仿照第三自然段的形式扩写第四自然段。这一过程中,学生读文领悟表达,练笔迁移语言,完成了语言的内化、运用。
(2)情境创设,为言语材料活用搭桥
积累的语言长期不使用,就变成了静态的知识,无法在新的语言环境中运用,也就失去了积累的意义。为了改变这种状态,课堂教学中应植根于文本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创设适宜的情境,为言语材料的灵活运用搭桥铺路。
如《半截蜡烛》(人教版五年级下册)一课叙事一波三折,故事性极强,在教材中以剧本的形式出现,适合改编成记叙文,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重构。以“故事会讲故事”给学生创设了一个现实运用的情境,在情境中重构文本内容成了学生自身的需要。学生把课文改编成一篇写人记事的记叙文的过程是一种新的构思过程,重新剪裁,全新布局,融理解、想象、表达、创造于一体,让学生从中感悟到不同写作方式的妙处,初步掌握了不同类型文章转换的写作技巧。
语文课堂是语用实践的主阵地,但是短短40分钟的训练时间、训练容量毕竟是有限的。为了拓展语用训练的外延,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立足学校传统节日教育的特色,布置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类综合性活动。如在传统佳节中秋节来临之际,以年级段为单位开展“话说中秋”为主题的综合活动。活动中,学生收集有关中秋的资料,讲中秋的故事,吟诵有关中秋的古诗,表演课本剧《嫦娥奔月》、《吴刚伐桂》,介绍月相知识,撰写活动体会……听说读写的训练融合到各种形式的活动中,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提升了语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