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儿燕
摘 要:新媒体和传统教学媒体完全不同,它自身具有的文本资料、图片、音频等多种媒体形式,能够快速唤醒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并且它具有的交互性强与获取方便等特征,在目前的教育中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能借助新媒体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高中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与内涵性逐渐趋深,将新媒体应用到高中语文教学中是非常可行的。本文笔者先对新媒体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用的价值进行了分析,然后分析了微信、微博新媒体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旨在为相关教育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新媒体;高中语文;价值;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6-094-01
0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新媒体逐渐走入到了人们的生活中,并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获取的一部分。其中的新媒体代表微信、微博等正在日益取代报纸、电视等传统获取信息媒介。新媒体在为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在不断的改变着教育,并且在教育研究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与深入。尤其是对于高中语文这门基础性的课程而言,新媒体也在逐渐的深入,并发挥着无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一、具体的应用价值分析
1. 快速激趣
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心智已经比较成熟,但由于传统媒介主要以纸质媒介搭载的文字和图片资料为主来进行教学,此种如此单调的形式,长期以往学生很难对其感兴趣,加上高中阶段学生学习压力的趋增,对于此种传统媒介的辅助教学方式更是不感兴趣,自然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新媒体则完全不同,能够将学习内容以图片、文字、声音及视频等多种形式结合的方式进行展现,可以多角度刺激学生的学习感官,自然学生的学习兴趣较为浓厚。最为关键的一點是新媒体自身具有的交互性特点,能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中走出来,不断与新媒体进行交互反馈,所以受到了广大学生的喜爱。
2. 拓展学生的视野
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较为深入,自然涉及的内容也非常的广,如诗歌、散文、说明文及古诗等,想要学习好这些内容,就需要学生具有开阔的视野,而新媒体正好具有此功能。比如在学习古诗文抽象难懂的内容时,就可以借助多媒体给学生提供相应的意境等。
3.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高中语文课程教学的最终目的已不再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是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而语文思维能力包括的范围较广,如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及创造思维能力等。新媒体有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独特优势。比如借助新媒体构建情境就可以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借助新媒体进行知识组织形态就可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借助新媒体的交互形式就可以逐渐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因此,新媒体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是极大的,需要合理运用。
二、具体的运用分析
1. 微信新媒体的运用
微信已经成为现代人们生活中不可获取的一种即时通讯工具,但功能却没有只限定于即时通讯方面。微信可以发送音频、视频、图片等功能,可以进行群组交流,并且还有朋友圈与公众号等功能,可以给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更好的支撑。老师可以巧借助微信开展课后翻转课堂,既能节省教学时间,又能节省更好的教学时间让学生更好的突破学习重难点,提供教与学效率。
比如在学习“祝福”课文时,通过课前调查活动发现,较多学生此篇小说的描写手法很难理解,并且对于小说的内容也无法深刻理解。因此,想要顺利帮助学生解决此问题,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感兴趣,就可以巧借微信平台先进行翻转课堂教学。首先,借助微信的群发功能要求学生复习之前学过的“故乡”、“孔乙己”等课文,让学生在温故知新的同时,明确鲁迅写作时常用的表达方式有哪些?其次,将生字词发布于微信群中,让学生在课前先将不理解的字词清除掉,课中更集中精力的突破学习重难点。再其次,将课文创作的详细背景发布于微信群中,让学生结合此来阅读小说并进行大概性的理解与感受;最后,提出几个讨论价值较高的问题,让学生在微信群中进行激烈的思考与讨论,让学生心中有见地。这样的课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促使学生只留下疑难的问题带到课堂中,教学质量自然是不言而喻的。通过长期以往的坚持,学生也会按照老师的课前指导模式自主的进行有效的预习。
2. 微博新媒体的运用
微博受到了较多高中生的喜爱,能够在微博中将自己的近况进行展示,将之应用到教学中,老师可以在课前发布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在留言区进行讨论与辩论,此讨论过程中学生会逐渐的不断引申和补充资料,能够形成一份完整系统的学习资料,学生成为了知识的收集者和汲取者,能够更好的理解课文及情感,对不同的问题有自己独特的看法,会收获良好的学习效果。
总结
毋庸置疑,现代教育背景下,新媒体层出不穷,需要高中语文老师根据实际的教学现状,合理地选择新媒体形式,确保将“精讲、深入浅出、增效减负”等积极教学优势发挥出来,使学生全身心的进行学习与感受,获得更为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怡.“微课”应用于高中语文教学的价值探寻[J].语文教学通讯,2015(1).
[2]钟绍春,张琢,唐烨伟.微课设计和应用的关键问题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