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耀宗
【关键词】 劳动教育 ;观点;态度;技术素养;课程
【中图分类号】 G62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16—0042—01
劳动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对培养学生劳动观念、磨炼意志品质、树立艰苦创业的精神以及促进学生多方面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对小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应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选择适合的教育方法,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愉快地接受劳动教育,提高劳动技能。
一、培养劳动观点,端正劳动态度
现在,大多数小学生基本没有劳动意识、劳动习惯,生活自理能力都非常低。造成这种现象有多种原因:一是家长的认识和做法有問题,有的家长觉得孩子还小,劳动在孩子的教育中还不需要,只要学习好,将来考取某个好大学,这就是他们的最大追求。由于认识上的错误,出现了一些家长对孩子的溺爱,只要孩子学习,孩子提出的要求一般都答应,什么事情都一手包办,孩子动手的机会很少。二是大多数学生没有劳动意识,不愿做任何事情。所以,对小学生进行劳动教育,首先应该和家长密切配合,达成共识,可以开展“劳动最光荣”的活动,共同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劳动观。
二、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形成良好的技术素养
1. 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从中低年级起,安排他们洗涤小件物品,整理个人生活用品,使用一般家电;调查家长家务劳动的繁重情况;在班上组织“红领巾考察”活动,让每个学生以《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规范》为标准,对照检查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通过这些活动,学生找到了自我劳动的价值,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也能帮助家长干一些事,孩子才会有真正的乐趣。并互相学习、相互监督,每周进行评议,做得好的奖“红花”。这样就可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 集体的事情大家做。提倡“一捡、一擦、一扫、一放、一洗”,利用课余时间,坚持捡一捡(看见地上有纸屑就捡),擦一擦(看见课桌、黑板、门窗脏了就擦),扫一扫(看见地上脏了就扫),放一放(把纸屑放进塑料袋),洗一洗(抹布脏了就洗,劳动结束后洗手)等活动。树立“找事干”、“积极干”、“悄悄干”的宗旨,做一个关心班级、关心学校、乐于助人的好学生,老师或组织学生进行检查、记录,每天表扬,一周总评。
针对学生在教室里乱扔废纸的现象,在班上创设了“废品回收箱”,进行“变废为宝”的活动。通过劳动教学,告诉学生很多东西被扔掉后,不仅很浪费,还会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我们可以通过回收加工,把废品变成玩具和有用的东西,评出做得好的进行表扬推广。这样,不仅可以对学生进行节俭教育、环保教育,而且可以锻炼学生的创造意识。
3. 社区的事情共同做。让学生走出校门,进行实践活动,充分体验到在校内所体验不到的快乐,收获到在教室里收获不到的知识,认识到社会生活的精彩。在春冬季节,带领学生到果园里,参加修剪果树等活动,给他们提出要求,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后动手操作。通过和自然的接触,领悟自然的神奇与博大,懂得欣赏自然的美,对自然充满热爱之情。这是一种“使学生由具体的表象过渡到概括,又由概括和结论过渡到实践的最好手段”。让他们到幼儿园帮助小朋打扫教室卫生等,到家里帮助家人扫地、浇花、拖地等,让他们体验到劳动的乐趣。通过和他人的接触、交流,学会理解他人的生活习惯、个性特点,懂得尊重人、体谅人,体验关怀的温暖,对他人的帮助心存感激。还可以让他们每人在家种一盆花并写出观察日记。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活动,学生逐步树立了劳动观念,增强了劳动意识,形成了劳动习惯,而且各方面的素质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三、把劳动与技术教育课落到实处
学校必须重视劳动与技术教育,要开设劳动与技术课,并且一定要落到实处,不能形同虚设,要配备地方教材。劳动与技术教育教学应该充分尊重儿童、解放儿童,让他们成为自己学习和活动的主人,让儿童的天性得到发展,重视儿童的兴趣和直观经验,鼓励儿童通过自主活动和主动学习获得身心和谐发展。进行理论指导,要从以下两方面进行:一是利用周围环境现身说法,向学生讲授劳动知识;二是在教学中要注意劳动与技术教育与别的学科间的互相结合,互相渗透,互相作用,不失时机地传授劳动知识,使各学科和谐发展,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
通过学校、家庭密切配合,对小学生实施有效的劳动教育后,发现学生在各方面变化很大,不但养成了良好的劳动习惯,获得了积极的劳动体验,形成了良好的技术素养,而且在其他方面都有很大的变化。让每个孩子都健康、全面发展,既传承了中华民族吃苦耐劳的精神,又有了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编辑:陈富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