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静
近几年高考作文,比较注重考查学生的“关联思维”。从提供的材料看,主要有三类:一是关键词、名言或事例的组合;二是基于一个话题或一种现象呈现不同的看法;三是观点句中包含并列、条件、因果、转折等逻辑关系。实质是要求学生能够把握彼此之间的关系来深度分析社会现象或社会问题,能够展开基于“关联”的自我思辨。而从学生审题立意的现状看,普遍存在着割裂关系或流于表层关系的思维问题。只有明辨关系,才能精准立意,下面我将分别就这三类作文谈谈具体的立意策略以及注意事项。
类型一:关键词、名言或事例的组合
关键词、名言或事例的组合,是目前很常见的一种题型。比如:2017年全国卷Ⅰ,要求从来华留学生比较关注的十二个“中国关键词”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全国卷Ⅱ,要求从提供的六句名言中选择两三句,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立意。又比如2015年全国卷Ⅱ,提供当代风采人物评选活动产生的最后三名候选人的事迹,让学生思考“谁更具风采”。
组合类题目,立意的关键是要在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的基础上,找到彼此之间能够形成有机关联的纽带或切入点,切忌顾此失彼或彼此孤立。特别是像“谁更具风采”这一类只需从中选择“一个”的题目,很容易出现只对其中一个人物进行评说而不关联其他两个人物的问题。“更”字意味着三个人物之间要形成比较关系,意味着先要确定好一个评价的角度,然后再对三名候选人进行权衡、评判,比如从“创新改变生活”的角度进行立意。
而要使立意深刻,关联时则不能仅流于表层。比如选择“高铁+移动支付”这两个关键词,如果只是关联现代中国高科技的发展,不免显得浅显,若能加上“长城”一词,然后从纵向看中华民族的创新意识,立意就趋向深入了。若能从纠偏外国青年“误读”的目的出发,提出长城和高铁一样,其实是“中国一向谋求和平交往与合作发展”的象征,那就显得很有见地了。综合关联时,要善于透过现象深入本质,要尽力从思维意识、象征含义等角度找到彼此间隐藏的内在关系作为立意的基点。
在组合类题目中,难度最大的应该是“名言”组合,因为综合时需要理清事理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比如下面这道作文题:
“不懂得传统的人正如没有地图的旅行者,不可能远行。”(北岛)
“道在日新,艺亦须日新,新者生机也,不新则死。”(徐悲鸿)
“没有传统,就没有文明;没有对传统的缓慢淘汰,就没有进步。”(古斯塔夫·勒庞)
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看法。
首先,概括出每一句的关键意思:第一句,强调传统的作用,即“远行”;第二句,强调创新的作用,即“生机”;第三句,既强调传统的作用,也强调传统需缓慢淘汰。然后,再对三句话进行综合。如果立意为“要重视传统,也要注重创新”,那只是简单的相加,没有辨别三句话内在的逻辑关系。不妨将“日新”与“缓慢淘汰”进行关联,从“传统”与“创新”的关系立意,如:创新赋传统以生机;辩证继承传统,以创新方式推陈出新等。这样抓住彼此之间的逻辑关系来立意,精准而又深刻。
类型二:同一话题或现象的不同看法
对同一话题或现象,站在不同的立场、不同的角度就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出题者把这些看法组合在一起,就是要引导学生理性思辨这些观点,从而得出自己的真知灼见。一般来说,不同看法之间存在着或对立、或补充、或并列、或交叉、或统一等复杂关系,这就需要审慎辨别。比如:
一个政府教育部门组织、社会各方人士参与的论坛上,几个年轻的妈妈发言。
甲妈妈说:“孩子是打出来的。”众人一片嘘声。
乙妈妈说:“孩子是夸出来的。”众人一阵骚动。
丙妈妈说:“树大自然直,何须夸与打。”众人轰动。
对于以上观点,你怎么看?请给某个妈妈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仔细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甲妈妈和乙妈妈的观点是对立关系,代表了两种教育方式,即“棍棒教育”和“赞赏教育”;丙妈妈否定了甲妈妈和乙妈妈的观点,与她们两人的观点构成对立关系,代表了另一种教育方式,即“顺其自然”。按照三者关系,可以做出的评判不外乎有以下几种:
1.肯定丙妈妈,否定甲妈妈和乙妈妈。
2.否定丙妈妈,具体又分为三种情况:①赞成甲媽妈、否定乙妈妈;②赞成乙妈妈、否定甲妈妈;③赞成甲妈妈和乙妈妈,“夸”和“打”对立统一。
很显然,否定丙妈妈、乙妈妈而赞成甲妈妈,这样的立意与我们当下所提倡的教育观违背,所以我们可选择其他三种立意,如:
1.培养孩子应该顺其自然。顺其自然不是放任自流,是指在适当的时候约束孩子的行为,但不是提倡家长打骂孩子;家长也要鼓励孩子,但应谨慎控制鼓励,不要让孩子沉醉在赞美的沼泽中。
2.我更认可乙妈妈的赞赏式教育。对孩子顺其自然,实际上是一种放任自流,是对他的未来不负责任。“夸”作为一种比较温和的教育方式,它或许难以即时生效,但它“润物细无声”的长期作用是“打”无法比拟的。
3.我认为,树大不能自然直,既须“夸”,也须“打”。如果没有教育,也就难有真正健全的人格。正如树长大需要园丁的精心灌溉,孩子的成长也需要家长的“夸”,即充分的鼓励与支持。同时,正如树的挺拔离不开适宜的修剪,孩子的成材也离不开家长的“打”。我眼中的“打”,并不是残酷的体罚,而是对子女适度的鞭策与约束。
梳理清楚观点之间复杂的关系,然后根据关系思辨立意,能够避免割裂、主观、偏面等诸多问题,有利于客观、公正、全面的思考。
类型三:富含各种逻辑关系的观点句
有些作文题目,材料只是一个观点,没有和其他观点或事例关联组合,但观点句中却包含了并列、条件、因果、转折等各种逻辑关系,此类题目立意时也须从关系入手,否则容易肤浅或偏离题。如2017年高考浙江卷:
有位作家说,人要读三本大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之书”,一本是“心灵之书”。
对此你有什么思考?写一篇文章,对作家的看法加以评说。
高考时,很多同学不能明辨三者之间的关系,把三本书割裂开来,一本本地发表看法,立意上有差失,作文得分自然不高。
三本书是什么关系?并列、递进还是包含? 基于不同的关系,立意就会呈现多样化:
1.窃以为所言极是。人唯有在书页蹁跹于指尖,双足扎根于生活,同时不断翻阅,省察,增删,直面截然不同于外界的内心,方能成器。
2.此三者涵盖了一个人所需的实用之学、处世之学与精神之学,因而需要“兼读”。而其中,我认为心灵之书又是最高层面的,故须对其“精读”。
3.这话说得确实精辟,但仍想为其添上一种层次:以“有字之书”为人之底,以“无字之书”为人之骨,以“心灵之书”为人之魂。
有时,逻辑关系还意味着语意的侧重点和立意的落脚点,需要我们细细辨别。请看下面两个观点句:
观点一 常识能使我们高效快捷地处理问题,但我们不能完全用常识来判断意料之外的事。
观点二 意料之外的事不能用常识来判断,因为常识有时是不可靠的。
比较分析:“观点一”是转折关系复句,语意侧重点在后半句,也就是说立意落脚点是“常识”,要基于“常识的缺陷”发表看法;“观点二”是因果关系复句,语意侧重点在前半句,也就是说立意落脚点是“意料之外”, 要对“意料之外的事”发表看法。似乎是细微的语句表述上的差别,却决定着立意的不同趋向。
由此可见,对富含各种逻辑关系的观点句,审题立意时一定要强化“关系”意识,这既是立意精准的基本要求,也是立意深化的有效途径。
从以上三类题目的分析可以看出,“明辨关系”对立意而言极其重要。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关联思维”,注意养成从“关系”入手、精准立意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