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树华,管理英,林海燕,宋翠玲,张丰焕,翟姝君,孙志坚
(山东省立医院,济南250021)
近年来心血管病患病率持续上升,且成为我国疾病死亡的首要原因,临床很大一部分病死患者为缺血性心血管病(ICVD)[1]。研究显示,≥35岁人群是心血管病发病的潜在风险人群。为综合分析该人群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暴露及聚集情况,本研究采用我国心血管病防治指南推荐的成年人(≥35岁)ICVD 10年发病危险评估方案及工具进行评估,为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4年3月~2017年2月在本院健康管理中心体检者1 000例,男624例、女376例,年龄35~59岁,为非体力劳动为主的企事业管理人员及政府公务员,并排除冠心病、脑血管病等慢性病患者。
1.2 研究方法 收集调查研究对象的查体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身高、体质量、血压、既往病史及空腹血糖(FPG)、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等,计算体质量指数(BMI)。高血压病诊断标准[3]:未使用抗高血压药情况下,2次或2次以上非同日多次血压测定所得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既往有高血压病病史,目前正在用抗高血压药,血压虽然低于140/90 mmHg,亦诊断为高血压病。糖尿病诊断标准:FPG≥7.0 mmol/L或既往诊断为糖尿病。吸烟史判定:按WHO标准每日至少吸烟1支且连续吸烟1年或以上。由专人负责调查研究对象心血管病发病危险因素,逐一填表存档。每次查体完成后统计ICVD 10年发病危险度,连续观察2年,每年查体1~2次,共统计3次。按每5年一个年龄段进行分组。采用《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推荐的“国人ICVD 10年发病危险评估表”计算调查对象的ICVD 10年发病预测评分,对不同年龄、收缩压、BMI、TC、吸烟、糖尿病情况进行评分,分值越高危险度越大。根据评分评定ICVD 10年绝对风险等级[2],高危指ICVD 10年发病风险≥10%,5%≤中危<10%,低危<5%[2]。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研究对象一般情况 男性研究对象624例,TC 4.25(4.17~4.31)mmol/L、收缩压137.5(135.6~138.7)mmHg、BMI 24.9(24~25.6)kg/m2、有吸烟史281例(45%)、合并糖尿病84例(13.4%);女性研究对象376例,TC 4.27(4.19~4.34)mmol/L、收缩压136.4(134~137.2)mmHg、BMI 24.5(24.3~24.7)kg/m2、有吸烟史8例(2.1%)、合并糖尿病45例(11.9%)。男女TC、收缩压、吸烟史及合并糖尿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ICVD 10年发病风险 研究对象总体ICVD 10年发病风险预测危险度为3.5%(95%CI3.3%~3.7%),其中男性为4.4%(95%CI4.2%~4.6%),女性为1.8%(95%CI1.5%~2.0%),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年龄增长,ICVD 10年风险逐年升高,<40岁男性ICVD 10年风险低于>40岁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其>55岁年龄组风险更高,部分达到高危级别,与其他年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女性>45岁者风险高于<45岁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5岁年龄组风险最高,与其他年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
表1 ICVD 10年发病风险预测(%)
心血管病发病年龄逐年提前,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2017年6月,《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6》[4]发布,总体上看,我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及病死率仍处于上升阶段。目前,心血管病死亡占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的首位。我国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流行趋势明显,导致了心血管病的发病人数增加。今后10年心血管病患病人数仍将快速增长[4]。这主要与我国人口老龄化及人群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有关。减少我国心血管病发病率及患病率最有效的措施就是控制人群中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延缓或阻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发展成临床心血管疾病[5,6]。而具有危险因素的正常人尤其青中年人是心血管病的危险人群[7]。通过评估正常人群罹患心血管病的危险趋势并针对危险因素实施健康综合干预措施,可降低罹患心血管病的风险。
大量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研究显示,心血管疾病的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病死率主要原因为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流行。心血管病有许多共同的危险因素[8]。最重要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有十几种[9]。包括主要(传统)危险因素,即已有较详实可靠的研究结果如年龄、家族史、男性、高血压、吸烟、TC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糖尿病及肾功能受损等;潜在的危险因素是指较新的,目前存有争议或未被充分证实的因素,包括超重/肥胖、血清TG升高、胰岛素抵抗和糖耐量异常、血清脂蛋白a升高、血管内皮功能受损、凝血因子升高、慢性炎症、氧化应激、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睡眠呼吸障碍等;还有社会经济、心理行为因素,包括教育程度、经济收入、职业及其变动、饮食、体力活动、饮酒、压力、某些精神疾病等。人群中ICVD(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是血脂异常、高血压、吸烟和糖尿病,80%以上归因于高胆固醇、高血压、吸烟和糖尿病等危险因素;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是高血压和过量饮酒[10]。大部分危险因素之间具有协同关系,多个因素并存使个体发病危险成倍增加。因此控制单个危险因素是不够的,而应综合控制心血管的总体危险,即一段时间内(通常为10年)某人发生某类心血管事件的可能。应用评估工具对个体心血管病危险程度进行评估,根据不同危险程度进行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所用工具有Framingham危险评估模型、欧洲SCORE危险评估模型、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高血压联盟风险预测图、中国缺血性心血管疾病危险评估模型等。Framinghtim危险评估模型应用最广泛,但该模型高估了我国人群的心血管风险[11]。国家"十五"攻关"冠心病、卒中综合危险度评估及干预方案的研究"课题组建立了国人缺血性心血管发病危险的评估方法和简易评估工具[12],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血压、总胆固醇水平、超重与肥胖、糖尿病和吸烟。该量表适用于35~59岁人群,预测该人群未来10年心肌梗死、卒中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风险。2008年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和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组织相关临床和流行病学专家共同制定了"心血管疾病相对危险评估量表",强调与同龄健康个体比较,未来10年心血管疾病相对危险增加的倍数。
本研究选取企事业管理人员及公务员作为研究对象,此类人群长期在办公室工作,缺乏有效的体育锻炼,其工作性质导致危险因素集中。为研究方便只选取35~59岁的成年人作为研究对象,结果发现ICVD 10年发病风险预测危险度为3.5%,低于我国≥35岁无ICVD史人群(4.2%)[13]。可能与调查对象样本量及年龄结构不同有关。本研究还发现男性ICVD 10年发病风险预测危险度高于女性。年龄越大风险越高,男女相同,与相关研究[13]结果相符。
有效的健康干预措施能够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病危险及病死率。美国2000年冠心病病死率较1968年的336.5/10万下降了50%,其中危险因素控制的贡献最大,全人群TC水平下降0.34 mmol/L,收缩压下降5.1 mmHg,吸烟量下降11.7%,对病死率下降的贡献率分别为24%、20%和12%。西欧各国近30年来加强对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控制,冠心病病死率下降了20%~40%。可见干预措施控制危险因素对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及病死率至关重要。有效的健康干预就是养成或转变为健康的生活方式。我国卫生部2009年出台的新医改方案和“健康中国2020”战略明确提出“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医疗方针。健康中国2030年规划纲要也以健康优先,以此为契机提高医务人员及普通人群对心血管病预防的重视,降低心血管病病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