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振龙
新材料作文是近年高考作文中最为常见的命题形式。2012—2017年全国高考作文基本上都是新材料作文。所谓“新材料作文”,就是一种“给材料但不给话题,在材料范围内自主确定角度、立意、文体、标题为特征”的命题形式。
新材料作文是在材料作文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这种命题方式在形式上是话题作文,本质上却是材料作文,既不同于以往要求根据材料要写议论文且必须要引材料“过死”的材料作文,也有别于有明确话题要求“过宽”的话题作文。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技巧,常见的有哪些呢?
一、抓准关键词、关键句法
关键词,是指能够体现文章主要内容的词语。关键句,是指能够体现文章主要内容的句子。新材料作文的材料,往往有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之分。主要信息揭示出材料的主要内容。关键词的特点,一般在材料中反复出现并能揭示材料的内容。关键句的特点,一般处于材料的开头部分,起到领起材料内容的作用,或处于材料的结尾部分,起到总结材料内容的作用;或是一些评价议论性的句子,其多在材料的末尾或某一段材料的末尾,有的也在材料的中间。抓住这些关键词、关键句,往往能准确地理解材料的含意,把握材料的主旨,正确立意。
二、追溯原因法
任何事情的产生、发展和变化,都有其内在或外在的因素。因此,从材料中的现象或结果入手,提问五个“为什么”,即一问,这则材料的主要对象是什么?二问,这个主要对象主要做了什们事?三问,这件事的结果是什么?四问,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结果?五问,你对主要对象所做的事及结果有什么看法?最后进行组句——原因作主语+谓语+结果作宾语。追溯原因的方法就是定对象→抓结果→找原因→提观点。
三、比喻象征联想法
新材料作文的材料,或材料作文的材料中某个句子,除了表层意义之外,往往含有深层的比喻、象征意义。比喻象征联想审题法的要求,就是要由此及彼,展开联想,对接生活,在生活中找到“本体”,理解作文材料或作文中某个句子的比喻义、象征义。
2014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Ⅱ(内蒙古、贵州甘肃等地用卷)作文题,这个材料只有两句话,内容简单,但其含意除了表层含意之外,还有深层含意。如果我们只停留在对文字材料的表层理解,只談如何保护野生动物,那么写出来的作文是不够深刻的,甚至可以说是肤浅的。我们应该采取发散思维,去理解材料的引申意义和比喻意义,由材料延伸类比我们的现实生活,找出材料与我们现实生活的相似点。
四、求同分析法
求同分析法的要求,是首先分析理解各则材料的主要含意,然后找出各则材料的共同含意,这一共同含意就是作文的立意所在。这一方法适用于各则材料的内涵有共同点的多则材料作文。例如2013年全国高考,湖南卷作文题,这道作文题有两则材料。第一则是写鸟飞向苍天的自白,第二则是写儿子陪伴父亲时的内心表白。第一则材料的含意是,为了追求理想,我们需要拼搏,即使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第二则材料的含义是,关爱父亲,回馈亲情,过平凡和谐幸福的生活,我很愿意。如果只抓住其中一个材料的含意来立意写作,那么对这则材料的理解是片面的。因此,对两则材料求同分析,找出共同点,这是审题的关键。这两则材料字面上的共同点都有“愿意”两个字。另外,材料一中有“充实而满足”,材料二中有“充溢着宁静的幸福”,这两句话说的都是幸福。为理想拼搏,即使再苦再累也是幸福的;能体会到家人的辛苦,多陪陪家人也是幸福的。于是可以得出写作立意:1.幸福需要付出。鸟为了追求理想,付出了艰辛,感觉到是幸福的;孩子为了陪父亲,付出了自己的时间,感觉是幸福的。写作时应从个人奋斗或与人交往方面着笔。2.我愿意,我幸福。为了追求理想,我付出了艰辛,我愿意,我感觉幸福;为了和谐家庭(集体、社会、国家等),我愿意奉献自己,我感觉幸福。
五、求异分析法
在审题时,如果我们发现作文题目,其材料内涵有相反相对的两个方面内容,或由两则以上内涵相反相对的材料组合在一起,那么我们就要用求异分析法去审题立意。求异分析法的要求,就是要先分析各则材料的内涵,然后通过比较,确定突出的相异点。这一相异点就是作文立意的落脚点。
在这题型的审题时,我们要分清哪一个是主要材料,哪一个是次要材料。因为这一题型是通过材料对比的方式,用次要材料衬比主要材料,从而突出显现主要材料。例如2014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Ⅰ作文题,这个材料,有两个不同方面的内容。前一个方面的内容,双方相遇有勇力者胜;后一个方面的内容,双方相遇抱住换位,全都顺利过桥,双方都胜。前一方面的内容衬比后一方面的内容,以凸显后一方面内容的含意。写作时,应抓住后一方面的内容来立意。从相异点“互相包住,转身换位,全都顺利地过了桥”立意,可得:1.合作双赢;2.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变通;3.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创新;打破常规,走向成功。
一个题目或材料虽然常常可以从多个角度立意,但并不是每个角度都可以写出好文章的。原因在于,一是我们并不是对每个角度所涉及的内容都是熟悉的;二是有些角度很一般,写出的文章难免人云亦云,平平淡淡。另外,有些材料本身就有鲜明的情感价值趋向,并不能多角度地多向立意。写作选择最佳角度立意一般遵循以下原则:1.题目或训练要求限定的角度;2.能触及题目或材料主旨的角度;3.有时代感、针对性的角度;4.具有新颖性的角度;5.最适合自己的角度(最能发挥自己水平的角度)。
作者通联:广西河池市凤山县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