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莹徽
《故都的秋》是郁达夫的一篇现代散文,选编入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必修二。对于《故都的秋》的教学,目前学界多从秋声、秋色、秋味角度对秋景图的分析去体会作家笔下故都秋景的“清、静、悲凉”,进而从“一切景语皆情语”的角度引入对作家“悲凉”心境的探讨,多从时代背景入手分析作者的爱国之情,但对作者在文章中流露出的“家园之感”多有忽略。笔者认为,30年代的“故都北平”对作者郁达夫来说,不仅是一个国家的象征,更是其内心获得休憩的“精神家园”。
本文在对文章进行细读的基础上,联系郁达夫的早年经历,及他的《北平的四季》等作品,深入解读《故都的秋》中蕴含的作家对北平所怀有的“家”的深情。
一、“家”的悠闲轻妙
郁达夫在《北平的四季》中,曾写道:“中国的大都会,我前半生住过的地方,原也不在少数;可是当一个人静下来回想起从前,上海的闹热,南京的辽阔,广州的乌烟瘴气,汉口武昌的杂乱无章,甚至于青岛的清幽,福州的秀丽,以及杭州的沉着,总归都还比不上北京——我住在那里的时候,当然还是北京——的典丽堂皇,幽闲清妙。”这里,作者除了写北平作为过去皇城的“典丽堂皇”外,还写了故都的另一个特点:悠闲轻妙。
关于北京的“悠闲清妙”,这在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中可以窥见一斑。作者在文中写道:“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往院子里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恐怕也只有皇城根的市民才会有这品茶的悠闲吧。也只有闲暇的、住在皇城根底的人才有足够的底气去“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
二、“家”的乡土性
30年代的北平受外敌的入侵,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加上军阀混战,更是动荡不安。在此之前,北京大学作为新文化的主要阵地,吸引了很多的现代文学大家汇聚北京。近年来,随着对“30年代文学视野中的北平形象”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越来越多的文章中指出很多的现代文学大家和北平密不可分的关系。
有学者就曾经指出:北京是“位于乡村—城市连续带中间地段的一个传统城市,位于小城镇(如鲁迅的鲁镇、沈从文的边城、师陀的果园城)和现代大都市(如上海和后来的香港)之间。”“北京作为一种文化的共同体,替代了中国的国家与文化地位,成为中国文人的精神故乡。从这一角度出发,北京也是一个想象中的城市。既负载着真实的物理空间,同时又被文学建构成一种文本形象。”因此,在这些文本形象中,北平事实上成了作家们心中的第二故乡,也成了他们的精神家园。
这在很多作家的文章中可以找到线索。如在老舍笔下的直接抒发“可是,我真爱北平。这个爱几乎要说而说不出的。我爱我的母亲,怎样爱?我说不出,……我之爱北平也近乎这个”。这是一种爱到深处最无言的爱。周作人也曾饱含深情地写到:“北平于我的确可以算是第二故乡,与我很有些情分。”而周作人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北平度过的,由此,我们可以感受其对北平文化的情有独钟。此外,谢冰莹、俞平伯等作家的散文中都流露出对北平的无限依恋。可以说,“北京继承了中国古代那种地道的。非商业性的伦理道德,上海则是它的反面”。
当时受过欧风美雨洗礼的现代作家一方面渴望建立新文学,倡导自由、民主、平等。但受时代的局限,多数现代作家都苦于找不到出路,精神上处于一种漂泊无所托的状态,再加上国家此时面临内忧外患的困境。因此,对于多数现代作家来说,追求精神栖息的家园便成了他们内心最真实的诉求,也形成现代作家文学创作中一个追求精神家园的暗流。
作为曾经留学日本的郁达夫,就曾经体验过这种孤独。他的散文都是“自我的表现”,而且是“自叙传”式的自我表现。我们读郁达夫的散文往往能感受到他的孤独,而从他的小说中,我们则更能体会到一种“零余者”的被排斥感。所以,具有乡土气息的北平对郁达夫来说,不仅是一段时间的短住,也是其心灵的栖息地。
三、“家”的人情味
郁达夫曾写到北平是一個“具城市之外形,而又富有乡村的景象之田园都市”。可见北平寄予了其强烈的人文情感和文化情感。在这里他可以找到陶渊明“复得反自然”的喜悦,可以找到“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的田园生活乐趣。在《故都的秋》中,这样的田园风景俯拾皆是,从牵牛花、秋草,到落蕊,到扫街的扫帚,到秋蝉,再到秋雨、秋果,郁达夫笔下的这些秋景简直可以构成一幅田园风景画了,这田园风景画不仅有风景,更有人情。在北平,不仅田园景色是闲适的,连这里的人们都是“闲人”。在《故都的秋》中,一阵秋雨过后,着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咬着烟管,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头树底下去一立,遇见熟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地说:
“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
“可不是吗?一层秋雨一层凉了!”
在这一问一答中,并没有传递出什么有价值的信息,只是这样简单地重复着一个意思,但这其中蕴含着的是都市闲人之间的情谊,还有皇城根底的人特有的腔调,这是老北平人才会有的闲聊。在这北京人的“闲聊”中,虽然我们感受不到实际的意义,但却能感受到北京人之间浓厚的人情味。这富有人情味而又有田园风景的北平自然成了郁达夫心上眷恋的“家”。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中,无论是故都的自然风物还是人文景观,都具有“家园”的气息。正是这故都北平让郁达夫的心灵在风云激荡的年代里得以一时的休憩,也因此在文章里我们可以感受到郁达夫对于北平作为“家”的深深的眷恋之情。在解读课文时,除了分析“故都北平”背后蕴含的作者的爱国深情、忧患意识,更应该去发掘“故都北平”中深潜的作者对精神家园的追寻,也只有这样,我们对课文才会有多元立体的认识,也更有利于引导学生的个性化阅读。
作者通联:天津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2017级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