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职学校历史教学现状及改进措施研究

2018-10-09 10:57汤大江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18年8期
关键词:历史课职业中职

汤大江

一、中职历史教学的现状和问题

当前,职业教育日益得到社会的重视,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学校大力开展教学改革,通过实训基地、模拟实训、校企合作等各种形式,进行实践操作强化技能培训,学生的技能水平不断提高。

然而,在强调技能的同时,忽视综合素养的倾向也悄然出现。我国现阶段的发展状态和基本国情决定了企业用工太过于注重工人的专业技能,社会、学校、家长、学生等大部分人都认为,中等职业学校就是培养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学校,对文化课尤其是历史这些传统的所谓“副科”教学不重视。甚至认为,学生只要专业技能掌握得好,就可以干出一番事业,根本用不着学习历史之类的副科,导致了目前大多中等职业学校不开设历史课的现状。

即使是有个别中职学校开设了历史课,也仅仅是在个别专业开设,而且课时很少。甚至还有学校让年龄较大、学历较低的非历史专业的教师讲历史课,而让年富力强的历史专业教师改上语文、英语等其他课程。这样,造成了中职学生历史文化知识极度贫乏,历史文化素质较低。

二、加强历史教学发挥历史育人社会价值的必要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规定:“实施职业教育必须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传授职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进行职业指导,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教育部制定的《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要求中等职业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转变教育思想,树立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观念,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由此可见,职业教育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让职业教育的学生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

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观念始终贯彻其中。如今,举国上下都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不应仅仅是一个教育改革的口号,而是一种有着丰富内涵的教育思想。在这场教育改革中,历史教学应该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历来我国一直有重视历史教育的传统。先民很早就认识到“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蓄其德” 的哲理,说明历史知识在人生修养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唐代史学家刘知几深刻地指出:“史之为用,其利甚博,乃生人之要务,为国家之要道。”这反映了史学对于国民和国家的重要性。清代思想家龚自珍更是提倡国人“当以良史之忧天下”,增强民族的忧患意识。当代思想家任继愈先生则认为“史学关系到国家的存亡”,“是国家兴亡之学,民族盛衰之学”,必须重视历史学和历史教育工作。

历史教育担负着“传承文明”的重要任务。历史知识是一种综合性知识,从学科内容来说,它具有极其宽泛的涵盖面,文史哲、数理化以及天文地理,无所不包;从其社会功能来说,它具有很强的思想性,中外传统上的价值体系、人生观及信仰,无不蕴含其中。正是由于历史学科与其他多种学科的关联作用以及它自身博大精深的内涵,才使得它历来在科学知识的殿堂里占据着特殊地位,并以其独特的方式促进社会和民族的向心力。

三、突破历史教学困境,彰显历史学科魅力

针对中职学校历史教学的现状和问题,需要从国家、学校、教师等各方面共同发力,才能让历史教学走出困境,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1.教育部应尽快把历史教育纳入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笔者了解到,教育部曾经就中职学校全面开展历史课进行了调研,但到目前为止,仍然还没有进入实施阶段。鉴于历史教育特有的社会价值,教育部应尽快考虑将历史教育纳入到现行的职业教育体系中。

2.学校在进行课程安排时要适当增加历史课时。历史教育不仅具有特有的育人作用,历史还与许多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让学生了解行业发展的历史,有利于学生加深对专业课的学习,增强专业发展与时俱进的意识。特别是在旅游专业、酒店餐饮专业、幼儿教育等专业设置中应明确历史课为必修科目。适当增加历史课,对中职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和国情教育,可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社会意识,增强历史责任感和民族自信心。

3.中职历史教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职业学校历史教材的编写,有的学者主张在职业学校开展模块化课程进行历史教学,提出用两年时间自行编写教材、配制课件和题库。笔者认为应该降低教材的难度和深度,多在知识的趣味性下功夫,适当增加知识的涉猎面,努力把知识性和趣味性融合在一起,编写出一本教师易教、学生爱学的教材。中职学校的毕业生大多服务于当地经济,除了完成国家课程标准的要求外,可以根据当地的历史经济文化,编写带有乡土特征的教材,比如广东可以增加海上丝绸之路进行贸易的内容等。

4.开展教学改革,让历史课堂出彩

首先,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师资源,彻底实现人尽其用。让历史专业教师回到自己的专业,充分发挥教师的专业特长,加强历史教学。坚决杜绝随便找人顶任历史教师的现象,避免教师上课照本宣科的教学现象。

其次,教学方式要多样化和科学化。教师要转变角色,教师已不再单純是知识的传播者,更多的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与学生一起讨论问题的合作者、探究者。学生的学习也要充分体现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理念。改变过去的填鸭式教学,改变以往学生被动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对学生提出的不同意见、看法、观点不随便斥责或施加压力,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能力的提高。

再次,教师应该提高教学修养。具体表现为“三多”:一是多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更新课堂教学的方法,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二是多积累历史史料,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有句话很有道理: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必须有一桶水。历史老师视野要开阔,上至天文,下至地理,都要广泛涉猎。历史是一门包罗万象的学科。教师在课堂上如果只是一味地讲纯理论的东西,很容易使课堂变得枯燥乏味。在课堂上,教师偶尔“天马行空”,向学生介绍一些有助于他们了解历史的“课外话题”,常能让学生听得津津有味甚至着迷,这既能增长他们的见识,拓宽他们的视野,又能增加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三是多注意与现实的结合性。把历史与时事热点相结合,化历史为现实。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情,很多学生认为离自己很遥远,学起来没有兴趣,但大部分学生对时事政治比较感兴趣,教师如果能恰当地把历史与时事相结合,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他们的共鸣。

责任编辑朱守锂特约编辑张国荣

猜你喜欢
历史课职业中职
浅谈少数民族学生在历史学科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几点看法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我爱的职业
中职数学作业批改中的问题及对策
五花八门的职业
关于马术职业
盯紧!这些将是5年内最赚钱的平民职业
三十六计第二计:围魏救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