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玉山
牛何松是原武警山西省总队晋中市支队的一名副营职宣传干事,2017年3月退役。服役期间,他立足本职,无私奉献,参加抗洪抢险、森林灭火等战斗100多次,捐资助学22载,扶贫济困10多万元,长期资助失学儿童12名,遍布全国4省6市,捐建希望小学1所,用默默的付出书写了当代军人的博大情怀,被人们亲切称赞为“最美兵哥哥”。曾荣立个人一等功1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8次,荣获中国好人、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中国儿童慈善奖、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全国拥政爱民模范、武警部队优秀共产党员、感动山西十大人物等荣誉。
“回来老家吧,发挥部队所长,帮助乡亲脱贫致富,咱们后脑村需要你这样的人才……”在乡亲们的强烈要求下,他带着对家乡的深深眷恋,远离繁华都市,放弃舒适生活,离开爱人孩子,来到贫穷落后的小山沟。他就是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山西省长治市壶关县桥上乡后脑村村主任助理牛何松。
7月22日,记者来到山西壶关太行山大峡谷青龙峡景区,远远看见一位身着旧迷彩服的年轻人正在取景拍照。走近一看,原来是媒体多次宣传报道过的“最美兵哥哥”牛何松。不过,现在的他已经不是现役军人,而是后脑村的村主任助理。
1978年3月,牛何松出生在后脑村。这里距离壶关县城80公里,由于地处偏远深山区,交通不便,闭塞落后,缺乏集体经济,没有集体产业,严重制约着后脑村的建设和发展。
现在,虽然后脑村已经脱贫,但是乡亲们还很穷。特别是游客来到青龙峡景区青龙潭瀑布这个景点后,就不再往里走了,导致莲花台、狐仙洞、杨景寨、龙王庙、洪水河等美景无人问津,更没有人愿意来开发这几个旅游景点,致使后脑村祖祖辈辈的乡亲们每天只能眼睁睁地守着人间仙境之美,却饱受贫穷落后之苦。
“关于后脑村的历史和故事,是书本上找不到的,而我所知道的,也是从祖辈们口传的村史和家庭故事中得知的。90年代初,我上中学后从来不打听家乡的事情;1995年底,我参军入伍后更是没有精力去关注家乡发展。”谈起后脑村,牛何松一直指责自己。“从部队转业后,后脑村的未来和发展就像一个巨大的问号,时时刻刻萦绕在我的脑海里,白天想,晚上想,就是睡觉也在做梦想,整天吃不好、睡不香。”
自主择业后,牛何松的户口和组织关系都落在了山西晋中。早晨陪爱人散散步,有空接送下正在上小学四年级的孩子,晚上辅导孩子做做作业,周末和老战友聚聚,节假日外出旅游,生活悠然自得。自主择业军转干部是“坐享清福、提前退休”,还是再次创业、有所作为?牛何松选择了后者。于是,他说服爱人和老母亲,辞去《晋中日报》的临时工作,回到了老家。
去年春节,牛何松在老家整整呆了一个月。一个月里,他走亲访友,和亲戚们、老人们经常谈论起后脑村的历史,了解了不少后脑村的故事和乡亲们的心声,一种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促使他作出了到最需要的地方去艰苦创业的念头。
今年2月21日,在乡亲们的强烈要求下,经后脑村村委会同意,牛何松正式受聘担任了后脑村村主任助理。“乡亲们都想离开这个穷地方,到城市里生活,为什么你却非要来这里呢,而且还不要工资?”“你是自主择业军转干部,每月有固定的退役金,为什么非要来当这个村主任助理呢?”面对一些乡亲们的质疑,牛何松傻傻一笑:“看到乡亲们受苦受穷,我很着急。作为一名道德模范,我必须发挥榜样引领作用,发挥部队所长,帮助乡亲脱贫致富奔小康。”
上任伊始,牛何松对自己“约法三章”:一是不拿政府一分钱;二是不担任正式职务;三是不参与敏感问题。并向村委会详细阐述了“以文化引领乡村振兴”的任职规划,承诺当好“五员”:一是当好宣传报道员,深度挖掘并宣传报道“后脑好人”;二是当好文化研究员,研究后脑村的红色文化和农耕文化;三是当好法律服务员,向村民普及法律常识、提供法律咨询;四是当好理论宣讲员,积极宣讲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五是当好业务辅导员,不断提高村民的科学文化知识水平。
“虽然老家青山绿水,美景如画,可是没有力量宣传后脑,就没有人关注后脑,自然吸引不到投资,再美的风景如果没人来开发,这里还是穷乡僻壤,无人知晓。”看到此情此景,牛何松没有占用村委会办公室,而是把自己的石头小屋当作工作室,没有写字台,就把电脑放在缝纫机上办公;没有网络,就到邻居家蹭网;没有照相机,就自费购买了一套照相器材。他充分发挥部队所长,带着笔记本和照相机,每天奔波于村委会、各个自然村和亟待开发的旅游景点,挖掘后脑村的历史文化,宣传后脑村的红色文化,弘扬后脑村的传统文化,保护后脑村的农耕文化。
功夫不负有心人。近半年来,牛何松结合后脑村的实际情况,综合乡亲们的意见建议,撰写了《关于开展首届“后脑好人”评选表彰活动的实施方案》《后脑村关爱老年人十条措施》《关于把后脑村建设成为古色古香的传统村落的意见》等材料,受到村“两委”和乡亲们的一致好评。他还利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头条号、企鹅号等自媒体平台,通过一张张照片、一幅幅美景、一篇篇稿件,把后脑村原始的生活形态、优美的自然风貌、文明的社会新风,从偏僻闭塞的小山村向全国传播出去。特别是他采写的“后脑好人”候选人系列报道、《打通最后一公里,铺就小康幸福路》《出台十条措施,关爱全村老人》等新闻,在全国各大主流媒体相继发表,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后脑村这个名不见经传的穷山村终于在全国“出名”了,后脑村也成了全国人民关注的一个穷山村。
“后脑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你”“你是后脑村的大恩人”“希望你把咱们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看到家乡的发展潜力和巨大变化,乡亲们喜出望外,纷纷通过打电话、发微信等不同形式,向牛何松表示感谢,并提出建设后脑、发展后脑的意见和建议,让牛何松倍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我们村历史悠久,人杰地灵,依山傍水,物产丰富,有着丰富的森林资源、水资源和人文景观资源。”谈起后脑村的未来,牛何松满怀信心地说,“我要把心静下来,扎根老家,发挥特长,在村‘两委’的坚强领导下,保护传承优秀文化,振兴后脑传统村落,努力把后脑村建设成为健康文明之村、红色旅游之地、休闲避暑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