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冰
通过人工智能,互联网使用人数将至少翻一番。整个世界的GDP将是现在的4到10倍,现在世界GDP大概是100万亿美元,接下来可能会达到1000万亿美元。
上海或许在早年互联网时代有所承让,但是在决战未来的“紫禁之巅”上,上海牢牢地把住了命门——人工智能。
9月17日一19日,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迎来了500多位中外顶尖学者,10位包括图灵奖获得者的全球顶尖科学家、50余位中外院士、BAT等大型科技企业领头人,就AI如何赋能各行业展开激辩。
图灵奖获得者、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从事AI研究已超过50年的Raj Reddy指出,现在有很多对于人工智能的错误设想,认为人工智能会威胁人类,“但我认为,AI只是一个工具和技术,人工智能不会取代人类,人工智能不会奴役我们,人工智能不会把我们杀死,所有人类的伤害和灾难都不是技术造成的,而是人类自己造成的。”
“因此,当我们看未来的时候,要审视历史,要从过去吸取教训,保证我们可以从技术当中获得好处,同时建立相关的一些规则、法律法规和社会纪律,这样在未来50到100年,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充满光明前景的科学进步。”
Raj Reddy特别点名了基于AI的语音智能识别技术,称这一技术将使全球30亿文盲和半文盲学会在新技术下与世界沟通,帮助他们阅读报纸、观看外语电影、在线投票,或者到马云的电子商务网站上购物,未来,文盲群体会成为语音应用的最大客户来源。
他预测,在即将来临的2-3年中,AI更多将成为增强人类能力的认知放大器,它会提高人类的能力,帮助人类做得更陕、更好、成本更低,而从长远的5-10年来看,AI将成为人类的“守护天使”,替人类完成许多无法完成的任务,比如及早发现那些可能会影响人类安全、稳定和幸福的突发事件,并发出预警。
通过人工智能,互联网使用人数将至少翻一番。整个世界的GDP将是现在的4到10倍,现在世界GDP大概是100万亿美元,接下来可能会达到1000万亿美元。
“如今的现代化就是AI化”,百度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在他题为《AI时代全面到来》的演讲中开宗明义地做出了这样的判断,“人工智能(AI)在技术中的渗透率不断提升,算法算力的良性循环使得人工智能技术对产业升级和经济变革的影响越来越突出,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能。”
他表示,拥有AI思维就是基于万物互联来思考公司战略。对于每一家立志于AI化的公司来说,一方面要有能力持续、高效地积累大量的、优质的、独特的数据,使得这些数据成为AI应用创新的燃料;另一方面也要具备连接AI技术、AI平台的能力,以开放的方式借助AI从数据当中挖出“金矿”。
李彦宏以百度闻名的无人驾驶技术举例,目前一个司机30%的时间在找停车位,而无人驾驶和车路协同技术可以有效改善和治理这个问题,在这最后一公里,无人驾驶的技术已经走向成熟,正好可以解决“停车难”这个世纪难题。
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雷军对此也非常赞同,
“人类已经进入人工智能时代,不管你走在哪里,所有的巨头都在讨论人工智能”。在发出这样感叹的同时,“雷布斯”回忆起两年前小米做出的一次关键决策,在对AI时代有了新的认知后,小米选择以loT为突破口,把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结合起来,并推出AI智能助理——小爱同学。截至2018年7月底,小愛同学月活跃设备超过3000万台,累计唤醒超过50亿次。小孩子把它当玩具使用,老年人把它作为陪聊工具,凡是可以连接的设备都变得智能、可语音操控。可以想见,未来数以百亿计的loT设备都会带上AI的智能会话系统。
“人工智能(AI)+大数据(BigData)+云计算(CloudComputing)”是百度三位一体的战略布局,“百度大脑3.0”则是百度人工智能能力的集大成者,它能对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等多模态的数据和信息进行深层次多维度的语义理解。这意味着机器不仅能听清、看清,更能深入理解它背后的含义,深度地理解真实世界,进而更好地支撑各种应用。
百度大脑3.0是个开放的平台,包括提供110多项领先的场景化人工智能能力与解决方案,帮助开发者和企业应用人工智能实现业务升级。如今,百度大脑每天调用次数4090亿次,调用的人中既有人工智能工程师,也有人工智能“零基础”的初入门者、希望转人工智能的工程师,还有来自各行各业、规模大小不一的企业。百度大脑正在深入金融、零售、制造、交通、机器人和农业等领域,引领智能变革。
智能农业的核心就是通过IoT和智能传感设备更精确更实时地收集农业生产各方面的信息,这些信息再实时地上传到云端服务器,云端服务器由大数据支撑进行深度学习,把数据变成有用的信息,有些信息再转变成相应的指令发给农户或者智能终端。
在内蒙古正蓝旗农场的马铃薯种植基地,智能农业服务能够在异常天气提醒方面,基于马铃薯生理模型,提前推送针对性气象灾害发生概率、持续时间等信息给种植户,提供未来3小时短临降雨提醒;在农事提醒方面,基于马铃薯的物候期需肥水规律,设立相应的生产种植农事历,通过自动抓取关键生理指标,结合种植模型和未来天气,提前推送出最佳适宜施肥和灌溉建议;在病虫害爆发提醒方面,基于马铃薯生理模型进行与气候强相关的病虫害爆发概率、影响程度、爆发时间、病虫害症状处理等信息内容的推送。
我国的新生和断奶仔猪成活率偏低,国内已经有科技企业采取通过视频监控与深度学习相结合的方式,监测小猪的运动轨迹。通过智能分析,掌握猪正常的运动数据,当猪舍内如果有猪存在运动量异常、平均间隔异常等都会直接通过平台提醒警告养猪人,即便远隔千里,你也能知道猪的健康状况,及时安排看守人进行养护措施。通过这一措施,能够有效地进行禽畜健康管理,大幅提高猪仔成活率。
除此之外,通过精准农业,可以精准控制农户对付病虫害的用药,大幅减少农药和化肥的盲目用药,从而减少农药、化肥残留对环境的破坏。智能农业还能够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土壤,理解农作物生长需要怎样更好的生态环境,从而改善乡村的生态环境提升农产品的品质与售价。通过挖掘历史数据,预测产品产量与质量,为产品销售与种植策略提供依据;通过智能分拣等新技术提升种植效率。在实时采集了地面信息、地上信息、气象信息、作物信息之后,农业生产似乎再也不用看“老天爷”的脸色了……
“刷脸卡”一秒购物、会聊天的智能水杯、有格斗技能傍身的机器人……腾讯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上海余德耀美术馆举办了一场AI黑科技展。除了腾讯自家AI产品全系亮相,今年入选腾讯AI加速器的40个AI创业项目也带来了各自的“看家本领”。
医学作为人工智能应用热门的领域之一,在本次大会上可谓尽领风骚。在AI医疗影像处理,腾讯推出了腾讯觅影,运用计算机视觉和深度学习技术,对各类医学影像进行学习训练,目前已经在早期食道癌、宫颈癌、肺癌、乳腺癌等领域,辅助医生进行高效、精准的诊断与筛查。雅森科技展示的中枢神经专病大数据平台格外引人注目。作为国内专注于医学影像人工智能分析、核医学定量及CAD分析的高科技企業,雅森科技可以将海量数据转化为精准高效的诊断能力,从而帮助各地的人们获得平等的诊断机会。可以称得上是当之无隗的“脑科学AI专家”。
医疗智能化的另外一个方向是AI辅诊,智能导诊技术可以根据医院需求定制,缓解医院导诊的压力。腾讯觅影已经在上海多家医院进行应用尝试,并与复旦、交大等高校展开了深度合作。这些AI的技术和产品,可以提升基层医院诊疗水平,改善医患关系,节省医保费用。
在健康有益的展台,可以看到国内首款能听会说的智能健康水杯——Laughing水杯。这款水杯搭载了NLp技术,可以通过人机语音交互,实现健康问答、健康和事件提醒、饮水监测等功能,每时每刻做好你的“智能健康小秘书”。
拥有多项专利的萌动科技,则展示了“萌动智能孕期助手”的强大功能。作为一款0辐射的胎心监测设备,它可以自动生成胎心曲线图,并由专业医生在线解读报告,“孕妈小帮手”称号非它莫属了。
当零售和人工智能“狭路相逢”,日常生活中也能进发出无限脑洞。哈哈便利、开为科技和观远数据在现场的展示,只是“AI+零售”新玩法的冰山一角。
哈哈便利在现场展示的智能零售柜,简直是“懒癌患者”的福音。扫码后,只需直接打开柜子拿走物品,系统就会自动识别物品并扣款,连输入价格都省了。到了开为科技的展示区,直接靠“刷脸”。它带来的产品“梦之屏”,可以利用人脸识别和AR互动,让零售店轻松拥有人工智能。记者体验了一下,光靠“刷脸”,系统就自动给我推荐最爱喝的咖啡饮料,并当场赠送优惠券一张,买东西无需扫码,真正实现“凭脸走天下”,想想还有点小激动。
司法领域也是人工智能快速渗透的一个领域。全国已经有上千家法院采用了智慧法庭庭审系统,这个系统不仅可以做实时的语音转录,资料整理归档,还可以辅助法官判案——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自动给法官推送“类案”,从而辅助法官量刑。《未来简史》中描绘的场景已然出现,以后的法官会不会全部变成不受任何外力干扰的算法?
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指出,未来的人工智能技术,很可能变成一把“万能钥匙”,它能够释放过去所有人类技术和工具的潜能,也将带给我们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我提出人工智能发展过程需要面对的四个问题,希望引发全球AI从业者的思考。”
第一个是“可知”,人工智能的算法是否能够变得清晰透明、可以解释?第二个是“可控”,如何避免人工智能危害人类个人或整体的利益?人工智能给出的决定,是否要人来承担责任?第三个是“可用”,人工智能是否能让尽可能多的人使用,不会形成新的知识鸿沟?第四个是“可靠”,人工智能是否能够足够快地修复自身漏洞,真正实现安全、稳定与可靠。
李彦宏强调,一家真正的“AI公司”,不仅技术层面是与AI紧密结合的,它的文化也必须是“AI化”的。这意味着公司的发展必须遵循AI伦理的四个原则——第一个原则,AI的最高原则是安全可控;第二个原则,AI的创新愿景是促进人类更加平等地获得技术能力;第三个原则,AI存在的价值是教人学习,让人成长,而不是取代人、超越人;第四个原则,AI的终极理想是为人类带来更多的自由和可能。
“我们这场对话没有酷炫的黑科技,没有乐观的前景,而是给人工智能踩个刹车。”在9月18日下午“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人工智能安全高端对话”上,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全球冶理研究所副研究员鲁传颖如是说。
作为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唯一一个聚焦安全的分论坛,这场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展开的对话,汇聚了全球人工智能安全领域的顶级专家、学者和产业精英。面对人工智能对人类社会安全带来的挑战,高端对话专家组现场发起了《人工智能安全发展上海倡议》。作为国内首个有关人工智能安全发展的国际倡议,倡议主要内容是人工智能安全发展要遵循“面向未来、以人为本、责任明晰、隐私保护、算法公正、透明监管、和平利用、开放合作”的八大理念。
倡议指出,国际社会应一道科学规划人工智能的发展路径,确保人工智能按照人类预期并服务人类福祉方向发展,机器自主进化和自我复制等关键进程须进行风险评估和安全监管。
人工智能发展需要保障用户的数据安全,人工智能发展不得以牺牲用户隐私为代价,需要加强数据保护立法,丰富人工智能的技术路线,不断强化人工智能应用中的用户隐私保护。
人工智能发展应避免由于算法设计对公众产生的危害,须明确算法动机和可解释性,克服算法设计和数据收集引发的不公正影响。
人工智能发展应当避免技术黑箱导致的安全风险,需要通过建立可审查、可回溯、可推演的监管机制,确保目标功能和技术实现的统一。
人工智能技术应当审慎运用在军事领域,自主化武器的研发和使用须遵循严格的风险评估,避免由于人工智能技术在军事领域滥用对全球和平稳定的威胁。
最后,《倡议》呼吁,人工智能发展需要各国、各方的协同共进,积极在国际范围建立人工智能安全发展的规范和标准,避免技术和政策不兼容导致的安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