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文秀
射阳县计划生育指导站,江苏盐城 224300
稽留流产是胚胎胎儿发育终止、胚胎死亡无法及时自行排出而稽留于孕妇宫腔内的一种现象,以往临床多行人工流产术或药物流产法,其中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是比较常用的药流方案,可显著提高自然流产率。有观点认为,常规药物流产方案联用雌激素治疗流产效果更佳[1]。该研究选择2016年5月—2018年2月间诊治的70例稽留流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分析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及戊酸雌二醇治疗稽留流产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随机抽选该院诊治的70例稽留流产患者,年龄23~37岁,平均年龄(27.5±1.6)岁;停经时间最短 8 周,最长19周,平均为(12.4±1.5)周。采取随机分组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年龄24~36岁,平均年龄(26.9±1.3)岁;观察组 35 例,年龄 23~37 岁,平均年龄(28.1±1.5)岁。入组对象血常规、肝功能和凝血时间均无异常,影像学检查证实胚胎发育停止,子宫体积小于停经月份,排除重要脏器功能异常、精神疾患、器质性病变及用药禁忌证患者。该研究已经过该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知情同意。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5例,两组年龄、停经时间等基线特征近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给予戊酸雌二醇经口服用,3 mg/次,3次/d,持续用药3 d后于次日上午行人工流产钳刮术。观察组采用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戊酸雌二醇治疗,其中米非司酮(国药准字:H10950202)用药量为25 mg/次,3次/d,持续用药3 d;第3天给予米索前列醇顿服(国药准字:H20073696),给药量为0.6 mg,嘱患者空腹服用,戊酸雌二醇(国药准字:J20130009)用量同对照组。观察时间6 h,胚胎组织排出或出血量超过100 mg后及时予以清宫,对无胚胎组织排出、无明显腹痛以及出血量较少的患者,继续观察6 h后实施清宫术。两组均于清宫术后7 d回院复查,检查宫腔内有无组织残留,根据检查结果考虑是否行二次清宫术。
对比两组用药后子宫开始收缩时间、排胎时间以及排胎2 h内出血情况,统计两组用药不良反应。流产效果评价标准:完全流产:用药后24 h内宫内妊娠物彻底排出,2 d后B超复查提示宫腔无妊娠组织残留,阴道出血量少;不全流产:用药24 h后宫内妊娠物彻底排出,B超检查提示宫内异常回声,阴道出血较多,清宫时可见明显妊娠组织残留;流产失败:用药24 h后患者阴道基本无出血迹象,未排出宫内妊娠物,行B超复查提示宫内妊娠物仍存在[2-3]。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该研究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处理,采用样本χ2检验计数资料,以t检验计量资料,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完全流产率更高,不全流产率更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流产失败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用药疗效对比[n(%)]
观察组患者用药后子宫收缩时间、排胎时间更短,排胎后2 h出血量更少,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2。
表2 两组用药后子宫收缩、排胎时间及出血情况对比(±s)
表2 两组用药后子宫收缩、排胎时间及出血情况对比(±s)
组别 子宫收缩时间(m i n)排胎时间(h)排胎2 h内出血量(m L)对照组(n=3 5)观察组(n=3 5)t值P值3 5.7 1±5.4 2 2 8.1 3±4.5 9 8.2 6 2 0.0 0 9 1 6.2 8±3.3 6 9.5 4±2.4 1 9.7 0 6 0.0 0 4 1 1 9.6 8±2 0.5 5 9 0.4 0±1 8.2 5 6.2 1 1 0.0 1 2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不全流产者行清宫术中宫颈扩张率更低,二次清宫术及术后人流综合征发生率更低(P<0.05);观察组手术用时更短,出血量更少,术后出血时间更短,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表 4。
表3 两组不全流产患者行清宫术后宫颈扩张率,二次清宫术及术后人流综合征发生率对比(±s)
表3 两组不全流产患者行清宫术后宫颈扩张率,二次清宫术及术后人流综合征发生率对比(±s)
组别 手术用时(m i n) 出血量(m L) 术后出血时间(d)对照组(n=1 7)观察组(n=8)t值 P值1 3.0 5±2.2 4 7.2 2±1.4 6 8.3 5 5 0.0 0 9 8 5.4 0±1 1.2 0 5 0.6 0±1 0.5 5 9.2 4 1 0.0 0 4 8.1 6±1.2 5 3.9 9±0.5 3 9.6 9 0 0.0 0 2
表4 两组不全流产患者手术用时更短,出血量更少,术后出血时间对比[n(%)]
用药后对照组2例头痛,1例食欲减退,1例恶心呕吐,观察组1例轻微恶心,1例轻度腹泻,两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29,P=0.337)。
稽留流产患者可能因胎盘组织机化而黏连、附着于子宫壁上,刮宫操作难度较高,因而成为临床上处理难度较大的流产类型。宫内胚胎、胎儿滞留时间≥4周的情况下易引起死胎综合征,母体易出现凝血功能障碍,导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引起严重出血[4]。故稽留流产病例一经确诊,应第一时间将宫内妊娠组织予以清除。但由于未产妇宫口紧,且宫颈硬,导致宫口扩张难度较大,清宫过程中患者非常痛苦,手术难度明显升高[5]。
米非司酮属于抗孕激素,可对妊娠子宫产生直接影响,用药早期表现主要是蜕膜退行性变,促使蜕膜和胚囊分离,并抑制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表达水平,降低孕酮分泌量[6]。米非司酮还可有效拮抗孕激素受体,对孕激素诱导的生物学效应产生影响,导致子宫蜕膜变性坏死,绒毛供血不足,最终终止胚胎发育,这也是临床利用米非司酮抗早孕的重要机制[7]。某研究[8]采用复方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治疗终止10~16周妊娠及稽留流产患者,其中D组药流成功率为76.29%。该研究中观察组采用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戊酸雌二醇的方案,其完全流产率为68.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5.7%(P<0.05),与王蓓颖等[9]报道结果相一致。米索前列醇主要是刺激子宫收缩,加快宫口开放,以排除宫内妊娠物,这一作用机制有赖于米非司酮的药理作用。戊酸雌二醇属于长效雌二醇衍生物,兼具雌二醇药理作用,是临床常用的雌激素类药物,可提高子宫肌兴奋性及对缩宫药物的敏感性,从而更有利于完成清宫操作,减少出血,手术安全性随之提升[10]。观察组宫颈扩张率、二次清宫术及术后人流综合征发生率更低,手术用时更短,出血量更少,术后出血时间更短(P<0.05),且两组用药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异,证明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及雌激素可减少手术出血,促进患者康复,且不会增加用药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及雌激素治疗稽留流产效果满意,安全性高,对患者机体损伤小,有利于术后恢复,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