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苗苗 高波
发球作为排球运动的一项重要的技术,是排球比赛的一项重要的进攻技术。好的发球可以破坏对方的一传,从而减轻本队的防守压力,为防反创造条件,有的还可能直接得分;反之,如果发球威力小或者失误较多,不仅不能直接得分或破坏对方一传,还可能失分和失去发球权,给对方创造进攻的机会。因此,对排球比赛中发球技术运用的研究顺应排球运动技战术发展的总体趋势,对发展排球运动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参加临沂大学体育学院第十六届排球比赛的22支队伍的发球技术运用情况与实际效果为研究对象,根据赛制安排,共统计了62场比赛的发球。
2.2.1 文献资料法
根据实际需要,本文通过中国知网查阅了大量与本研究有关的文献资料,了解同类研究的内容、方法与研究现状,为本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和科学数据,使本研究建立在一定的起点上。
2.2.2 数理统计法
对收集到的第一手资料进行整理,并将统计的有关信息数据输入计算机,运用统计学的方法,采用Microsoft Excel和SPSS17.0进行平均数和百分比统计处理分析,得出相关的数理信息,整理制表。
2.2.3 观察法
在比赛期间进行了现场观察,对每场比赛的发球技术的运用,不同发球方式的发球效果,不同发球路线、落点的发球效果进行了统计分析。
3.1.1 各类发球技术运用情况分析
在本届排球比赛中,参赛队伍运用的发球技术种类主要是上手发大力球、上手发飘球和下手发球,共发球4472个,其中上手发大力球1734个,上手发飘球2506个,下手发球232个,所占比例分别为38.8%、56%和5.2%。本届体育学院排球比赛中各类发球技术运用情况如表一所示。
表1 统计发球技术运用情况
在本届排球比赛中,参赛队伍运用的发球技术种类主要是上手发大力球、上手发飘球和下手发球,共发球4472个,其中上手发大力球1734个,上手发飘球2506个,下手发球232个,所占比例分别为38.8%、56%和5.2%。
3.2.1 上手发大力球技术效果分析
从表二的统计结果可知,在本届排球比赛中上手发大力球的得分次数为182次,得分率达到10.5%,破攻次数更是高达491次,破攻率达到28.3%,接近上手发大力球总次数的三分之一,为比赛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通过表二的统计结果我们也得出来,上手发大力球的使用次数太少,仅占本届排球比赛发球总数的38.8%,并且上手发大力球的一般率较高,达到了43.6%,未发挥出其在比赛中应有的作用,而且失误次数也高达305次,占总发球数的17.6%,大大降低了发球技术在比赛中作用。在整个比赛的统计中可以看出,高质量的上手发大力球出现的次数较少,攻击力偏弱、发挥不稳定、完成技术动作精确程度差且失误较多是本届排球比赛上手发大力球技术的特点。
表2 上手发大力球技术效果统计
3.2.2 上手发飘球技术效果分析
表3 上手发飘球技术效果统计
由表三可知,上手发飘球技术的使用是本届排球比赛的主流。在本届排球比赛中,上手发飘球的失误率只有5.4%,明显低于上手发大力球的17.6%,说明上手发飘球技术比较好掌握,不容易出现失误,故成为参赛队员的首选;而在得分方面,上手发飘球的得分率仅为3.4%,相较于上手发大力球的10.5%,低了足足7.1%,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上手发飘球的攻击力远远低于上手发大力球,在正常情况下,上手发飘球很难直接得分;在发球破攻方面,上手发飘球的破攻率只有14.8%,也明显弱于上手发大力球的破攻率,在一般率方面,上手发飘球更是达到了76.4%,占据了上手发飘球总数的一半以上,由此可知,上手发飘球技术是一种技术要求低,比较稳定,不容易失误,但攻击力较弱,对于赢取比赛的作用较小的发球技术,但上手发飘球却成为本届比赛的主要发球手段,一方面是由于参赛队员的身体素质较差;另一方面试因为发球队员的基本功不扎实,无法发出高质量的球。
3.2.3 下手发球技术效果分析
表4 下手发球效果统计表
由表四可知,在发球的效果方面,下手发球与上手发大力球和上手发飘球相比无论是在单项指标上还是在总体的效果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具体分析:下手发球的得分率仅有2.2%,表明下手发球基本没有直接得分能力;其失误率只有1.3%,可以忽略不计,表明运用下手发球技术时在正常情况下不会出现失误;下手发球的破攻率也只有7.3%,和上手发球相比相差较大,一般率却占到了89.2%,说明下手发球只能比较稳妥的完成发球,而不能达到破坏对方一攻,为本方赢取反攻的效果。总的来说,下手发球一项适合技术较低的初学者使用的发球技术,在整个比赛中,下属发球技术运用次数较少,只有一小部分参赛队员使用,表明,参加本届排球比赛的队员,大部分人已有了排球基础,掌握了一定的排球技术,但是还有一小部分人为排球初学者,只能运用比较简单的排球技术。
3.3.1 不同发球落点技术效果分析
如图一所示,本研究将排球场地分为七个小区域,并将发球区分为右区、中区、左区三部分,同时将1、2、3号三个区域作为排球场的后区,4、5、6号三个区域作为球场的中区,7号区域作为排球场地的前区。
排球比赛中发球的攻击力不仅仅体现在发球的速度、力量上,还体现在发球的落点位置上。把球发到空心地方、离二传相对较远的位置或远离主攻队员的位置,给对方的组织进攻增加难度;或把球发到边线、边角区域,增加对方接一传的难度,都是利用改变发球的落点位置来增加攻击性的表现。
图一排球场区示意图
表5 不同发球落点位置的效果统计表
发球落点区得分 破攻 一般 总计/次1区2区3区4区5区6区总计/次435845501851265/%16.221.91718.96.819.2100/次127182125164106171875/%14.520.814.318.812.119.5100/次45625746334210323262876/%15.98.916.111.935.911.310062649763355611565484016
在本届比赛中,由于落在7号区域的球基本都是擦网球,属于运气球,故未统计在内。由图一和表五可以看出,本届排球比赛中的发球落点主要集中在中区,为2260次,占本届有效发球的56.3%,后区的发球落点相对较少,为1756次,占有效发球的43.7%。从表五的数据来看,发球更集中在5号区域,该区位于整个排球场地的中间位置,将球发到该区域,可以降低发球的失误率,但是,由于该区位于球场中心位置,距离二传最近,辐射面较广,降低了对方球员接球的难度,便于对方组织进攻。因此,发球落点集中于该区域是发球技术运用不合理的体现。表五中统计的数据也说明了这一点:发球集中在5号区域,但发球的得分率和破攻率较低,仅为6.8%、12.1%。而发向2号区域的球虽然最少,但发球的得分率和破攻率却达到21.9%和20.8%,比其他几个区域都要高,因为2号区域位于1号位队员和5号位队员两者之间,球队队员之间缺乏一定的默契,对于这种球搞不清楚该谁接球,容易出现两人都去抢接球或者两人都不去接球的情况,造成失误。但是,该区域位于后场区,靠近场地端线,对发球队员技术要求较高,加之发球队员没有意识到该区域的重要性,故发向该区域的球较少。次之是发向4号区域和6号区域的球,发向这两个区域的球虽然也相对较少,但发球的得分率和破攻率也相对较高,仅次于发向2号区域的球,4号区域的得分率为18.9%,破攻率为18.8%;6号区域的得分率为19.2%,破攻率为19.5%。是由于这两个区域都是边角区,接球队员距离二传相对较远,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接球队员移动取位的难度,而且位于4号和6号区域的队员是球队的主攻和副攻,他们在承担接发球任务的同时,也承担的进攻的任务,难免会有一些分神,容易突破得分。但也正是因为4、6号区域是边角区,且距球网较近,向该区发球难度相对大一些,容易失误,因此发球数相对较少。而对于1号区域和3号区域的发球,虽然较之2、4号区域多一些,但得分率和破攻率却稍低于2、4号区域,四个区域同为边角区,出现两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由于1、3号区域位于后场区,发球后,球在空中的时间相对长一些,而且有明确的接球队员,接球队员能更好的移动、选位,便于接球。1、3号区域与2号区域同为后场区,却比2号区域发球多,可能是因为发球队员认为这两个区域属于边角区,会给对方接球增加难度,且比发向4、6号区域容易些,故发球相对多一些。
3.3.2 不同发球线路的发球效果分析
本研究以左发球区的发球为例,发到对方6号区域的球作为中场区直线球,发到1号区域的球是后场区直线区;发到4、5号区域的球作为中场区斜线球,发到2、3号区域的球作为后场区斜线球。右发球区和中发球区发的球以此类推。由于7号区域的较少且多为运气球,没有进行统计分析。
表6 左发球区发球路线的发球效果统计
由图一和表六 可以得出,斜线球落点大多集中在中场区,计635次,而斜线球落点多集中在后场区,计214次。从发球的效果来看,中场直线球的得分、破攻率高达52.7%,明显高于后场区直线球的得分、破攻率,发后场区斜线球在得分、破攻率明显高于中场区的斜线球,为38.3%,高于中场区22个百分点,这说明不同线路的发球得到的效果具有显著地差异。在数据统计中也发现,发直线球更容易发挥出发球的速度和力量,尤其是上手发大力球,但是落点位置变化较少,而斜线球线路较长,虽不如直线球力量大,但落点区域较宽阔,变化多,增加了接球队员接发球的难度。因此,直线球和斜线球各有优势,在比赛中应该将速度、力量以及落点位置结合起来进行发球。
上手发飘球是本届比赛的主要发球技术,上手发大力球技术次之,下手发球使用次数最少。在得分、破攻率方面,上手发大力球速度快、力量强,发球效果最好,是以后需要提倡使用的发球技术,但在本届比赛中使用次数少,失误率高也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发球队员身体素质偏差,技术水平偏低,发不出高质量的发球。发球的落点位置主要集中在中场区的中心位置,得分率、破攻率较低,而得分率和破攻率较高的2、4和6号区域的落点却较少。中场区直线球的发球效果比后场区直线球好;中场区斜线球的发球效果却差于后场区斜线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