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
(河东区大直沽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天津 300170)
骨伤后期四肢肿胀非常常见,主要与患病肢体长时间固定、血液供应障碍、肢体温度下降、外固定压迫等因素有关,若处理不及时,会引起皮肤损伤、溃疡形成,与骨折愈合延迟关系密切[1]。过去处理骨伤后肢体肿胀以外敷、按摩为主,但效果并不理想。中药汤剂在骨折相关肿胀的治疗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采用对比分析,评价中药汤剂联合推拿按摩治疗骨伤后期肢体肿胀的临床效果。
以2017年4月—2018年2月,医院骨伤后期肢体肿胀患者入组。纳入标准:①年龄18~75岁;②四肢骨折;③骨伤术后时间≥2周;④临床资料完整;⑤可以获得随访;⑥无其他严重的并发症,如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排除标准:①无法获得随访;②其他原因导致肢体肿胀;③尚未去除外固定,尚无法进行按摩;④陈旧性骨折、病理性骨折;⑤伴有大面积皮肤软组织剥脱;⑥合并其他重大疾病,认知精神障碍;⑦先天发育异常,导致的周径异常,其他可能导致四肢周径异常的疾病如肢端肥大症。入选对象90例,其中男44例、女46例,年龄(41.4±8.4)岁。其中下肢骨折66例,上肢骨折24例。按照入院顺序编号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各入组45例,两组对象年龄、性别、骨折的位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1 对照组 静脉滴注甘露醇,150ml每次,持续7日,抬高患肢,做好肢体的保温。
1.2.2 观察组 常规处理,以按摩为主,进行淋巴液引流按摩,按揉四肢关节位置,相应的肌群,以下肢肿胀为例,按揉腓肠肌。在对照组基础上,中药汤剂治疗。方剂:桃仁、红花、木香、大黄、生地黄各6g,地丁、蒲公英10g,当归、生地、川芎、赤芍、泽兰、苏木、乌药、续断各12g,金银花各20g。1日1剂,早晚分服,连续7日。
皮纹消失时间,肿胀消失时间,双侧肤温相同时间(差异<0.1℃)。新皮纹出现率,水疱出现率,皮下瘀斑发生率。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时间指标服从正态分布,采用(±s)表示,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采用t检验,新皮纹出现率,水疱出现率,皮下瘀斑发生率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皮纹消失时间、肿胀消失时间、双侧肤温相同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康复进程对比(±s)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康复进程对比(±s)
注:与观察组相比,*P<0.05。
组别(n=45)双侧肤温相同时间(d)观察组 2.1±0.4 4.4±1.2 7.2±1.3对照组 3.5±1.1 6.0±2.6 8.9±1.4皮纹消失时间(d)肿胀消失时间(d)
观察组新皮纹、水疱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观察组与对照组新皮纹、水疱、皮下瘀斑出现率[n(%)]
骨伤后期的肿胀发生机制较复杂,主要与夹板长期固定、长期卧床等因素有关,不仅可出现肿胀,还可出现四肢粘连、关节僵硬等表现,无菌炎症是肿胀的直接原因。中医认为经脉淤塞、气滞淤血是骨伤后四肢肿胀的病因病机,单纯的采用甘露醇治疗,有助于水肿的控制,从而快速消肿[2]。但是从实践来看,单纯的脱水并不能保证快速消肿,血流灌注不足、组织炎症仍然存在。采用中药内服可以发挥药物多靶点作用,起到活血化瘀、止痛、行气理气、清热解毒等作用,现代医学研究这些药物往往具有改善微循环、抗炎等作用,从而利于下肢血流流速加快、无菌炎症的控制[3]。按摩可以刺激感觉神经、增强神经兴奋性、加速局部代谢,利于积液代谢,从而加速潴留的液体排出,进行肌群按摩、淋巴结引流处理,可以改善肌泵作用,加速淋巴液回流、下肢血流回流,减轻下肢肿胀[4]。
现代医学证实,中药汤剂还有助于骨折术后预防,本次研究未进行骨折的疗效对比研究,今后可进行类似的研究,分析中药汤剂的综合价值。
小结:中药汤剂联合推拿按摩治疗骨伤后期肢体肿胀疗效肯定,可以缩短肿胀的持续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