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管理问题分析

2018-09-30 08:42王拓
商情 2018年42期
关键词:投资管理金融危机

王拓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政府实施的计划社会保障体系已不能适应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顺应时代潮流,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在不断完善现收现付制度的前提下,并且采用了全部积累的筹资方式,建立社会保障基金制度是为了解决中国的失业,养老和医疗问题。但是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我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管理方面出现了很多不完善之处,本文主要针对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从影响和策略的角度分析和讨论了中国社保基金投资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关键词]金融危机 社会保障基金 投资管理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行,我国出口型贸易也是与日俱增,不断进入全球化经济。与此同时金融危机的出现,不仅仅只影响了美国,而是影响了整个全球的经济。现在经济和社会开放,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已经直接蔓延到了中国。金融危机的出现导致中国出口贸易量急剧下降。工资也不见提高,导致我国人口失业率逐步上升,人们的工作没有了保障,而我国在此情形下没有做出适当的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管理政策,因此,政府出资的社会保障基金效率低下,无法实现保障。

一、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社保基金投资管理不利的原因

(一)社會保障基金体制不完善

首先,参与基金投资管理的是多个部门,这样在无意中基金的管理与投资会出现问题,管理众多并且混乱,没有明确的方向。多部门管理模式,应该形成互相监督、互相牵制的情形,但是由于多部门管理散漫,这样为部分违法分子和一些无纪律的部门领导提供的机会,他们从中私自捞取钱财。使一些保障基金并未真正得到落实。其次,现在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管理主要集中在县和市一级统筹,还有部分属于行业归为行业管理,这导致了多区域管理,管理未统一,保障资金的发放无法得到有效利用,社保基金投资受到限制。很难实现社会保障基金的保全和升值。

(二)对社会保障基金制度的监督不力

行政监察部门是中国社会保障基金的主要监管部门,但部门的许多制度尚未完善。在1998年时我国在各地区设立了监管部门,但并没有得到有效的监管,各大保障部位与政府相关机构来往密切,这使得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管理趋向弱化,一些监管没有明确监管职责所在,也很难做到尽职尽责,行政监管部门不严,从而引发一些挪用保障基金的现象。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行政监管部门监管不力直接会影响到社会保障体系的崩溃。我国没有建立健全的社会监督制度,允许了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它,社会保障基金很难有效地得到利用。

(三)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范围受到限制

首先,我国法律明确规定了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比例和投资范围,依照法律的规定基本养老金大部分都是结余到银行存款或者购买国债,当然这种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基金的安全可靠,但是我国实行的完全积累模式,积累时间长,而且很多时候都不会有提款,这不可避免地会对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施加压力,以维持和增加价值。也给我国经济带来了通货膨胀的风险。由此得出,我国法律限制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范围和投资比例并不是完全正确的,也有过失之处。

其次,资本市场的不完善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社保基金的投资范围。随着改革开放进行,我国资本市场确实发展迅速,但并未达到成熟阶段,一些投资风险还是难以避免,与此同时,社保基金的投资工具是单一的,有股票,政府债券,债券,基金等,而人们选择的方式较少。而一些发达国家在这方面就比较成熟一些,应对风险能力自然较强。中国整个资本市场风险相对较高,限制了社保基金的投资范围。

(四)基金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

目前,我国对于基金投资管理人员实行激励政策,投资收益好的投资管理人,自然得到的报酬和奖励就会多,而投资收益差的投资代理人相应得到的奖金就少,这种政策表面上是一种优良的作风,但是无法避免一些道德风险的出现。一些基金公司的投资管理人收入与投资收益无关,进一步加剧了基金投资的道德风险。

基金公司监管的不到位,我国基金由托管人监管,但是托管人仅限那小部分银行机构,托管人竞争压力小,在监管上也不是很重视,托管人只是把社会保障金管理好,并没有形成对社会保障基金的监督。

基金投资管理人业务水平低,基金投资风险受到我国社会变化众多因素的影响,但是在大部分程度上也依赖于投资管理人的业务水平,一个投资管理人必须具备较高的基金投资管理知识水平,以应对各种金融风暴的出现。如果基金的投资经理的业务水平不高,则会直接增加社保基金投资的风险。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该国迫切需要投资管理人才。

二、应对中国社保基金投资管理金融危机的策略

(一)建立和完善中国的社会保障基金制度

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基金制度,首先要解决基金投资管理部门的问题,将社会保障基金管理部门与业务管理部门分开。两大阵营要独立不能管理混乱,以免造成挪用基金的现象。其次,社保基金账户和个人账户是分开的。在与经济发展有关的金融危机背景下处理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尤为重要。若只是遵从原来的准则,在金融危机来到时,我国经济会出现贬值风险,基金投资风险加大,基金投资收益降低。因此,我们必须建立和完善中国的社会保障基金制度,以应对金融危机的影响。

(二)建立健全社会监督体系

监督体系是至关重要的,任何事情做得再好没有监督力度,也会有错的风险。行政监察部门是社会保障基金监督的主要部门,独立于其他社会保障基金管理部门,全面监督社会保障基金的运作。坚持部门独立原则,建立健全监管机构监管体系,建立各地区独立监管部门。它可以监督同一水平,上级还可以监督下级,提高监督水平,加强监督,更大程度地保障社会保障基金的安全。同时也降低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风险。

(三)创新投资社会保障基金的方式

俗话说,高风险高收益,低风险,低收益。但是若只是投资低风险产品,就认为可以保障基金的安全,这是不对的。必须处理好风险与收益的关系,想要高收益又想风险小这种产品不是没有的,要看自己怎么进行产品组合,产品组合投资也是一种社会保障基金投资方式,产品组合使一些高风险产品可能风险就会降低一些,一些低风险产品收益也会变高一些,从而最大程度的保障基金效益最大化。因此,必须不断创新社保基金的投资管理方式,以获取更大的利益。

(四)创新社会保障基金投资工具

在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基金拥有多元化的投资工具,可以在金融危机到来时灵活应对风险。而我国在不成熟的资本市场机制下,采取的是传统单一的投资工具,这并不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收益,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必须借鉴西方发达成熟的投资管理方式,创新社保基金投资工具。探索社保基金投资渠道,从多方面缓解金融危机带来的投资风险。例如发行特种国债,国债是风险最低的投资方式,根据社会保障基金的要求发行适应社会保障基金的国债,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投资风险,稳定中国社保基金投资市场。

(五)适当匹配社保基金投资的分配比例

不同性质的社会保障基金具有不同的增值效应。坚持原有的特殊政府债券和银行存款,分配比例很小。适当进行在国外投资,投资一些较稳定产品。在基础建设方面加大投资,坚持绿色投资,稳定我国经济。

(六)加强对于基金公司的监管

基金投资管理人严格执行激励政策,加大对投资管理人员的监督力度,为了提高投资经理的积极性和效率,积极奖励具有良好投资回报的投资管理人。加强对基金公司的监管,落实托管人之间相互制约的政策,加强托管人的监督职责,切实提高监管水平。培养具有高水平知识的投资管理人员,提高投资管理人员的道德和专业水平,提高投资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从而降低投资风险,投资管理人的业务水平直接关系到了社保基金的发展,加强对社保投资管理人的管理,也是在降低社保基金的风险。

三、结束语

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社会保障基金制度尤为重要,基金的投资管理直接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发展。金融危机导致资本市场的不景气,资金投资风险大,物价贬值,遇上了社会老年人口比例上升等现象,社会保障基金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尤为关键。本文总结分析了金融危机环境下中国社会保障基金的漏洞和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为应对金融危机,中国的社保基金投资管理战略不仅仅是这些,还有很多,需要结合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资金使用率,而制定相应的符合国情的投资管理政策。

猜你喜欢
投资管理金融危机
浅析金融危机化解救助的效果
浅析金融危机化解救助的效果
电网建设项目投资管理探究
中国未来两年内是否会发生金融危机?
加强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管理初探
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国际金融体系改革
对企业信息科技投资管理的分析
集团企业投资管理的优化提升策略
精细管理,提升投资效益创水平
曾荫权谈金融危机中的亚洲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