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广勋
摘 要: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发布为地方理工高校各专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湖南理工学院外语学院在“外语类国标”的指引下,结合地域、学校特色和办学条件等实际状况,逐步建构了英语专业“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 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培养模式既体现了《国标》对英语专业的总体要求,又契合了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
关键词: 理工院校 英语专业 人才培养
党的十九大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质量为王,标准先行”,2018年年初《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国标》)正式发布,这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第一个教学质量“国标”,更是对我国高等教育在新阶段新形势下要求提高质量、发展内涵这一新任务的重要回应。正如教育部高教司吴岩司长所言,新国标是指导我们开展专业建设、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参谋部、咨询团、指导组、推动队。湖南理工学院外语学院在“外语类国标”的指引下,结合地域、学校特色和办学条件等实际状况,逐步建构了英语专业“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培养模式既体现了《国标》对英语专业的总体要求,又契合了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
一、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最近几年英语学界对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学科定位和课程设置等问题做出了深入的思考和研究。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胡文仲等(2006)的《突出学科特点,加强人文教育》,戴炜栋等(2007)的《对我国英语专业本科教育的反思》,王守仁(2009)的《转变观念,提高英语专业办学水平》,蓝仁哲(2009)的《高校外语专业的学科属性与培养目标》,黄源深(2010)的《英语专业课程必须彻底改革——再谈“思辨缺席”》,张绍杰(2010)的《面向多元社会需求和多元目标取向培养“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外语人才——对英语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思考》,蒋洪新(2010)的《人文教育与高校英语专业建设》,虞建华(2010)的《谈我国高校英语专业“两个走向”问题——兼及英美文学教学》,何其莘(2010)的《高校外语专业的热点问题和应对挑战的策略》,孙有中等(2010)的《英语专业的专业知识课程设置改革初探》,张冲(2010)的《英语学科及专业改革的思路》,杨永和、张从益(2012)《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践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普通理工院校“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例”》等。诸多著名专家学者都较为深入地探讨了当下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方面的相关问题。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在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方面:部分地方理工院校过分受制于市场驱动,专业培养目标过于细化,在指导思想上形成较为狭隘的人才培養模式,缺乏战略考虑。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受教育部高教司委托承担的题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与中国高校外语专业教育改革和发展战略》的研究项目所做的报告就专门指出“外语专业教育必须坚持把培养学生的高素质放在首位,反对片面的市场需求决定论。片面的市场需求决定论是对党的素质教育大政方针的认识偏差,它由局部、近期的功利驱动,将导致整个教育机体以致受教育者个人的实用主义”。
2.对英语学科专业认识有误区,学科方向不清晰,需要明确学科定位。高等教育中的每一个专业都有其独特的学科内涵,所以对于任一专业的学生而言,系统的学科训练是必不可少的。但是部分理工院校只是对英语语言技能重视,强调其工具性,忽视英语教育内在的学科专业性和人文性。
3.在课程设置方面。部分理工院校在探索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课程设置不合理,英语专业的语言知识与技能课程安排比例不协调。学校花费大量时间训练考级过级,使得英语专业有沦为“语言技能培训中心”的危险。在以往的英语教学中过于注重学生语言知识与技巧(读、说、听、写、译)的培养,对英语工具性的强调掩盖英语专业的人文性内涵。
总之,近年来部分学界研究认为狭隘的人才培养观念、过强的功利时风、过窄的专业教育、过弱的人文熏陶背离了英语教育的传统,影响了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因此我国英语专业应该回归人文学科本位,结合学校地域特色和师资、办学条件、生源水平等实际状况,充分利用各方资源因校制宜,进行顶层设计与基建打底,确定办学定位和课程设置,全方位、多层次地培养优秀的英语专业人才。
二、新国标对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
当前《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国标》)的发布为英语教育回归人文教育的传统,为培养适应社会的多形式、多层次复合型人才指明了方向。
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介绍:“首次颁布的《国标》有三大特点:一是既有规矩又有空间。既对各专业类提出统一要求、保证基本质量,又为各校各专业人才培养特色发展留出足够的拓展空间;二是既有‘底线又有‘目标。既对各专业类提出教学基本要求,确保合格,同时又对质量的提升有了更高的要求,追求卓越;三是既有‘定性又有‘定量。既对各专业类标准提出定性要求,同时包含必要的量化指标。”可以看出,新颁布的《国标》对于各专业的学科内涵、人才培养方向等都做出了明确的要求。具体到英语专业,《国标》提出的培养目标是:“外语类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扎实的外语基本功和专业知识与能力,掌握相关专业知识,适应我国对外交流,国家与地方经济发展,各类涉外企业,外语教育与学术研究需要的各外语语种专业人才和复合型外语人才。”《国标》更强调外语类人才的综合素质和应用能力的重要性,全方位提出了外语类专业人才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要求。就素质要求而言,《国标》认为外语类专业学生应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良好的道德品质、中国情怀与国际视野、社会责任感、人文与科学素养、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及学科基本素养。总之,《国标》明确了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专业内涵、人才培养方向等重要问题,对各高校制定相应的专业培养目标提出了原则要求,也对英语专业的学制、授予学位、参考总学时学分、政治思想道德、业务知识能力等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基本要求。
三、湖南理工学院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在新《国标》思想的指导下,湖南理工学院英语专业结合自身的办学特色提出了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和必要的相关专业知识,且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在教育、经贸、外事、文化、科技等领域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为了实现该人才培养目标,湖南理工学院外语学院经过多年探索和实践,逐步建构起英语专业“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 的人才培养模式,显示出“宽基础、柔方向、重实践”的人才培养特色,既体现了新“国标”对英语专业的总体要求,又契合了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其内涵表述如下:“高素质”集中体现于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和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所有这些需要协调发展的要素在本专业的培养方案中均有相应的课程模块和具体课程直接对应,充分反映了英语专业新国标的总体要求和本专业“宽基础”的人才培养特征。“复合型”意为“英语+相关专业方向”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即应用型取向)。在培养方案中,本专业按英语大类招生,前三学期为基础阶段,不分专业方向,第四学期开始分设如下专业方向:教师教育、商务和翻译。学生在修读专业必修课的同时,可按自己的意愿和学习情况选修相应的专业方向模块课程。这种模式使得学生既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宽广的知识面,又有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从而有利于毕业生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在就业市场获得相对强的竞争力。这体现了人才培养模式中“柔方向”的优势。应用型则是强调人才培养面向社会需求,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即主要对接地方英语学科的基础教育、广大中小型涉外企业和文化、教育、科技等基层管理部门。即使学生考研深造,也多倾向于应用型的专业硕士。所以,本专业的相关专业特色模块课程的设计、实践平台搭建和专业实训、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都是服务于應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学生毕业后能在用人单位迅速“上手”,反映出人才培养与用人单位的“无缝对接”,体现出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重实践”的特色。
四、结语
《国标》是高等学校本科英语类专业准入、建设和评估的重要依据,同时倡导“分层卓越,各显特色”(仲伟合,2015),即“根据本标准制定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体现本校定位和办学特色的培养方案”。我院正是在国标思想指导下根据地方院校的实际定位与需要而制定的。《国标》是全国高等学校外语类本科专业的准入、建设和评价依据。作为地方理工院校的英语专业,我们正是根据《国标》标准,紧密围绕应用型和复合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基于服务地方经济、教育和文化发展需要而制定具有地方理工院校办学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
参考文献:
[1]《入世与外语专业教育》课题组.关于高校外语专业教育体制与教学模式改革的几点思考(三)[J].外语界,2002(1):32-39.
[2]教育部高等学校2018教学指导委员会编.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3]杨永和,张从益. 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践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普通理工院校“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例[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14(4):104-105.
[4]仲伟合. 《英语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指导下的英语类专业创新发展[J]. 外语界, 2015(3):2-8.
[5]秦秀白, 吴古华. 发挥理工院校的办学优势 努力培养复合型的英语专业人才——理工院校英语专业办学模式综述[J]. 外语界, 1999(4):11-15.
[6]吴岩.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有关情况介绍[J]. 重庆与世界, 2018(4).
[7]教育部发布我国高等教育领域首个教学质量国家标准[J]. 中国高等教育, 2018(Z1).
项目支持:本文为2016年湖南省省教研教改项目“新国标视野下地方理工院校英语专业办学定位和课程设置研究”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