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之“怕”

2018-09-30 09:09李春琪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2018年5期
关键词:老师孩子教育

李春琪

前段时间,一篇山西吕梁四年级学生记录内心独白的文章《老师我想对您说》在网络平台传播。阅读完全文,作为教育工作者,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我一直在思考,教育到了这样的境地,是谁之过?教育处处都是害怕,是谁之责?《老师我想对您说》中有一段这样说:

“我拼命地想做您心目中的好孩子,可事与愿违,我总是那个还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就挨打挨骂的孩子……就这样您没有给我背(课文)下去的机会,被您打了20下,中午回去我伤心万分……我常常梦见您打我的情景,半夜醒来难以入睡……老师啊老师,我们就是这样一天天看着您的脸色过的……”

从中可以看出,孩子每天在学校都处于害怕之中,甚至晚上做梦都是被老师打的情景。

其实,害怕的何止孩子,我们做老师的又何尝不是整天生活在恐惧中呢?这几年,教育改革风起云涌。教育改革带来种种变化,在促进教育教学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的同时,也让我们付出了惨痛的代价。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争论不休;减负并没有真正减轻教师和学生的压力;学生心理问题越来越突出,越来越难教;社会对教育的期待与教育自身的发展不相符;各种检查、评估繁多,让教师疲惫不堪;教师专业成长缺乏有效指导,职业前景茫然;包括学生成绩等许多现实问题,老师不得不面对,却又害怕面对,因为大多时候无力改变……这进一步导致教师把无形的压力转移到了学生头上,造成了部分教师扭曲的性格,出现体罚学生的现象。

家长又何尝不怕呢?从怀孕之前开始,就怕这怕那,做这样那样的检查,最后顺利生下了健康的宝宝;接着又开始怕宝宝吃得不健康、不营养,到处托人买好的奶粉、营养品;孩子该上学了,怕上不了好学校,四处奔忙;上学了,又怕孩子输在起跑线,给孩子报这样那样的兴趣班、提高班……

试问,孩子每天都在“怕”的包围下生活,在“怕”的氛围中成长,学生在怕中学,老师在怕中教,家长在怕中管,这样的环境能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吗?这还是教育吗?

德国著名教育学家斯普朗格说:“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这个过程应该是一個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过程,应该是一个心灵相通,和谐互融的过程。”回过头来看看写《老师我想对您说》的那个孩子,连做梦都是老师在打他——他连最基本的做人的尊严都找不到,连最基本的校园生活的乐趣都找不到,这样的孩子何谈学习,何谈唤醒生命感和价值感。在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大环境下,怎样为师,习近平总书记为我们指明了方向,那就是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怎样为父母,也需要作深刻的思考,孩子是有血肉、有思想的人,不是管好一日三餐、让孩子衣食无忧就是称职的父母,要走进孩子的心灵,心心相对,真诚付出,要成为孩子的伙伴,孩子的第一人生导师,孩子的楷模。这些,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做到的,我们需要加强学习,长期坚持。

此时,我的眼前出现了一所学校,它没有豪华的建筑、高档的装修,不过是几间砖瓦平房,但整个校园整洁有序,绿树成荫。下课了,老师和孩子们一起玩游戏,笑声朗朗;上课了,老师带领学生遨游知识的海洋,书声琅琅;放学了,孩子们欢呼雀跃,一起奔向温暖的家。

猜你喜欢
老师孩子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老师,节日快乐!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孩子的画
教育教学
老师的见面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