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东辉
社会工作及其专业人才建设是当代中国的社会建设战略。
社会工作作为舶来品,适应中国即本土化是其实现专业使命的重要途径。
中国体系(进而东方体系)与西方体系并存,有自身的利他实践。从逻辑和现实审视,本土利他实践与外来社会工作一样,都是“当时当地”(here and now)的助人系统。
两个并存体系的助人利他实践应该具有相近的学术区位和专业认可。然而,相较于始于30年前、目前依然如火如荼的社会工作本土化探索,社会工作的中国学人与业界人士对于本土助人利他实践的梳理极其短缺。本土经验的规范化和国际化更无。从谈起。这十分令人遗憾,也需要尽快改变。
鉴于此,笔者受托组织专人,聚焦本土的古今實践,从多个视角对本土的社会事务或类社会工作议题进行探究。本组的四篇本土导向文章中,有从中医文化视角对本土社会工作建构的审视,有对民国社会工作中国化的省思,有对井冈山革命实践中社会工作智慧的解构,有对群团工作与社会工作的比较分析。应该说,这些阐述是几位作者对社会工作静思细想后的个人领悟。从而,可以视之为星星之火,希望能对本土导向研究的燎原之势有所推动。
中国社会工作实践必须关注本土导向。作为业界人士,我们需要继续进行外来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在假设演绎法指引下,继续归纳国际社会工作的经验,并将之在中国进行演绎。与此同时,我们需要加大力度进行本土社会服务经验的规范化,并将其在未来中国和外在世界进行演绎。
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是一个漫长过程,其稳步发展有赖于社会工作各界人士的积极参与和精诚合作。大家携手互动,一起行动,共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