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晋
摘要:在现代艺术发展中,写意山水画作也呈现出了新的审美趋势。借助于“积墨法”的使用,画面能够呈现出更加独特的视觉感受,因而被前人传承至今。本文围绕当代写意山水画中“积墨”技法的价值意义、技法特点以及应用问题进行探究,供大家借鉴参考。
关键词:写意山水画;积墨;技法的;应用
在当代写意山水画中,包含着“积墨法”、“破墨法”、“宿墨法”等艺术表现激发。其中,“积墨法”的应用有着悠久的历史,也因其体现出来的独特气韵被无数书画创作者为之着迷。在当代写意山水画的创造中,“积墨”技法的应用较为普遍,所体现出来的艺术价值也更加深远。在具体的用色、用笔中,“积墨”所营造的艺术空间美感是十分强烈的。
一、代写意山水画中“积墨”技法的应用价值
顾名思义,“积墨”技法指的是一种层层加墨的艺术绘画方法,这种用墨方法一般由浅到深、有虚到实、由轻到重,待第一次墨迹稍微干后,再进行第二次、第三次的绘画,从而实现逐步加深的艺术效果。在这一绘画过程中,作者需要反复皲擦点染多次,因此能够使所绘画出来的物象具备立体感。积墨法成功的关键在于笔法,作者需要在具体的用笔过程中,保持苍劲有力,这样才能够达到力透纸背的效果,使画面中的墨色更加有神采和气韵。在积墨法的风格运用上,墨法的湿润决定了画面的厚重,在具体的艺术效果上也呈现出了具体的技法应用。
二、当代写意山水画中“积墨”技法的具体应用
(一)技法融合
在当代写意山水中,笔墨是进行艺术创造的重要手段。在北宋韩拙的《山水纯全集》中,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暨“山水悉从笔墨而成”,认为在山水画作中,没有对笔墨的成熟运用,就难以形成生动丰富的画面。近现代,黄宾虹、李可染等画家先后掌握了“积墨”技法的核心内容,成为了“积墨”山水画中享有盛名的山水画大家。他们将写生和创作结合在一起,在中、晚期形成了“逆光黑山”风格的“积墨”山水画,在具体的笔墨融合上,他们呈现出了更加独特的艺术价值。黄宾虹曾经称龚贤为“山水沉雄酣润…用墨胜过明人”。并且在笔法上,善于用笔墨融合,使画面的空间更加融洽,画面氛围更加浓郁。进一步强化了墨的表现力,并借助于笔与笔的交错叠加,使画面的意向更加融洽。在“积墨”的绘画上,龚贤用笔较为单一,多用中锋,因此在用笔的过程中追求的是笔圆气厚、笔法道劲、柔而不刚,特别通过运用积墨的方法,对于山水树木处理的更加生动灵活。例如,在画树的浓叶上,作者通过一遍、二遍、三遍的绘画方法,墨积染的层次可以达到十余次,因此使画面山水呈现出了更加苍劲秀美之特色。在用笔时,笔触的叠加应该在层层浸染之下,呈现出浓淡干湿的变化,使画面墨色效果更加沉稳厚实。
(二)意象表现
在当代写意山水画的创造中,笔墨是山水画立“象”的重要手段。在具体的笔墨意象融合下,借助于用墨、用色的意象凝结,呈现出不同的山水意象。例如在绘画群体树丛的过程中,绘画者不应该单独追求形象的逼真,而是要重视群体形象的浑厚圆润。画面中山水树干的轮廓所用墨色积累的时候,要注意枯中加润,使墨色呈现出深、浓、湿等不同的变化。在李可染“积墨”山水画中的树木绘画上,因其表现手法和画面层次的不同,画家要通过不同的形象设计或者骨勾枝干的方法,设计树木的具体意象。要保持树木叶子的留白、逆光表现或者双勾写枝干,从而达到群山之中,单体叶片的饱满、群体叶片的幽远。“石为山之骨”,在山水画中对石的描绘之中,画家在用笔积墨的方法上,大多采用“面皴法”,这一绘画形式将干皴和湿染结合在一起,从而达到墨先干后湿、积染的层次更加丰富。在积墨形式的處理上,通过笔墨皴法,能够使山石物象的底部保持黑顺,中间过渡为灰色。在山石的墨色层次上,更加具有真实感和立体感。同时,在山石的外在线性描绘上,多变的笔法勾勒山石外形,能够体现出山水的黑重,达到整中有变的艺术效果。
(三)空间层次
在山水空间意境的营造上其最终目的需要依靠笔墨来形成。因此,书画创作者需要将墨色浓淡的变化关系与视觉经验融合在一起,将积墨绘画中的光感表达出来,将实处改变为虚处,使画面的空间更加空灵。
在积墨法营造的空间层次上,树丛可以利用积墨色的浓淡表示远近、石头用墨色的浓淡表示上下,在积墨法的融合下,使画面的变化更加丰富层次更加鲜明。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写意山水画中,“积墨”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现代的绘画理论对中国山水画创作具有指导性的意义。而在具体的应用手法上,借助于不同的用水、用色、用墨表现,积墨法能够达到笔墨运用独特、各得其妙的效果。画家可以通过对不同绘画手法的使用,在墨法、笔触、水分等因素下,使画面体现出独特的审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