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彩玲 陈娜芬 陈银桂 苏欣超 陈素云
[摘要] 目的 分析产前健康教育在降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产后并发症的效果。 方法 将76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38例健康教育组和38例常规护理组。 结果 健康教育前,两组孕妇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教育后健康教育组血糖水平低于常规护理组,羊水过多、剖宫产、早产、妊高症、胎膜早破的不良妊娠结局低于常规护理组,产后并发症发生率13.9%低于常规护理组36.1%(P<0.05)。 结论 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实施产前健康教育,控制血糖水平明显,可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和产后并发症发生率。
[关键词] 妊娠糖尿病;产前健康教育;产后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8)06(b)-0133-02
妊娠期糖尿病作为一类高危妊娠,其主要是指孕妇在怀孕之前体内的糖代谢处于正常水平或者存在潜在糖耐量减退,在怀孕后才发现的糖尿病以及糖调节异常疾病,妊娠期糖尿病作为一类高危妊娠,在我国的发病率较高,常发生于孕妇妊娠中晚期,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控制血糖可能会导致孕妇及胎儿出现各类并发症,如:泌尿系统感染、流产、妊娠期高血压、先兆性子痫、产后出血等并发症,引起胎儿畸形、死胎、巨大儿等,并且还增加了产妇远期糖尿病的发病率。妊娠期血糖水平控制在很大程度跟产妇自我管理能力有关,临床研究发现,产前有效的健康教育可以控制血糖水平,改善妊娠结局[1]。近年来,安溪县医院产科针对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38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实施产前健康教育,在降低产妇产后并发症方面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产科收治的76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作为该次一般资料,按照入院建档的先后顺序编为1~76号,借助计算机将其随机分为38例健康教育组和38例常规护理组,所有孕妇均符合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在妊娠24~28周接受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试验结果发现:空腹血糖值≥5.1 mmol/L,口服葡萄糖后1 h的血糖水平≥10.0 mmol/L,口服葡萄糖2 h后的血糖值≥8.5 mmol/L[2]。健康教育组:年龄分布为18~40岁,中位年龄为(28.4±3.2)岁,孕周为24~36周,平均孕周为(29.5±6.0)周,常规护理组:年龄分布为17~38岁,中位年龄为(28.3±3.0)岁,孕周为24~34周,平均孕周为(29.0±6.3)周。运用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进行简单统计分析,统计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对比性。
1.2 方法
常规护理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患者开展常规产检和血糖监测,告诫患者严格遵医用药,健康教育组在常规护理组基础上实施产前健康教育,教育的内容如下。
1.2.1 成立产前健康教育小组 小组成员由资深的妇产科护理人员组成,有主任护师但是组长,主要负责对患者实施产前健康教育。①对孕妇进行评估。询问孕妇对妊娠期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孕前体重、孕后体重增长情况,结合B超检查了解胎儿发育情况,并对孕妇的生活习惯、饮食情况以及病情等进行评估。②建立孕妇档案,档案的内容应该包含孕妇基本情况、血糖水平、血压水平、有无糖尿病家族史。
1.2.2 产前健康教育的途径 ①口头教育。运用灵活的语言教育技巧,要向其介绍妊娠期糖尿病发病原因、治疗方法、注意事项以及相关并发症的预防。②发放健康教育手册。手册主要包含妊娠期糖尿病的基础知识、饮食注意事项、运动指导等等,帮助孕妇加深对妊娠期糖尿病的认知。③开设健康教育讲座。组织孕妇参与该院举办的妊娠期糖尿病健康教育讲座,讲解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和防治措施,指出孕妇生活中常见的不合理饮食和运动方式。④电话随访健康教育。为了提高孕妇健康教育的效果,健康教育小组还应以电话随访的形式开展健康教育,加强患者饮食、健康方面的指导,并反复对治疗注意事项、用药知识、饮食和营养、运动和休息、心理健康知识进行宣传[3]。
1.2.3 产前健康教育的内容 ①运动指导。健康教育小组应该结合孕妇的病情为其制定个性化的运动方案,内容包含运动的方式、运动次数以及运动时间。对孕妇而言,最好为有氧运动,可以选择打太极拳、上肢运动、散步等,1次/d,于餐后1 h进行,每次运动时间为20~40 min为宜,提醒孕妇不可空腹运动。②饮食指导。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而言,控制血糖的基础是饮食控制,因为妊娠期糖尿病孕妇饮食摄入除了要满足自身营养所需外,还需要满足胎儿生长繁育,因此在孕中晚期需要增加200~300 kcal/d的热量。健康教育小组要结合孕妇的身高、体重、活动强度,计算全面能量总摄入量,其制定科学的饮食方案,并对其讲解,方便孕妇记忆。③胎儿监测。提醒孕妇要定期到该院接受产前检查,按照医嘱开展胎心监护,指导孕妇掌握数胎动的方法和如何判断胎儿在子宫内的安危。④血糖监测。在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疗过程中如果孕妇的血糖水平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可以定期对其监测,指导孕妇正确的血糖监测方法,监测后做好记录,另外提醒孕妇要随诊携带糖块,以便当出现低血糖时要立即食用,改善低血糖症状[4]。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孕妇健康教育前后血糖水平、妊娠結局以及产后并发症情况。
1.4 统计方法
组间数据统计分析应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用(x±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健康教育前后两组孕妇血糖控制水平对比
健康教育前,两组孕妇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教育后健康教育组血糖水平低于常规护理组,经统计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如表1所示。
2.2 两组孕妇妊娠结局对比
经不同护理干预后,健康教育组羊水过多、剖宫产、早产、妊高症、胎膜早破的不良妊娠结局低于常规护理组,具体如表2所示。
2.3 两组产妇产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健康教育组产妇产后出血2例、产褥感染3例,产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9%;常规护理组产后出血5例,产褥感染8例,产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6.1%,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3所示。
3 讨论
妊娠期糖尿病主要指的是孕妇在各类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导致其出现胰岛素抵抗,引起体内耐糖量减少的一类疾病。据相关数据显示,妊娠期糖尿病会增加母婴并发症发生率,常见并发症有羊水过多、早产、宫内感染、妊高症等。针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除了要积极给予药物治疗外,孕妇自身的健康知识状况、生活方式、行为模式等均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血糖的控制效果。健康教育主要指的是通过有组织、有计划、系统性的开展教育活动,帮助人们改变其现有的不健康行为以及对其健康行为造成影响的因素,逐步减少或者消除影响其健康的危险因素,最终达到预防目的和提高身体健康的目的。健康教育的其含义为通过行为干预和信息传播等方式,帮助个人或者群体逐渐掌握卫生保健知识,增强其健康意识,从而达到逐渐改善个人或者群体生活,消除危险因素,降低疾病发生率[5]。在该文中,通过对38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实施产前健康教育,经一段时间后发现:实施产前健康教育降低產妇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效果优于常规护理,并且妊娠结局优于常规护理组,产后并发症发生率13.9%低于常规护理产妇并发症发生率36.1%(P<0.05)。充分肯定了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实施产前健康教育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胡波,马腹婵.健康教育及饮食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妊娠结局影响[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6,24(7):490-493.
[2] 方春燕,王莉.全程规范化健康教育模式在妊娠期糖尿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妇幼保健,2015,30(30):5099-5102.
[3] 李芹,张悦,戴永梅,等.系统健康教育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知、信、行的影响[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6):438-441.
[4] 陈霞.个性化健康教育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1):5558-5559,5562.
[5] 郭存玲,苏红梅,韩艳菲.个体化健康教育在妊娠期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J].中华全科医学,2012,10(2):249-250.
(收稿日期:2018-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