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造物思想案例

2018-09-29 08:38汪一鸣
魅力中国 2018年27期
关键词:酒器造物

摘要:“非酒器无以饮酒,饮酒之器大小有度。”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酿酒方法的出现,酒器也随之而来。酒器的出现不仅方便了人们饮酒,也代表了中国礼仪文化发展达到了新的高度。酒器名称多,式样多,花纹美,制作精,代表了古代酒文化的时代风尚。文章通过对酒器的政治历史背景,文化演进,工艺条件,美学追求等问题的分析来阐述中国古代造物艺术的内心需求和价值观念。

关键词:酒文化;造物;酒器

一、中国古代酒器的发展

夏朝的酒文化十分盛行,更是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件青铜酒器——爵。在许慎的额《说文解字》中记载“爵,礼器也,象爵之形,中有鬯酒。又,持之也,所以饮器象爵者,取其名节节足足也。”爵,作为酒器,是饮作为何而用呢?在《礼记》中记载“二爵二觚四觯一斝。”这是爵与其他酒器的组合,但是在夏代晚期刚出现爵时并没有发现与爵相搭配的其他酒器。在考古发现中,一件青铜器上有关于白公父爵的记载:“白公父作金爵,用献用酌。”夏代晚期时候的爵,依然有陶爵的特征,和陶爵对比爵比较精巧,器壁比较薄,表面粗糙,有简单的装饰,一般情况下不会写铭文。这个时候的爵虽然比较原始,但外观造型上不僅新颖而且精巧,这就说明爵这种酒器在夏朝之前就已经经历了很长的发展过程。

商代从至高无上的帝王将相到布袜青鞋的贫民百姓皆是嗜酒成风。商代酿酒行业非常发达,随着青铜器制作技术的大大提升,中国的酒器的随着发展到前所未有的新境界。商代酒器形制丰富,变化多样,也有一定的组合。每一种酒器又有不同的式样,以盛酒器尊为代表,有象尊,犀尊。这些动物形状的酒器不仅仅作为成就的工具,更是作为一种礼器出现在商代的宴请,祭祀等场所。商代虽然盛行饮酒,但也败在饮酒。商纣王造酒池可行船,日日美酒伴美色,荒淫无道,最终导致了亡国。

周代注重礼制,吸收了商代亡国的教训,大力提倡“酒礼”与“酒德”,把酒的用途限制在祭祀上,具有巩固周代政治,联络感情的思想政治价值。酒礼与祭祀和周代的宗法制度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列鼎的制度和等级座次来反映尊卑关系,还通过在酒礼中所用的酒和酒器的数量,样式等来约束人们的行为。周代的酒礼成为最严格的礼节,同时表现出强烈的等级色彩。周代的酒礼比商代更为严谨,所用酒器则是延续了商代的样式。青铜酒器作为夏末至商周主要的酒器,其造型,装饰在政治,文化上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更是展现了当时严格的等级制度。

秦朝六国统一,经济繁荣,酿酒业自然也就兴旺起来,但青铜器逐渐走向衰落,秦汉时期,漆器成为南方主要的饮酒器具。当时的酒器器型变得短小,其原因在于秦汉时期的人们饮酒是席地而坐,酒器放在较矮的桌子上或者地上 。所以酒器的发展演变不仅和政治历史文化有关,同时也受到生活习俗的影响。

隋唐时期的酒文化因诗而闻名,众所周知唐朝的诗词很繁荣,对酒文化的发展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除了诗词外诗词,酒与绘画艺术,音乐,书法,舞蹈,都是融会贯通的,酒文化在唐代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唐朝崇尚“美酒盛以贵器”。但是到了隋唐时期,酒器已经不再是青铜器,那时候的酒器是以瓷酒器为主要,金银酒器为辅助历史新时期。

宋朝的酒文化是唐朝酒文化的延伸,宋朝的酒文化比唐朝的酒文化丰富多姿,与近现代的酒文化更相似。宋代的时候发明了蒸馏法,从此以后白酒就成为中国的主要就品种类。明清时期,酒就慢慢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要饮品。清代有“酒品之乡,京城为最”的说法。宋代至明清的酒器皆发展延续了唐代酒器的式样和材质,中国的酒器形成了其固有的模式。

一个时代的酒器造型,式样反映了这个时代人们的内心需求和当时社会的价值观念,从原始社会到明清时期,每个年代都有着代表这个年代的酒器,每件酒器又展现了每个时代的特征。我们可以从每个年代的酒器代表上寻找出当时人们在造物思想上的演变,还原其面貌,吸收其精华,发展其技术。

二、独具匠心的酒器工艺和美学价值

《天工开物》中记载“天覆地载,物数号万,而事亦因之。”所以酒器也因为在宴请的时候根据不同地位的等级的,不同的过程环节需要而做出出不同的形状。商代的青铜酒器不仅在设计形状上还是在制作艺术上都远远超出了现实生活中被需要使用的范围,造型形状和花纹的刻画上都达到了青铜艺术的最高峰。

斝盛行于商代晚期至西周中期。斝基本造型为侈口,它的轮廓线从器具顶部到中部逐渐收缩并出现方向性的变化,使整个造型显得更加丰富自由。青铜酒器上除了有线的运用还有一些造型的形式法则和普遍规律的运用,使得青铜器的造型更具有美感。但是酒器的使用方法是必须具有平稳性和平衡感的,在酒器的使用方法中商代人做的是最好的。他们给这些酒器安上了三条具有线条感的棱柱,它们构成了器物最高度的稳定感。再者,工艺品自古以来讲究和谐美,如果我们只是一味的强调器具的线条感和稳定性难免会让器具的造型显得单调。所以古人在制作青铜酒器时,在器口或者器身添加了一些立体兽形装饰,这些凸起的装饰给器具增添了一些高低起伏的变化,这些装饰不仅仅美化了器具的外观,还给增添了一些神秘色彩。我们以商代晚期的凤柱斝为例,其器侈口,口沿上立有双柱,两柱顶端各置一件圆雕高冠的凤鸟,凤鸟作站立状,冠耸立,圆目鼓睛,正在举目远眺,凤鸟体态娇美健壮,充满着生命力,具有很强的装饰效果和艺术魅力。从装饰上看,除了这种罕见的立体圆雕外还有许多精美的线雕花纹。例如,比较流行的纹饰有云雷纹,饕餮纹等。商代青铜酒器的装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人们对当时所见事物的复杂思考。繁复的纹饰有时会让人费解,但这些纹饰并不是毫无章法,也并非胡乱刻画,这是中国古代人经过理性与感性的杂糅而产生的富有精神内涵的产物。在青铜酒器上的装饰纹样也具有他特定的哲学意义,它把多种多样的装饰元素融拼接在一起,体表现出一种平衡和有序性,从而达到了和谐统一的境界,也就是中国“和”的精神。在商代时期,青铜酒器成为一种礼器而存在的,《礼记·礼器》中有载:“宗庙之祭”,“尊者举觯”,“卑者举角”。由此可见,商人对等级观念的看重和对天地人神的敬重。青铜酒器的出现不仅体现出当时人们的造型倾向和装饰思维,还融合了人们的文化意识。

中国古代璀璨的酒器文化中,除了商代的青铜酒器外,唐宋以后的陶瓷酒器也格外受到人们的重视,并一直沿用至今。我国人民很早就发明了陶器,并广泛运用于日常生活中。由于陶瓷行业的快速发展和陶瓷技术的日益提高,陶瓷酒器也跟着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出现了精致,外形精美的陶瓷酒器。陶瓷酒器的种类比青铜酒器的种类少,出土文物中精美珍贵的陶瓷酒器主要是壶,杯之类的饮酒器或者盛酒器。以明代斗彩鸡缸杯为举例,据《成窑鸡缸歌注》:“成窑酒杯,种类甚多,皆描画精工,点色深浅,瓷至莹洁而坚。鸡缸上画牡丹,下有子母鸡,跃跃欲动。”这件斗彩鸡缸杯在描绘花纹时,先用青花细线淡描出纹饰的轮廓线,上釉后入窑经过1300度左右的高温烧成胎体,然后用红、绿、黄等色釉不满之前留的青花纹饰中二次入窑低温焙烧。器壁用牡丹湖石和兰草湖石把画面分割成两个部分,一部分画雄鸡昂首挺胸,一只母鸡与一只小鸡在啄吃一只蜈蚣,另外还有有两只小鸡追逐玩耍,另一部分画一只公鸡引颈啼鸣,整幅画面形象生动有趣。唐宋以后,绘画等艺术得到大力发展,所以在日用酒器上也绘有图案。陶瓷质地的酒器更容易塑形,其器表的装饰也可根据绘画的不同风格分为多种样式,酒器的美学与艺术审美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中国的陶瓷酒器展现了中国高超的工艺性和优雅的艺术性,代表了不同民族,不同时期的文化生活和人们的内心需求。

三、古代酒器的造物思想对现代工艺的影响

在强大的民族的文化体系中,工艺文化经常有一种综合性功能和性质,并且常常比其他文化体系更会源远流长和强大的生命力,也会成就别的文化、艺术的强大根基。张道一先生把工艺文化的这一现象称为“本原文化”现象。《考工记》中记载:“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材美工巧然而不良,则不时,不得地气也。”在古代打仗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做工艺品也一样,天时地气材美工巧,缺一不可。在古代,人们结合天时地气,在日常生活中发现了制作器具的原材料。匠师们经过摸索对这些原材料有了一定的科学认识,通过不断地实践才制作出一件件精美的酒器。

根据古代人们使用的酒器,让我们想到了今天的酒具,现代人们所使用的酒器,大都丢了本原,盲目西化。不论是家庭聚会还是在外就餐都很难再看到富有中国特色的酒器。当然也会有人产生质疑,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今天人们还能还原使用古代人所使用的复杂酒器吗?其实,在古代,青铜酒器的出现时为了满足当时贵族阶级的需要,而现在批量化生产的酒器也是为了满足人们需要,不管时代如何,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是为人而服务,其核心是人。我们可以把青铜酒器上的动物纹样用到现代酒器的设计中,来表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酒器的制作本身就包含着从自然中得到的启发,其造型和纹样都有着明显的自然气息,同时也是人类造物思想的反映,造物活动的根本指向是人。古代的青铜酒器在总体上体现着先民对人以外世界的认知,复杂的工艺和纹样也体现了人们对天地充满着敬畏之心。陶瓷酒器的造型和装饰更能体现一个时代的人们内心需求和精神向往。我们不能因为快节奏的生活就摒弃了中国几千年来的酒文化和人们对酒器制作的高要求,我们要对历史充满敬畏,历史是公正的,它向我们展现了先人的聪明才智。鲁迅先生曾说“忘记历史等于背叛”。我们回顾历史,从历史中寻找属于中国人的造物思想,并与现代设计紧密结合,向世人展现中国独有的造物理念,讲述我们自己的造物故事。

參考文献:

[1]安毅. 论商代青铜酒器的造型、装饰美[J].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3):100-101

[2]谢文逸. 中国古代陶瓷酒器的发展[J]. 酿酒科技, 1999(2):64-65

[3]余琳. 夏商周三代审美风尚与礼仪构建[D].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0

作者简介:汪一鸣(1994.6.22),女,籍贯(山东省菏泽),单位(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职位:研究生,学历(2017级硕士),研究方向:民间美术研究。

猜你喜欢
酒器造物
基于传统造物观的博物馆陶瓷文创品设计研究
留情多在酒杯间
汲古怀远造物归真
物物与共,美美与共
查酒驾
以木造物
淘宝造物节引爆创造力的盛会 华晨宇献唱 天天兄弟PK奇葩说
关于铜陵博物馆铜文化内涵的几点思考
观花解语
B4RM4N智能调酒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