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高校对大运河文化传播的促进作用研究

2018-09-29 19:47姚建惠
科技传播 2018年18期

姚建惠

摘 要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党的十九大以来重要的战略部署,而文化协同是京津冀协同的重要部分。大运河文化浸润着京津冀区域的文化生态,以大运河为文化传播纽带,利用京津冀区域的高校平台,从联合研究基地、教育教学科研、产学研合作等方面展开,有利于系统地构建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指导下的大运河文化的传播生态。

关键词 京津冀协同;高校文化传播;大运河文化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8)219-0187-02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战略决策,为京津冀区域内文化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文化的协同最终仍要落脚于人才的培养和文化的传播传承。大运河文化带的重要文化价值,及其与京津冀区域不可分割的关系,使得其在京津冀区域内的文化传播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高校的平台,为文化传播构筑更有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的研究,从而为实现京津冀的协同发展提供更多思路和途径。

1 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的价值分析

党的十九大中明确提出了实施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部署,其中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一项策略。京津冀地域相接,文化相近,有着不可分割的紧密关系。然而从实际着眼,京津冀区域内仍然存在着割裂的情况,尤其是文化空间的榫合亟待进一步推进。所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战略,不仅在北京非首都功能的疏解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政治、经济、文化的调节方面也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文化的协同,有利于构建京津冀区域内的文化认同感,树立导向统一的文化意志,从而为构筑具有新时代特色的京津冀文化生态奠定基础。借助文化的浸润作用,不仅能够促进生态文化的意识构建,增强京津冀区域的全局意识,推动京津冀高校人才的合理分散、流通,从文化意识层面,改变以往的“集中”思维,让更多的企业、人才以及资源合理地分配到京津冀区域内。

文化传播需要更具体的文化资源的支持,所以京津冀的文化协同需要从未来的发展需求中寻求生机,更要从历史、文化的发展中汲取养分,同时还要注重与既有文化的和谐共处,相互促进。

2 大运河文化传播的必要性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了大运河森林公园,并且提出“要古为今用,深入挖掘以大运河为核心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大运河是运河沿线所有地区的共同责任”。而京津冀区域作為大运河的重要流经阶段,“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的重要资源是京津冀文化协同的重要利器。

大运河文化是“流动”的文化,它联通了南北东西多个区域,贯穿了多地的区域文化,同时涉及了经济、生态、水利、农业、旅游、民俗等多个领域。简单地将其视为一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看待并不全面,需要更多元化视角,各领域更深层次的融合交流才能全面地了解大运河文化的内核。

大运河流经京津冀区域,与京津冀的文化紧密联系,对京津冀区域的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反之,其也接受着京津冀区域的文化浸润。所以京津冀区域的文化协同发展,需要传统文化和历史文化资源的哺育,而大运河文化的重要地位和丰富资源也需要更系统的平台来实现文化的传播和传承。

3 京津冀高校促进大运河文化传播的策略分析

大运河文化的传播和传承需要多个领域的知识体系的融合,这对京津冀区域内的文化传播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从传播资源、手段到传播人才、队伍,既有研究的基础,又有人才培育功能的,当属高等院校。

基于京津冀区域的资源优势,此区域内的高校无论从教学质量到科研能力,都有着较突出的表现,但由于河北地区和京津两地的发展的不均衡性,也导致了京津冀区域的教学资源的差异。在京津冀区域的协同背景下,传播传承大运河文化,正为京津冀区域的高校资源协同发展提供了机遇。

3.1 建立京津冀高校大运河文化研究联合基地

从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的角度,传播传承大运河文化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策略规划,而高校在京津冀一体化策略、文化传播研究等方面有着较为扎实的理论和研究基础。鉴于以往,京津冀区域内的高校之间虽有联系,但多呈现为以校为个体单位,校间进行交流互动,且关于京津冀发展、运河文化研究的碰撞也较少。归根结底,高校群体从运行的机制上看,以单个个体存在,凭借几所学校进行自发的连结而产生的作用很小。

通过建立京津冀区域高校的联合研究基地,增强京津冀区域内高校间的文化协同、交流互动,形成以高校为基础,京津冀协同为指导,大运河文化为桥梁的多元、立体、综合的研究圈。构建起联合研究平台,各高校以会员制参与其中,分工合作,这不仅能为京津冀区域内的高校文化交流提供平台,也进一步为大运河文化的深入研究提供了物质基础。

由于各个高校的各项资源存在差异,优势也各有不同,通过联合研究基地的平台价值,整合高校的研究资源、应用优势,尤其是地方院校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的应用型成果,将京津冀文化协同与大运河文化传播结合研究,全方位地研究出更有价值的成果,从而进一步促进京津冀的协同发展。

但联合研究基地并不是简单地糅合几所学校或研究机构,应该实现进一步的融合反应。一方面,需要京津冀区域三地的相关部门成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制定合理的建设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和各阶段的主要任务。另一方面还要求严格筛选高校参与人员,合理选择具有不同学科背景的研究员,既要能够服务京津冀发展的战略的需求,又能深入分析大运河文化相关的知识体系和应用策略,从而完成服务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与大运河文化传承体系的研究工作。

3.2 开展与大运河文化相关的教育教学科研工作

学校间建立起联合研究基地,有利于促进学校间的联合共动,为整个京津冀区域的协同发展提供更多可能性。而高校内部也要系统性的完成自身内部的文化结构,才能更好提升自身的各方面能力,更好地参与到京津冀高校协同发展工作中。

首先,设置运河文化、京津冀文化协同相关的课程。文化的协同发展,本质上是人本思想的延伸和升华。文化认同意识的传播,也应该是分阶段、分层次的进行。而大学教师和大学生作为文化传播生态的重要人群,具有重要的传播载体作用。通过课程的引入,既深化了教师的文化意识,也提升了学生对文化传播的认知。尤其是京津冀区域内的高校,在京津冀文化协同背景下,更系统地了解和学习大运河的文化体系,对区域文化传播的促进作用是具有可持续性的。

其次,注重相关科研科学性、特色化。科研作为高校工作的重要一环,要充分发挥其学术研究的理论价值。京津冀区域的地理范围较大,涉及的学校较多,不同的区域又呈现出不同的文化特色,所以在科研工作中,一方面要注重交叉学科之间的融合碰撞,另一方面也要根据所在区域的特色文化展开。通过大运河文化的贯穿,促进科学研究的整体化,构筑合理的研究体系。既要讲求研究的科学性,又要呈现研究的特色化。

最后,提升校园文化的多元化建设效果。校园文化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手段,呈现出更加灵活、有趣的特点,这对于学生和教师而言,其影响更加潜移默化,京津冀区域的高校还可以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开展不同程度的关于京津冀文化协同与大运河文化传播相关的校园文化活动,提升师生的参与性,增强趣味性,从而更好地促进文化传播工作的有效完成。

3.3 促进运河文化的学研成果与京津冀区域发展的对接和耦合

大運河文化涉及到的学科专业非常广泛,从生态、水利到民俗文化,都体现出了大运河文化的价值优势。高校的科研、教育特色在学术研究和教育延伸方面有着较大的优势,而这些研究和教育的成果最终转化成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文化协同发展的重要工具,还需要产学研的进一步催化。产学研相结合的工作开展,不但有助于资源优势的协同促进,更是推动了技术创新的各个层面的对接和耦合。其中,地方院校在促进区域企事业发展方面担任着非常重要的责任,但在学研方面优势逊于一些非地方院校。

通过京津冀区域内大运河文化传播的工作的开展,有利于构建不同高校之间的合作,既能发挥地方院校服务地方发展的优势,又能体现科研优势院校的价值,从而在侧面实现了京津冀高校的协同发展。运河文化的传承和传播,是基于各个区域的不同层次的文化的集中和整合,研究的成果需要提炼和深化,更需要传播和传承。所以产学研的应用和串联也是促进京津冀区域高校传播大运河文化的重要部分。

参考文献

[1]李建平.“三个文化带”与北京文化中心建设的思考[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17(10):15-21.

[2]刘勇,张悦.京津冀文化协同应从何处入手[N].光明日报,2015-8-4(002).

[3]姜师立.运河学的概念、内涵、研究方法及路径[J].中国名城,2018(7):71-79.

[4]孙根华.高校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学考察[J].四川喜剧,2017(8):145-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