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凯
我常常会想,未来的课堂会是什么样子?让我感觉惶恐的是,未来人工智能或许已经强大到可以描述和解释这个世界了。不是开玩笑,如果让我去幻想未来高科技环境下的教育,并把这种想象推进到比较极端的境地。要么,我的头脑中有高科技,没有老师;要么,我的头脑中有老师,没有高科技。也就是说,学生们似乎自己就可以弄懂并实践那些很高端的技术,他们所遇到的绝大部分问题,都可以借助人工智能获得解答,当学生们实在得不到答案时,他们才去咨询老师。而老师们说出来的话,总是又含混又模糊、让人摸不到头脑,最多只是让人感觉每个字都听得懂而已,然而在过了很长时间的困惑后,有少数学生忽然就一一领悟了。
选择,选择,再选择
预测未来是件危险的事情,人的头脑只能根据过往的经验,来拼贴出未来的场景。科学家从宇宙背景辐射中获得宇宙膨胀的信息,然后从大爆炸一直推演我们的宇宙膨胀到极限后的热寂,我个人认为这个假设也许不靠谱,想想看,宇宙的将来不是继续膨胀就是重新收缩,大概也就是两选一的不确定而已,这种严重受到理性逻辑制约的答案,很可能就是错误的。这时候,我头脑中的尤达大师闪现了出來,用古怪的表情缓慢说道:“听着,世界上并没有什么叫做将来。”我并不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想象,不过这就很大程度上打消了我对于所谓宇宙热寂的迷惑。直到后来读到霍金的文章,说到关于虚时间的问题,虽然也并没有把什么是虚时间完全弄明白,但总觉得很有道理,因为若跳出时间的概念,膨胀和收缩,就不再是原来头脑中的膨胀和收缩了,原来的选择就失效了。
细想一下,似乎未来的学习者注定要面临所谓选择的问题,他要在大量信息海洋中做出自己的选择,或者,他也可以选择让机器来帮自己选择,不过他至少还要选择一下,究竟要选哪一个机器来帮自己做决定。这其中有一个诡异的问题,学习者不停地在无数选项的迷宫中来回穿梭,可他究竟学会了什么?
一个人工智能的学习系统可能会给出宇宙未来命运的两个选项:膨胀直到热寂,或是收缩直到产生黑洞,然后学习者叫道:“不,两个选项我都不选”,于是,人工智能学习系统又给出了虚时间的概念——要知道不选择也是一种选择,因为早就有人考虑过跳出这个选择分支来看问题了,然而就算跳了出来,学习者又进入了新的分支中。
于是,学习者就被迫陷入到一个极大的面临不同分支的迷宫之中。很值得担忧的问题是,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他能否打破选择的魔咒,产生出一点点新的创造性的想法?这可没那么容易,因为在这个科幻的想象画面中,资源库里已经存有各种各样的创意和想法,学习者的每一次创造热情,都被人工智能系统温柔的提示“320年前,这个问题曾经被热烈讨论过”给立刻熄灭了。
从科幻的未来回到当前,会发现刚才的问题并非杞人忧天,当前这个世界上所有奇特的想法,可以在很短的时间里,被带到每个人的面前。本来用来“胡思乱想”的时间都被高效的现代媒体塞满了,稍微冒出点创意的小苗,立刻就被“其他人早就想过了”的想法踩回到泥里去了。人们在越来越多的事情上依赖他人更甚于依赖自己的头脑。当信息技术手段充分地渗透到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中后,会产生出一种错觉:所有问题的答案都在网络上的某个地方,至于问题解决的推导过程,早已由他人代为完成了。若是遇见某个想要解决的问题却暂时没有答案?没关系,那个答案肯定隐藏在某处,早晚会找到它的,没必要着急自己亲自去解决吧——大部分人应该就是这么想的。另一方面,当人们真的为自己的问题找到一个现成答案的时候,他是否会认真阅读那些答案的获得过程,报着质疑的精神去研究逻辑推理中的每一个环节?设想一下,当质疑这件事本身也有人代劳的时候,何必一定要亲自耗费脑筋去质疑?与未来科幻不同的是,当前这个世界还是源源不断有精彩的新想法冒了出来,当然,绝大部分人都是在消费一小撮人的想法。
作为一个学习者,似乎要和这个世界保持若即若离的关系,离开世界太近,会被别人的想法淹没,离开世界太远,会被世界抛弃。
下线,还是连线
从当下再重新推演未来,会生出一个不安的想法,世界的改变需要创造者,但那些所谓的创造者自己,也身不由己地被整个系统所掌控着,他的所谓创造,某种程度上也是系统发展到某种状态,自然会出现的产物。对于复杂系统的自组织功能有所了解的朋友,应该能够领会其中的意味。创造者不再是一个个体,而是属于创造者全体,创造者的个体意志,与系统的自组织发展方向相比,显得十分渺小。
作为一个创造者,当看到整个系统偏离方向驶向危险的悬崖的时候,他该怎么做?要么选择独善其身的下线,专注于成为自我的创造者。要么,就是产生出改变系统运行方向的超强的愿力,然而一旦上线,创造者的自我就有被泯灭的危险,存在一种可能是,创造者安然接收这种泯灭,只是专注于将某种祝愿世界更加美好的愿力传播开去。
教育者面对的,正是千千万万个具有改变世界潜力的人。面对未来——无论是当前的未来,还是未来的未来,他们要做的,恐怕就不只是教会学生怎样去制造出一个东西,而是要引导学生了解人的内心:人的欲望、人的行为模式、人的弱点,然后逐步延伸至一个团队、社群甚至作为人这个类别的欲望、行为模式和弱点。这当然不是每周仅有的一个课时的心理课程就能简单解决的事情,实际上不仅涉及脑神经科学、认知科学等学科前沿领域的知识,也和个人自我的心念训练密切相关。就算未来的人工智能系统精于人性的掌控,并为人类设置了貌似无穷尽的预定选项,而当人在审视自身行为和思想时,由混沌产生行动意向的不确定性,是人工智能系统无法计算出来的。关键在于,人怎样避免陷入人工智能预设的选项迷宫,将心念维持在自身独特的意向之上?看来人要学会抛弃那个叫做“自我”的设定,这是个看似科幻,但又合乎逻辑的答案。
作者单位:上海市位育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