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闻扶贫”的现实意义

2018-09-29 19:47刘朋
科技传播 2018年18期

刘朋

摘 要 “新闻扶贫”是我国扶贫工作的一大创举,深化新闻扶贫实践是传统新闻媒体拓展公共服务的有效形式,有助于在新的媒介环境下改进新闻生产,推动新闻改革,重树媒体公信力。

关键词 新闻扶贫;媒体社会意义;全媒体融合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8)219-0018-02

1 新闻扶贫——拓展传统媒体公共服务有效形式,探索中国特色新闻传播全新模式

新闻扶贫就是媒体公共服务较为成熟的“切入点”和“试验田”,更是媒体公共服务方面的一大亮点,是“我国扶贫济困工作的一大创举”,充分体现了我国媒体新闻理念的群众观和社会主义新闻制度的优越性。

每年新春佳节,湖南卫视在黄金时间的《湖南新闻联播》和其他融媒体终端,从腊月廿九到正月初三连续5天直播一个乡村的春节特色文化以及文化遗产,无论是立意或是新闻效果,都实现了新的突破,开创了集文化传承、旅游扶贫于一体的新闻扶贫新模式。

1.1 新闻扶贫——发挥媒体传统优势的“催化剂”

我国新闻媒体的新闻扶贫活动自上世纪80年代末就已陆续开展,20多年来,不断有新闻媒体组织“新闻扶贫”系列报道,开设扶贫新闻专版,积极为推动贫困弱势群体脱贫致富出谋划策,深化了新闻媒体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

湖南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连续6年的“新闻扶贫”模式,是最有说服力的成功探索。6年来,每年选择一个特色村寨进行“新春走基层”现场直播,助推乡村旅游发展,创造性地提升了“走、转、改”的实际效果。每年新春佳节,直播团队扎根一个贫困乡村,开展“新春走基层”大型直播,从2013年的《直播汤湖里》,2014年的《直播吕洞村》,2015年的《直播惹巴拉》,2016年的《直播香草源》,2017年的《直播苏木绰》,到2018年的《直播奉嘎山》,每年的直播点都选在湘西、湘南、湘中等集中连片贫困地区。

电视新闻人与当地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以连续直播为载体,串联起当地的民俗、文化、传统、地理、历史等元素,促进当地旅游经济发展。

1.2 新闻扶贫——推动媒体新闻改革的“孵化器”

在意识形态需要和商业压力之下,坚持保障社会公共利益,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应有之义。近些年,在新闻事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以新的思路重新发现、挖掘新闻扶贫,将新闻扶贫作为新闻改革的“试验田”,或许可以寻求一种自下而上、由点而面的改革模式,新闻扶贫具备新闻改革的理想气质和现实基础。

新闻的力量来源于真实,电视新闻则是在此基础上,运用镜头语言实现了真实的场景化和情景化。湖南卫视“新春走基层”系列直播是一个全景式素描,这个素描让新闻更真实、更温暖;6年来对“新春走基层”直播活动的坚守,让湖南卫视在新时代“走”出深入基层的新常态。

1.3 新闻扶贫——适应新媒体大环境的“组合拳”

新闻扶贫有助于传统新闻媒体适应从“受众时代”向“用户时代”的转型。开发新闻扶贫的素材资源、节目内容和内容平台,有助于围绕贫困话题和贫困群体资助,增强新闻在贫困社区和贫困人口中的影响力,凸显新闻的社会效益。新闻扶贫有助于传统新闻媒体由内容生产者到平台整合者的角色转变。普通公民借助博客、微博、微信等“自媒体”进行新闻采写发布,带来了公民新闻的繁荣,新闻写作不再只是新闻记者的专利,传统新闻媒体不单要做内容生产者,更需要做资讯整合者。

2 新闻扶贫——实践探索出真知,媒体责任得彰显

2018年2月,湖南卫视“新春走基层”《直播奉嘎山》团队,走进了国家级贫困县——地处湘中腹地的娄底新化县,从2月14日到18日,在该县奉家镇下团村进行了为期5天的“新春走基层”直播,《湖南新闻联播》每天用15分钟左右的篇幅连线直播。5天的直播主题依次为:“回家的诱惑”“团圆的味道”“幸福的歌声”“拳开新气象”和“喜看新变化”。根据娄底市新化县委宣传部统计,2018年2月15日—20日,奉嘎山共接待游客3.88万人次,同比增长201.7%;旅游综合收入约2 808.8万元,同比增长228.8%。

《直播奉嘎山》呈现出全新的媒体特征:

1)坚持“新闻扶贫”,彰显媒体责任。《直播奉嘎山》节目组扎根新化县奉家镇下团村,从前期踩点到节目播出历时3个多月,主创团队深耕细作、深入群众,以实际行动践行了精准扶贫的宗旨。如2月14日(大年二十九)分会场,连线了“油溪桥村”抓团鱼现场,讲述了该村群众脱贫致富的故事;2月16日(大年初一)分会场,连线当地妇女演唱“天门蔬菜歌”,讲述当地妇女山歌新唱、推介当地特色蔬菜的故事。采用全景式直播的形式,记录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新气象、新风貌,为新化旅游注入强大的文化内核。

2)坚持文化创新,打造“新闻连续剧”。《直播奉嘎山》在坚守中大胆创新,涌现出许多新亮点。首先是延續了“大片模式”,采用“新闻连续剧”“原生态”“多机位”“灯光视觉”等手法,坚持每天一个主题、一个VCR故事和一轮节目组合形式进行卫星直播,首次采用“1+5”立体模式——设置1个主会场,5个分会场。其次是打造南方“庙会”概念,让当地群众共同参与。直播中运用了“弹幕直播”“无人机航怕”“场景直播”等新技术,通过“技术+艺术”的手段,增添直播画面的艺术感和观赏性。

3)坚持融合传播,扩大节目影响。《直播奉嘎山》坚持立体融合传播体系,实现多媒体融合传播,有效地扩大了节目的影响力。节目联合湖南国际频道、湖南都市频道和新媒体芒果云同步直播,新西兰TV33、美国汉天卫视等10余家海外媒体也择机播出有关内容。央视国际频道、央视新闻频道、芒果TV、红网时刻、新湖南等媒体联合报道;人民网、新华网等媒体给予重点关注。截止到2月21日,节目网络点击量和阅读量就超过5 000万人次。

特别是自媒体的传播成为最大亮点,从2月5日至2月18日,湖南台新闻中心的芒果云共围绕新春走基层《直播奉嘎山》活动进行了19场手机直播,累计总时长31小时。截至2月21日,累计点击量超32万人次。节目组邀请了4个国家、5家境外媒体的12名外国嘉宾来奉嘎山过大年,让嘉宾在节目中体验了制作新化美食雪花丸子、吃年夜饭、参加“送春牛”等特色年俗活动,增加了节目的趣味性和国际视野。

3 新闻扶贫结硕果——“精准扶贫”成为时代最强音,“新春走基层”走出新天地

2018年3月10日,湖南广播电视台在北京举办了一次以“‘新春走基层系列直播创新暨‘新闻立台”为主题的创新研讨会,邀请了数十位在京的业界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新闻扶贫”的现实意义和实践基础。

6年“新春走基层”系列直播,让湖南卫视的新闻节目更有温暖的力量。湖南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蒋祖烜认为,湖南卫视坚持6年“新春走基层”直播活动,从过去的走一走到坚守,每次前前后后需要两个多月的时间;从录制到吃住,从记录者到参与者,帮助一个地方提高知名度和改变这个地方贫困的命运,这是“新春走基层”最大的意义所在,更是新闻扶贫的成功探索。

中宣部新闻阅评组组长曹焕荣表示:“湖南卫视的走基层直播活动,代表了新闻媒体的初心,更意味着媒体人的担当。”湖南卫视坚持到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做直播,一做就是6年,而且把它当作一个精品在做,非常了不起。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宣传司宣传处处长李忠志以3个“味道”来评价湖南卫视的“新春走基层”直播,一是“泥土”的味道——来自最基层的冒热气、鲜活的、生动的作品,是“新春走基层”直播活动中所有作品共同的特点;二是时光的味道——新闻很多时候是灵光一现,但更多的时候是沉淀,一个新闻直播连续做几年,味道就出来了,像一坛老酒发出淳厚的味道;把一件事做3年5年甚至10年,就是一幅“清明上河图”,成就一幅传世之作。三是思想的味道——湖南卫视出品了很多“新闻大片”,不在于规模、投资,也不在于技术,而在于有思想、有灵魂。

新闻是媒体的硬实力,也是新闻队伍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集中体现的平台。湖南卫视“新春走基层”直播活动用镜头直击田间地头和当地文化,有着很强烈的真实感和新闻的质感。无论是做新闻记者或是做好扶贫工作,首先要做到“脚下有泥土,心中有大愛”,这也是优秀新闻人职业操守的重要体现。

参考文献

[1]王建,赵静,王玉平.西部农村的信息贫困及农民信息权利维护[J].图书情报工作,2007,51(10):84-87.

[2]李从军.消除贫困媒体应有更大作为[J].中国记者,2012(1):8-9.

[3]夏倩芳,王艳.公众眼中的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现状评价及未来期待[J].现代传播,2012(10):1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