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戏剧之父

2018-09-29 19:47
杰出人物 2018年10期
关键词:易卜生挪威编导

1828年3月20日,亨利克·易卜生出生於挪威的一个小城希恩,他的父亲是一个富裕的木材商,父母对他宠爱有加,所以童年的他过得很幸福。不幸的是,在他童年的梦还没有醒时,他的父亲就突然破产,家里生活瞬间變得清贫如洗。为了减轻家庭负担,易卜生开始独立谋生。16岁时,他在一个药店当学徒工,虽然薪水很低,但也总算有了一个落脚之处。在如此艰苦的生活中,易卜生依然坚持着自己的艺术梦想並开始尝试写一些诗歌。

1848年欧洲革命的浪潮波及挪威。少年的易卜生非常兴奋,他创作诗篇歌颂起来反抗压迫、要求独立的民族。1850年,易卜生前往首都克里斯蒂安尼亚(今奥斯陆)参加医科大学入学考试,因希腊文、数学和拉丁口语成绩不佳,未被录取。在席捲欧洲各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洪流的激荡下,易卜生结交了文艺界的一些有进步思想的朋友,积极地为《工人协会报》等刊物撰稿,参加了挪威社会主义者马尔库斯·特兰内所领导的工人运动,並和两位朋友合作,出版讽刺周刊《安德里马纳》。他还以《觉醒吧,斯堪的纳维亚人》为题,写了一组十四行诗,号召挪威和瑞典共同出兵支援丹麦,抗击普鲁士侵略者。他在第一部历史剧《卡提利那》(1850)中,一翻旧案,把罗马历史上的“叛徒”写成一个为维护公民自由而斗爭的优秀人物,剧本既反映了1848年的革命,也表现了他个人的反抗精神。这个剧本由他的一位朋友集资出版。1851年秋,他为卑尔根剧院创作了一首序曲,得到了剧院创办人、著名小提琴手奥莱·布尔的赏识,被聘为寄宿剧作家,兼任编导,约定每年创作一部新剧本。1852年,他奉派去丹麦和德国各地剧院参观。他在卑尔根剧院创作的剧本有《仲夏之夜》(1853)《勇士之墓》(1854)《埃斯特罗的英格夫人》(1855)《索尔豪格的宴会》(1856)和《奥拉夫·利列克朗》(1857)。这期间易卜生参加编导的剧本不少於145部。他在戏剧创作方面的实践经验,可以和莎士比亚、莫里哀媲美。

1857年,易卜生转到首都剧院担任编导。翌年和苏姗娜·托雷森结婚。1862年,剧院破产,他不得不借债度日,但他仍孜孜不倦地进行创作。他在这所剧院先後写出了《海尔格兰的海盗》(1858)《爱的喜剧》(1862)《觊觎王位的人》(1863)等剧本。同时,1864年丹麦和普鲁士之间的战爭,引起他对整个半岛的独立前途的忧虑。於是他决定出国远行。就在这一年,他离开挪威到了意大利。漂泊異乡,疟疾缠身,又有家室之累,使他债台高筑,生活极为窘迫。他怀着绝望的心情写了一部诗剧《布兰德》(1866),这是他旅居国外的第一个创作成果。之後又写了《彼尔·英特》(旧译《彼尔·京特》1867)。这两部剧本都表现出了“个人精神反叛”的主题。通过《布兰德》,他谴责资本主义社会的丑恶现实,痛斥宗教道德,並提出了他自己的道德理想,愤激地鼓吹精神上的极端个人主义,表现出不妥协的精神:“或者得到一切或者一无所有。”

1868年,易卜生迁往德国。在德国,他写出了一系列以社会家庭问题为内容的现实主义戏剧。有《青年同盟》《社会支柱》《玩偶之家》《群鬼》《人民公敌》《野鸭》《罗斯默庄》《海上夫人》《海达·加布勒》等9部,其中《社会支柱》《玩偶之家》《群鬼》《人民公敌》被称为四大问题剧。这些剧本为易卜生带来了世界性的声誉。

在1864年之後的27年间,易卜生一直侨居在罗马、德累斯顿、慕尼黑等地。1874至1885年间,他曾两度回挪威作短暂的逗留。1891年,易卜生以名作家的身份回到他的祖国,定居在挪威首都奥斯陆。这时,他已成为了世界著名的戏剧大师,社会名流纷纷前来拜访。此後,他又写了《建筑师》《小艾友夫》《约翰·盖勃吕尔·博克曼》《我们死人醒来的时候》等4个剧本。其中《建筑师》是他对自己一生的回顾。

1900年,易卜生中风瘫痪,长期卧病後於1906年5月23日去世。挪威议会和各界人士为他举行了国葬。

猜你喜欢
易卜生挪威编导
挪威
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与改进
挪威Norge酒店
伦理困境与易卜生晚期戏剧的经典性
来自挪威的冰鲜美味
论行进旗舞编导与舞蹈编导的区别
易卜生长诗《在高原》的自然意象
寻找被忽视的那个易卜生——评《易卜生诗剧研究》
探索艺术和生活的多种可能——易卜生《培尔·金特》的多重视角解读
玩懂3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