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雄峰
2007年,某剧组组织媒体探班,我和同事老戴應邀前往。忙碌了两天,临到要回北京了,才觉得,怎么也得在当地转转吧,要不太亏了。于是,租了两辆自行车转西湖。原本想着午餐怎么也得是杭州小笼包和西湖醋鱼,怎奈没扛住当地一的哥的热情介绍,阴差阳错地来到了龙井山上。
眼前的村庄很小,估摸也就有个十来户人家,虽然是正午时分,但是与山下熙熙攘攘游西湖的热闹相比,这里倒显得十分的清静。可能是头些天下过雨的缘故,山雾还没有完全退去,淡淡的一团白色笼罩着用开山的碎石铺满的街衢。街两边的人家家家都门户大开,虽然没有城市中耀眼的霓虹灯广告牌,但也都尽可能地在最显眼的地方或悬挂、或张贴着斗大的“茶”字,而只要你仔细观瞧,各家各户中都放着很多的大铁皮桶,我们猜想这也许就是收藏茶叶的“宝贝”吧。
这时,一位大姐上前来招呼我们,让我们疑惑的是,整条街的茶坊,竟然没有一家上来抢生意的,这与如今咱们的京郊游到处是摇着扇子、挥着手巾板儿争抢游客进自己的农家院完全不同……只见那位大姐手里拎着一只水桶,热情地对我们说:“来来来,先用咱这的龙井水洗洗脸,洗洗手,洗洗眼睛。”大姐边说边带我们来到路边的一眼水井旁。
水井就建在路边,没有我们印象中的井台,甚至连辘轳这样的“装备”都没有,有的只是一个一尺多高的汉白玉围成的井口,井口的外侧依稀可以看见三个俊秀有力的大字——“老龙井”,而井口的内沿有着数条深深的沟。大姐告诉我们:“我们这里的村民世代相传都是以茶为生的茶农。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曾经在此处歇脚品茶,因感觉此井之水甘甜纯净,以为有龙潜身井中,故为这口井题字——‘老龙井,而此地的茶叶也因此得名‘龙井茶。”
大姐从井里拽上一桶水来,我和老戴各自捧起一捧,敷在脸上,那井水不仅浸润了我们的脸,且顺着手臂自由流淌,虽然时值夏季,但这一捧水,清凉无比,整个人立马从几天的工作以及舟车疲劳中缓解了过来。我俩竟然都不想用毛巾拭去脸上手臂上的水珠,就想那么凉快着。
大姐此时招呼我们进屋,并且已经为我们备好茶水:“先喝杯新茶吧,自家种的、自家做的。”随手又递给我们一页菜单,“中午就留下来在这里吃午饭的,尝尝我做的茶叶熘鱼片,可好吃呢。”因为真有点饿了,于是我们也爽快地答应了。大姐准备我们的饭食去了,我们则喝着茶,环顾着这间茶坊——屋里面积不大,即便是招待游人,也就能摆两三张桌子。屋子的一角放着一个炒茶用的大锅,边上还有两个巨型笸箩,一个放着鲜亮亮未经烘焙的茶叶,另一个已经装满了制作好的茶叶,整个小屋都被茶叶特有的清新味道包围着,竞有些禅意。
手里的茶因为清香甘醇很快就喝完了,我们礼貌地招呼着大姐续水。谁知,就这一会儿的工夫,大姐已经把四菜一汤端上来了,其中那道茶叶熘鱼片溢出香气,嫩嫩的绿绿的茶叶撒落在香嫩光滑的鱼片上,让人恨不能马上大快朵颐。老戴拦住我,道:“还是先拍点相片吧,留个纪念。”我咽着口水从之。
那时候,还没有微信朋友圈呢,要不然,我俩还不定怎么秀、怎么晒呢。那是一个被茶陶醉的中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