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
春风化雨、波澜壮阔,中国改革开放在砥砺奋进、跨越式发展中走过四十年。伴随着这段伟大的历史进程,中国金融业也不断积极探索、变革创新、对外开放,取得瞩目成绩。第十二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北京银行原董事长闫冰竹,便是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金融发展的见证者和探索者。
从业金融逾40载,闫冰竹经会计、出纳等基层岗位历练,由团支部书记、分理处主任、营业部总经理、分行总稽核直至总行行长、党委书记、董事长的重要岗位。在党组织的培养与信任下,他一步一个脚印,应和着中国金融业发展的有力步伐,义无反顾听从国家改革发展的时代需要,将个人成长融入金融改革开放的整个进程,全情投入、倾心付出。
过去40年间,闫冰竹先后在人民银行和工商银行工作20年,在北京银行工作20年,亲历了国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见证、参与了银行从“财政的出纳”到现代金融企业的转轨,并带领北京银行一路成长为中国“中小银行的旗帜和标杆”。
笃行致远40年,闫冰竹是中國数百家中小银行的创业者和领军者,是首都金融业艰苦创业、创新发展的标志性人物。他的卓越贡献,镌刻在深化金融改革的创新探索、实践历程中。
我始终把创造工作业绩当作自己的使命责任,始终把为人民办实事当作自己工作的座右铭,始终把以人为本、团结包容、凝心聚力作为做好工作的重要法宝。我的人生在工作中得到了磨砺和成长,我的工作也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认可。——闫冰竹
闫冰竹的金融生涯,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中期的人民银行。至80年代中期,中国金融体制改革陆续推进,邓小平同志表示,“要使银行成为真正的银行”。1984年,中国工商银行成为从人民银行中分离出的第一家专业银行,闫冰竹由此成为工商银行北京分行中的一员。
在银行系统,青年闫冰竹从最基层做起,几乎经过所有岗位历练。在这些平凡的岗位上,他凭着扎扎实实的工作作风、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和勇于探索的创新意识,一路坚实向前。
在竞争中开拓前进、创造业绩,这是改革开放时代企业发展的主旋律。1992年初,闫冰竹走上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分行营业部总经理兼党委书记的岗位时,也同样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挑战,“竞争的焦点就是存款。存款能不能上去,不仅影响营业部的自身效益,对整个分行的资金形势也举足轻重”。为了集思广益,发挥集体的智慧,这位年轻的总经理及时召开领导班子会,广开思路,各抒己见,经过几下几上的讨论,三番五次的思考,及时提出“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快”的战略部署,作出“保老户,开新户,抓龙头,促服务”的决策。“通过严密的管理和优质的服务,在金融业一浪高过一浪的‘存款争夺战中,我们最终取得了胜利。”
闫冰竹还抓住机遇,开拓新的业务领域,不断增强营业部的资金实力,推动金融资产多样化,积极参与证券业务,开办第三产业,并为企业提供深层次、综合性的金融服务。优质服务带来了社会、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与此同时,闫冰竹认识到,金融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有了人才的优势,才会有事业的优势。因此,在人才的使用上,他针对每个人的知识水平、业务能力和年龄特点,力争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让想干工作、能干工作、会干工作、敢干工作的同志真正发挥所长,尽情施展聪明才智。
短短一年间,意气风发的闫冰竹带领全体干部员工,全身心地投入党的事业,使工作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在人民银行、工商银行的20年间,闫冰竹增长才干、积蓄力量,也由此奠定了务实进取、探索创新、以人为本、勇于担当的重要作风,并融通在日后金融事业的拼搏中。
1993年1月,中央组织部在武汉召开了全国青年干部锻炼成长经验交流会。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胡锦涛同志到会发表了重要讲话。因为金融改革创新业绩突出,闫冰竹作为工商银行系统56万干部员工推选的唯一一位青年代表,参加盛会、参与座谈交流。很多参会的青年干部,后来都走上了重要领导岗位。
面对信任重托,我选择了服从组织安排,放弃在工商银行的良好基础,来到百废待兴、刚刚开始组建的北京城市合作银行(后于2004年更名为北京银行),承担起这一艰巨的任务,这无疑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一次人生的抉择。当时,我刚过不惑之年,从此投身北京银行事业,一干就是20年。——闫冰竹
回溯金融改革的浩荡征程,北京银行是一个标志性样本,载入历史的荣誉簿;俯瞰金融市场化发展的波澜壮阔,北京银行是一朵搏击的浪花,折射出耀目的光彩,而使这家曾经岌岌可危的小银行成就如此辉煌的,是闫冰竹。
上世纪90年代,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大力治理整顿金融秩序,决定在全国五大中心城市首批试点设立城市合作银行,以化解城市信用社积累的金融风险。在北京地区,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及人民银行的有关政策精神,北京市委市政府从1995年4月开始筹备组建北京城市合作银行。同时,北京市委市政府提出从工商银行选调干部,参与北京城市合作银行组建并进行专业化管理。
站在国家需要与个人发展的岔路口上,闫冰竹义无反顾,服从组织安排,从工商银行前来参与组建这家基础薄弱、前途未卜的金融企业,并出任党组书记、首任行长。“我受组织委派参与组建北京城市合作银行,由此开启了人生新的征程。”
1996年1月8日,北京右安门65号这栋简朴的五层小楼前,在北京市原90家城市信用社的基础上组建整合而成的北京城市合作银行正式开业,以新型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形象,肩负着“规范金融企业、化解历史包袱、消除风险隐患、发展地方经济”的光荣使命,在中国金融改革的浪潮中扬帆启航。闫冰竹明确提出:“我们是一家新型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必须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把一家现代化、规范化的一流银行带入21世纪!”这是北京银行在中国金融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迈出的第一步,也是闫冰竹为中小银行改革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新起点。
言必有行。在创建之初,闫冰竹就严格按照现代商业银行的组织框架、业务框架和人事管理框架建章立制,并在实际工作中严格贯彻执行,为日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尽管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但面临的复杂情况还是远远超出想象。要把90家集体所有制性质的、分散独立的信用社整合在一起,在人员观念、利益调整、队伍稳定、业务延续等方面面临相当大的阻力。其间多名中高层管理人员遭受恐吓、棒打、刀砍、硫酸毁容等极端报复和生命威胁。闫冰竹深知,在严峻复杂的考验面前,既要维护稳定的大局,也要推进体制的变革,让新生的北京银行茁壮成长。为此,他和党组成员确立了“统一思想、理顺关系、强化管理、开拓发展”的总体目标,提出紧紧依靠党的领导,狠抓完善制度、健全组织、强化管理“三个保障”,把牢人员进口和资金出口“两个关口”,并明确一个目标“第二次创业”,确立一个任务“全行抓存款”,出台了一项政策“既往不咎”,确保了机构、队伍的平稳过渡和业务的稳定发展。
生死考验再次不期而来。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原中关村城市信用社爆发了229亿元的严重违法账外经营案件,造成实际损失67亿元,直接将当时资产仅200多亿元的北京银行推向生死存亡的边缘,全行上下人心浮动:有的人信心动摇,提出退股离职;有的人怨天尤人,等待国家注资剥离;有的支行甚至谣言四起,引发客户挤兑风险。
在多方协调未果的情况下,闫冰竹决定坚定信心、自力更生,以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勇气,明确提出对历史负责,对未来负责,在加快发展中化解风险、维护稳定,提振了全行信心。
为了推进风险处置,闫冰竹带队去杭州银行学习资产置换经验,由于连日奔波、心力交瘁,送走最后一批客人后,身体虚脱、晕倒在地。“当时还要紧急赶往上海,我硬撐着连夜乘车奔向上海,一路上高烧不退、疼痛难忍、大汗淋漓。走到苏州实在难以支撑,但人生地不熟,被就近送进了一家医院,昏迷中打了一夜点滴。第二天醒来,才发现竟然是一家传染病医院!”闫冰竹感慨,虽然时过多年,这些艰难的往事还常在脑海里浮现,不会忘记。
10年不懈努力,凭借着毅力、勇气和智慧,闫冰竹和北京银行领导班子带领全行员工,在没有政府注资和资产剥离的情况下,依靠全行员工艰苦奋斗和顽强拼搏,争取全体股东的支持,连续十年利用发展积累的税后利润,逐步化解核销了高达67亿元的历史遗留不良资产,走上了可持续、稳健发展之路,为维护国家金融安全贡献出应有力量,被誉为“中国金融史上的一个奇迹”。
监管部门的一位领导评价说,“北京银行化解历史遗留不良资产没有靠吃‘降压药,而是依靠体制机制的改善,这对中国金融业风险处置具有借鉴意义”。人民银行的一位领导到北京银行调研时曾评价道:“这种化解风险的方式非常好!”闫冰竹则认为:“这是我们对首都金融业甚至中国金融业做出的卓越贡献,也是北京银行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我们由此开启了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
经历了坏账爆发带来的惨痛教训,闫冰竹在北京银行创建初期就将稳健经营、防控风险作为雷打不动的原则和坚守。2000年,北京银行建立起国内银行业第一家全行性的会计核算中心,把分散在各支行的会计核算业务统一集中起来,实现了全行经营“一本账”,做到了流程全覆盖、风险无死角,抓牢了金融风险的“关键点”。
2001年,北京银行又在国内银行业率先启动先进的综合信贷管理系统,随机产生评审委员,“背对背”投票,即使董事长、行长也仅拥有“一票否决”权,不能违反程序插手任何贷款项目。同时,北京银行在业内率先实施经济资本管理、实施VAR值限额管理、制定操作风险报告模板,还引入西方发达国家30多年的经营数据进行专项压力测试,在业内率先启动风控指挥中心建设,实现全国所有分支机构在线全程监控、进度跟踪,有效提升了金融风险防控能力,被业界誉为“经营最稳健的银行”。
中流击水,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正是差异化的定位、特色化的服务,开启了北京银行20年发展的广阔空间。——闫冰竹
历史常常以惊心动魄留下深刻印记,也常常以峰回路转写下绚丽篇章。伴随新世纪的阳光,北京银行也扫却阴霾,迎来创新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2001年12月11日,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是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根据入世承诺,我国金融领域的开放不断加快,至2006年12月11日全面开放。这要求我国银行业必须在五年过渡期内全面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能力,以应对开放性竞争带来的冲击和挑战。
2004年,时任北京市市长王岐山,对北京银行作出了“更名、引资、改制、上市”的重要指示,为北京银行指明了“市场化、股权结构多元化、区域化、资本化、国际化”的发展方向。这一指示抓住了金融战略创新的关键点,直接推动了北京银行的创新发展,并由此引领了整个中小银行的跨越发展路径。
同年,经中国银监会批准,北京市商业银行更名为北京银行,几乎一夜间,北京银行火红鲜亮的标志便走入京城大街小巷,从此成为首都北京的一张金融名片。
随后,闫冰竹带领行党委班子启动北京银行引资工作。当时,北京银行每股净资产只有0.56元,引资难度之大可想而知。不同谈判对象聘请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同时进驻,文件达46册、13800页。在闫冰竹的记忆中,引资谈判工作非常艰难,对入股协议和战略合作协议的每一个细节都字斟句酌,每一项条款都反复修订,常常有双方针锋相对的时候。“作为党委书记、董事长,我更是承受了巨大压力,常常工作到深夜,反复思考每一项决定是否正确,每一处细节是否完美,备感责任之重大、取舍之艰难,经历了无数个不眠之夜。”
2005年3月25日,在时任北京市市长王岐山的见证下,北京银行和荷兰ING集团在人民大会堂共同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闫冰竹第一次到ING总部交流时,异国他乡那面因他们升起的五星红旗,永远飘扬在闫冰竹心中。他讲道:“我为之毕生奋斗的北京银行,终于抓住了金融开放的历史机遇,实现了中外融合的战略构想,在国际化的征程上扬帆起航。”
2007年,随着中国资本市场飞速发展,面对北京银行自身发展壮大、走出区域的资本补充需要,以及拓宽融资渠道、扩大品牌影响、完善公司治理的迫切需求,闫冰竹与行党委、董事会经过反复讨论、深入研究,决定启动发行上市工作。
即便在上市银行队伍迅速扩张的今天,区域性中小银行的上市路依旧不算容易,而对于当时的北京银行来说,更是颇为坎坷。经过艰苦努力,北京银行一个月完成3万名股东的股权清理,两个月完成尽职调查,四天完成路演推介,六个月登陆资本市场。在上市筹备最为艰难的时刻,闫冰竹更是付出了常人无法想象的艰辛。发审会前,他连续一个多月没有回家,在处理完繁杂的经营管理工作之后,利用晚上的时间通读厚达半米的上会材料,利用周末的时间与中介机构进行反复演练,做到对每一个细节都充分准备。
上市艰难,直至最后一刻仍旧考验闫冰竹和他所带领的北京银行。2007年9月18日,近10年最强台风韦帕逼近上海,风雨交加电闪雷鸣,即将飞赴上海准备参加北京银行挂牌上市的闫冰竹,听到第二天上海证交所可能闭市的消息。思绪回到那个被暴风雨激荡的上市前夜,闫冰竹动情讲道:“当时纠结到底去不去,最后决定:去!因为天气原因,我乘坐的飞机起飞后,后面的航班全部取消。抵达上海當晚,时任上海市委书记习近平从抗风救灾前线回来后,在上海市委接见了我们。他亲切地握着我的手,一股暖流传遍我全身。书记平易近人,与我们亲切交流,还特别预祝北京银行成功上市。这一幕在我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二天,韦帕台风和上海擦肩而过,上海证交所正常开门,北京银行顺利上市,并刷新境内IPO多项历史记录,成为北京市首家市值超千亿的上市企业。回忆2007年9月19日北京银行上市锣敲响的那一刻,闫冰竹激动万分:“在场的所有人都欢呼雀跃、喜极而泣,那是兴奋的泪水!为了这一刻,北京银行经历刻骨铭心的过程,实现脱胎换骨的变化,穿越一道又一道难关,终于驶向资本市场的巅峰,这个过程让每一个亲身经历者都终身难忘。”
一种模式、一条路径,撬动了一片新的天地。闫冰竹带领北京银行相继实现了成功更名、引入外资、走出区域、发行上市、综合化发展等一系列战略突破,不断攀登事业的新高峰。
上市11年来,北京银行各项业绩迅猛增长,经营领域全面扩展,业务触角延伸至国际,完成了从传统商业银行到现代化上市银行的蜕变。“以上市为起点,北京银行不断加大改革转型力度,在服务实体经济、支持经济转型升级中高效推进市场化、国际化、多元化、集约化发展的探索,先后在香港、荷兰阿姆斯特丹设立代表处,实现了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均衡增长,迈入良性快速发展的快车道。”闫冰竹如是说。
与荷兰ING集团牵手13年来,双方合作经历了无数次资本的博弈、理念的碰撞,终于成为今天中外资本融合的见证、中荷友谊的典范。2014年3月和2015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荷兰国王,两次见证北京银行与ING集团签约。闫冰竹谈到,两国元首两次见证签约,这在中国金融史上也是非常罕见的,成为中国中小银行发展史上的标志性事件,是北京银行永远的骄傲与自豪。
成立22年间,北京银行总资产从200多亿元增长到超过3.2万亿元,增长了160倍;净资产从10亿元增长到超过1800亿元,增长了180倍;品牌价值超过449亿元,一级资本在英国《银行家》全球千家大银行的排名,10年间上升了近500位,位居63位,连续多年跻身全球百强银行。各项指标均达到上市银行优秀水平,成为一家名副其实的现代化、国际化中型上市银行,成为中国中小银行的一个标杆、一面旗帜。裂变增长的背后,是金融创新的力量。北京银行的发展模式,成为全国数百家中小银行创新发展的经典模式,这不仅为中小银行创新发展迎来了机遇期,也为金融体系注入了新的生机活力。
中国缺少真正有特色、具有差异化竞争优势的银行。扭转乾坤的新局面、豁然开朗的新气象,孕育在审时度势、变革创新的勇气之中。对于北京银行而言,特色金融是一种生存智慧,更是一种战略选择。北京银行将始终坚持错位竞争,走差异化、特色化、精细化道路。——闫冰竹
作为金融市场的后来者,追逐大型国企并非北京银行的优势,何以从竞争激烈的北京市场中脱颖而出?这是北京银行成立之初就摆在闫冰竹面前的现实问题。
山重水复疑无路。闫冰竹以独到眼光和前瞻思维率先为北京银行确立了“服务首都经济、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市民百姓”的发展定位,从其他同业不愿进入的领域入手,用差异定位打开了市场空间、用特色服务构筑起竞争优势,为创新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特色金融是一种生存智慧,更是一种战略选择。”进入新的历史时期,闫冰竹带领北京银行紧密围绕国家战略,不断开辟金融蓝海,始终引领发展潮流,探索形成“普惠金融”“科技金融”“文化金融”“绿色金融”等特色品牌。
在首都,每四家中小微企业中,就有一家是北京银行客户。北京银行在国内银行业首家设立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创新打造“信贷工厂”模式和“小巨人”服务品牌。累计投放超过1.8万亿元,支持近12万家中小微企业创新创业,带动就业数百万人,成为“服务小企业,成就大事业”的精彩缩影。1998年中关村科技园区成立后,闫冰竹便带领北京银行成为第一家进入科技园区的金融机构。
成立之初,北京银行就独家承办北京市居民医保结算业务,随后出资建设“北京市社会保障卡”,推进“京医通”,实现首都市民百姓持卡就医、实时结算“一卡通”。累计发放保障性住房贷款、助学贷款、下岗再就业贷款近百亿元,打造不可替代的“惠民金融”品牌。闫冰竹曾回忆道:“北京银行首创的很多业务,比如服务中小企业,轻资产、重风险;服务学校、医院等行业,工作十分繁琐,这些都需要承担较高的成本和巨大的风险,也是当时同业不愿主动介入的领域。比如,2003年‘非典期间,我们的员工冒着被感染的风险到医院做业务,让医院十分感动。谁的生命不珍贵?这都是为了这项事业!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在支持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我们北京银行起到引领性作用。”
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是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的着力点。北京银行积极参与科技金融创新,开创了多项科技金融“第一”,累计为近2万家科技型小微企业提供资金超过3500亿元,服务首都89%创业板上市企业、82%中小板上市企业、53%“新三板”挂牌企业。2015年,创新设立中关村小巨人创客中心,探索投贷联动模式,提供投、贷、孵一体化运营服务。这是中国银行业主动设立的第一家创客中心,目前会员超15000家,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众创空间”。
同时,闫冰竹高瞻远瞩,带领北京银行在2013年率先设立国内领先的金融创新实验室。立足今天,北京银行明确提出建设智慧银行的战略发展目标,在北京的新城区,规划建设占地面积13公顷、37万平方米的北京银行科技研发中心正在拔地而起,其中包括亚洲单体面积最大的北京银行数据中心,满足未来50年发展需求。北京银行的科技建设被监管部门誉为“北京银行业的旗帜,城市商业银行的旗帜,中国中小银行的旗帜”。
早在2006年,闫冰竹就以独到视野敏锐发现:“文化创意产业将成为首都发展的重要引擎,北京必将驶入由传统文化名城转向国际‘创意之都的快车道。”由此,北京银行成为国内最早涉足文化创意产业的金融机构,相继推出“版权质押第一单”,成立全国首家文化创意金融服务专营机构。截至2017年末,北京银行文化金融贷款余额568亿元,增速31%,占据北京市场半壁江山。
在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背景下,北京银行积极担当推广低碳理念的“践行者”和绿色金融服务的“创新者”,积极发展绿色信贷,优化内部组织架构、考核体系和制度流程,加强绿色信贷团队建设,建立发展绿色信贷的长效机制,大力发展能效贷款、合同能源管理未来收益权质押贷款、排污权抵押贷款、碳排放权抵押贷款等,支持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累计为近3000家节能环保企业提供融资1100亿元,节能减排项目涉及余热发电、建筑节能、可再生能源等领域,荣获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EMCA)“十二五”节能服务产业突出贡献奖、“2015年EMCA优秀会员单位”,进一步提升了北京银行绿色金融品牌影响力。
22年来,北京银行一直在探索中小银行发展之路,而今已在金融改革创新时代一路领先,开创了中小银行创新发展的经典模式。李克强总理在视察中关村创业大街时,评价“北京银行是区域银行中做得最好的一家银行”。
履职的根本,是一颗赤诚的心。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我遍尝酸甜苦辣,一一化解很不容易,都源于我对事业不变的热爱和追求。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我感谢这个时代,感谢北京银行这个平台,更要感谢组织的培养。——闫冰竹
2008年,作为数百家中小银行的唯一代表,闫冰竹担任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2013年,他连任政协委员,并当选第十二届经济委员会副主任。20年带领北京银行浴火重生、由小到大,闫冰竹遍尝酸甜苦辣,历经血汗与智慧的搏击,打造出首都金融业排名第一的全球百强银行,也真切体会到中小银行发展的不易及其在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十年履职生涯中,他递交的百项提案,大多数主题集中于中小企业和中小银行的生存发展,他以北京银行自身在金融改革方面的探索经验和深入思考,为国家提供实践样本和决策依据。因为在全国两会为中小银行代言,闫冰竹被很多媒体亲切地誉为“两小委员”。
闫冰竹表示,在我国金融体系里,中小银行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占银行业总资产的25%以上。一个国家如果只有大银行,中小银行不发达,这说明国家的银行业、金融业是不全面的。在政协调研中,有人提出,当前中国不缺少大银行,缺的是真正有特色、差异化发展的中小银行。我国广大中小银行的发展实践也充分证明,中小银行的建立和发展,通过“鲶鱼效应”激发了金融体系的活力,提升了金融服务的质量,降低了社会融资的成本,为实体经济和小微企业提供了广覆盖、差异化、高效率的金融服务。因此,在金融体系的创新层面,应把支持和促进中小银行发展,作为缓解经济下行、推动经济转型、服务“双创”战略、实现“中国梦”的战略措施来考虑,提升中小金融的比重,构建起服务小微企业“门当户对”的金融体系,激发金融体系的竞争力和创新力。为此,闫冰竹在全国政协会上屡屡建言、铮铮有声。
闫冰竹担任全国政协委员之际,正值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美欧大银行遭受重创、小银行纷纷倒闭的困难时期,此时关心支持中小银行发展,更加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2010年1月,闫冰竹作为银行业的唯一代表参加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的《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讨论会。闫冰竹在会上提出,中小银行也是中小企业,是银行中的中小企业,要像关心中小企业一样关心中小银行,从转变观念、增强信心、监督到位、舆论引导等多个层面,营造一种全社会关心关注中小银行的良好氛围。
在同年召开的全国两会上,闫冰竹再次作为银行业唯一代表作了题为《关于支持中小银行发展的几点建议》的大会发言。他在发言中讲道:“应对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危机,中国银行业做到了‘独树一帜,赢得世人高度赞誉。但是,危机也是一面镜子,为我国银行业特别是中小银行稳健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迪。我国中小银行以中小企业和居民金融服务为切入点,在深化金融服务层次、促进金融市场竞争、提高资金配置效率、化解地区金融风险、促进金融体系均衡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美欧发达国家经验表明,大型银行具有系统重要性,而数量众多、扎根实体经济的中小银行同样是稳定金融、促进发展的重要基础。”闫冰竹同时提出中小银行业在发展中面临的诸多困难,“比如,品牌认知度和市场地位較低,致使人才、客户流失严重;一些部门和单位仍对其存在偏见和歧视性存款规定;在服务中小企业过程中,发放贷款成本高、投入多、风险大,但尚未建立相应的补偿机制等”。
忆及这次大会发言,闫冰竹回顾道:“发言只有短短的八分钟,但我作了精心的准备,凝聚了我国中小银行改革开放30年的风雨历程,展示了我国中小银行激发行业活力、服务实体经济、稳定金融体系的重要作用,说出了从巩固三十多年银行业改革成果和应对利率市场化挑战的战略高度,消除传统歧视观念,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切切实实地道出支持中小银行增强实力、健康发展的心声。”
2011年3月7日,在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参加的政协经济、农业界联组讨论会上,闫冰竹作了题为《从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战略高度,更加关注和重视中小银行发展》的发言,汇报了中小银行的发展情况,从给予区别对待、创新监管方式、加大政策扶持三个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议。温家宝对此给予积极评价,他说:“要把中小银行发展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来。”温家宝还说“中小银行就像小树苗,应该多多浇水,给它更多的阳光,让它更灿烂”。温家宝的重要指示,引发了社会对中小银行的广泛关注。
2014年3月,在李克强总理参加的政协经济、农业界联组讨论会上,闫冰竹再次作为代表发言,提出利率市场化改革,需要构建公正公平的市场化竞争环境,推进科学动态的市场化分类监管,打造充满活力的市场化企业制度。只有“三足鼎立”,才能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行稳致远。发言得到李克强总理的精彩点评及与会委员的积极评价。
此外,闫冰竹还先后提出“中小银行也是中小企业”,“支持中小银行,就是支持中小企业”,“从巩固银行业改革成果和应对利率市场化挑战的战略高度,加大对中小银行的扶持”,“从经济金融安全的战略高度认识中小银行的特殊作用,像支持中小企业一样支持中小银行,消除传统歧视观念,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切切实实地支持中小银行增强实力、健康发展”;建议“进一步完善科技金融体系,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稳步推进中小银行发展,支持‘一带一路国家倡议”,“加快推进投贷联动,促进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发展”……一个个旗帜鲜明的观点、一句句铿锵有力的话语,不仅道出中小银行的心声,更对完善金融体系、防控金融风险、降低融资成本、深化金融改革产生积极影响。
岁月不惑,春秋正隆。光阴斗转40年,闫冰竹将整个人生都和银行业紧密连在一起。尤其是投身北京银行的20年,他倾注了全部的心血和智慧,经历的往事数不胜数。这是充满艰辛的挑战之路,也辉映着壮丽璀璨。回望发展之路,闫冰竹感言:
没有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和祖国经济的腾飞崛起,就没有北京银行的今天。有人说:“当你的个人价值叠加在国家的利益上,你的价值会无限放大。”北京银行的发展也是一样,正是抢抓祖国改革开放、首都经济腾飞崛起的时代机遇,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关怀指导下,取得了一系列发展突破,实现了良好的经营业绩,得到了社会的充分肯定。
北京银行的发展之路是一條筑梦之路,是一条梦想成真之路。习近平总书记说:“人间万事出艰辛,越是美好的未来,越需要我们付出艰辛努力。真抓才能攻坚克难,实干才能梦想成真。”北京银行20多年充满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凝结了上万名干部员工接续奋斗的辛勤汗水,映射出中小银行在改革开放伟大时代“追梦”、“筑梦”、“圆梦”的璀璨光芒,而今,梦想还在继续,我们追梦无悔。
任何成功的背后都是艰苦的付出,北京银行也是如此。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只有奋斗的人生才是幸福的人生”,“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北京银行20多年的发展史,正是一部艰辛创业、创新发展的奋斗史。20多年来,我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没有节假日的概念,工作占据了我生活的全部,背后也有一份对家庭的愧疚和很多无法弥补的缺憾。北京银行就像我的另一个孩子,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北京银行事业。
一次,我在中南海受到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同志的接见。王岐山同志握着我的手,高兴地说:“当时定的‘更名、引资、改制、上市,北京银行都做到了!”这句话是对北京银行发展的充分肯定,是对我履职20多年最大的褒奖和鼓舞。一个人较之于社会不过是沧海一粟。只有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与所从事的事业水乳交融,才能创造出永恒的青春、无悔的青春。因此,成绩的取得,首先归功于改革开放的时代,归功于党中央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我始终感恩党和组织的信任培养。扪心自问,我无愧于党,无愧于事业,对自己的选择和付出,我无怨无悔。
把一家基础薄弱、濒临倒闭的小银行打造成为全球百强银行,推动北京银行在党建引领、公司治理、风险管控、业务拓展、科技创新、人才建设、基础管理、企业文化等各个方面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得到了全方位提升,创造了无愧于时代的优异业绩和优秀品牌,没有辜负党和组织的培养与信任。有幸在这个伟大的时代,参与和推动北京银行的改革、创新与发展,是我一生的荣耀与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