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
众所周知,中华民族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尤其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顽强的表现力。这些丰富的文化遗产在我们的现代化进程中受到了一些冲击,但是它的生命力始终顽强向前发展着、传承着。
上海设计周是上海作为设计之都的重要城市文化品牌,而且也是市民踊跃参加、每年享受设计界为大家提供设计创新、设计服务、设计产品、设计人才的一次盛会。
今年,这两个象征着“古老”与“摩登”的文化项目碰撞出了火花——上海设计周举办了一个有关非遗传承人的对话论坛,邀请来了非遗传承人和新锐设计师,共同对非遗传承如何能够更好的可持续发展,如何通过非遗传承这个具有中华民族文明基因的伟大工程来推动我们的文化事业的发展,以及如何利用非遗的创新和非遗的活态转换来提升我们的生活品质等等相关跨界融合的问题,进行了分享和探讨,可谓精彩纷呈,让人眼前一亮。
正如论坛发起人,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副教授,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运营总监章莉莉所说:“人类的文明演进如同一条奔流不息的长河,非遗是从历史走到当下的,非遗要融入当代的精神,我们可以把它当做一个生命体,它一定会自我进化更新迭代——过去中国传统的非遗和现在的机械化大生产、信息化、国际化大背景下的非遗,一定不是同一件事情,而是新的一个物种。”
吴元新(蓝印花布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馆长):蓝印花布一直是存在于老百姓生活中的事物,同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怎么样把原来的蓝印花布用于现代的生活和现代的设计,也是我一直追求的。我除了传承人身份以外,还有一个蓝印花布的私人博物馆,创办20多年来我们一直以蓝印花布的创新设计取得经济收益,走进生活。
民间艺术是最土的,也是最洋的,从蓝印花布中间可以看出来,上个世纪30年代,我的老朋友叶浅予画了一幅模特儿发表在《万象》杂志上,别出心裁,给她们穿上蓝印花布的服装,结果很轰动,城里的摩登女郎竞相效仿,蔚为时尚。可见,蓝印花布也可以非常的摩登,只要具备高潮的眼光和手腕。
传统艺术如何塑造现代品牌意识?文化部长前几天到我们南通蓝印花布来,说你作为蓝印花布唯一的国家级传承人,应该把你的名字同蓝印结合在一起,他说我给你起一个名字叫“元新蓝”,回来以后我就马上注册了元新蓝的品牌,把自己的名字和自己的情感同蓝印花布永久结合在一起。现在每销售出一块蓝印花布,有我的名字,我们把自己一生的工匠精神都用在我们的品牌中间,把我们的精湛技艺也用在品牌中间。
如今,我们把传统的蓝印花布通过现代的设计,融入我们现代的时尚生活,这个就是蓝印花布的当代设计,我们所有设计的纹样,不仅要满足老百姓的需求,在艺术上面,在今后的传承、发展、传播方面要起到相应的作用。
章莉莉(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副教授,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运营总监):三年来,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和上海公共艺术协同中心共计举办了16期的非遗研修研习培训计划,逐步探索出非遗跨界创新的研培教学模式,通过设置跨界创新的专题讲座,还有创作的课程,特邀了一批专业的设计师和艺术家来到研培的课堂与传承人跨界合作。三年来我们左手牵着传承人,右手牵着设计师、艺术家、学院师生、品牌、艺术机构,共同探索非遗走进现代生活的多种途径。
我们努力将非遗之美转变为符合当代生活审美的新时尚,实践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我们通过跨界,力争突破群体的专业优势和认知边界,在未知的新领域创造新的可能性和发展空间。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专业的优势,正是因为有这个专业,所以有边界,所以我们要突破边界,创造新的可能性。同时,我們也展开国际交流合作,通过工作营,组织国内外设计师和传承人共同创作,我们的果洛传统工艺创新设计国际工作营,这个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还有一竹一世界国际工作营等等,参与的学生和非遗传承人达到了600多人。我们也用现代设计注入现代传统手工艺、传统传承人牵手设计师的方式,孵化出400余件作品——比如东阳竹编设计师和荷兰设计师创造的竹灯系列,银饰与设计师合作的皮具,还有外壳使用了非遗元素的蓝牙音箱,上面还有汪大伟院长的绘画作品,这也是一个非遗跨界创新的作品……
非遗之美常常会感动我,我觉得非遗需要得到保护和创新,需要与社会紧紧相连,需要被年轻人喜欢和关注,成为当代生活美学。
徐军(上海家化联合股份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创意设计总监):文化的传承和再生可以赋予产品设计的力量,同时它能成就一个美丽的品牌,一个品牌的成功与否其实非常的简单,一句话就能总结,就是消费者喜欢他的这个品牌,这才是成功的。传承和创新说起来很简单,但是“传承创新”这四个字做到很难,能把传承做好比创新还要难,因为传承需要耐得住寂寞,还需要找到什么是真正的传承,不能误解,目前有很多东西说是传承,但是有一定的误解,所以传承与创新是我们企业在这个品牌上非常重视的观念。当然也需要工具,从概念提取一直到最终传承概念目标的达到。
传承,需要理解如何去知道我们要传承什么,按照美学大师李泽厚的观点,中国美学,从中国文化艺术中美学的发展历程,从远古时期的图腾美学到夏商周时期的青铜美学,这是需要设计师更深刻的挖掘、理解、研究的一个对象,我们在平时的设计中会去把这些文化做很详细的分析。
张居悦(羌绣县级传承人):我与羌绣的缘分源于2008年汶川大地震,羌绣被列入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阿坝州政府也发起了羌绣的帮扶计划,当时我的母亲在我们村里担任妇女主任,在政府部门的号召下,每个村里的妇女都加入了羌绣的生产保护计划当中,还在读书时的我当时陪同母亲去村里发放绣片的时候,发现以前只是体现在传统服饰上的羌绣,原来还可以创新设计在现代的生活用品上,于是在我的心里开始暗暗萌生了对羌绣的好奇与喜爱。
2015年怀揣着无限的憧憬,我很幸运参加了第一期PACC的民间驻地计划,这也是我第一次来到上海,在此过程中,在老师们的指导下,我与博士生、研究生们协同整理出了羌绣的针法与纹样,并有一系列的文创产品。2015年,一个月的学习交流时间成果展上的学员们大放异彩,上海之行让我收获很多,回到山里我开始慢慢对品牌有了初步的意识,我们自己慢慢摸索研发出了许多传统的羌绣与现代生活融入的产品,现在我们已经有六大类的产品。
这几年我们一直与PACC保持着合作,一起成长,左手牵传承人右手牵设计师,我才发现原来我们传统的手工艺也能成为当代的时尚,于是我们与国际设计师跨界合作出了“法式高定礼服”,作品去到了巴黎展出,今年参加了锦绣中华恭王府走秀……在非遗教育这一方面,2017年冬天羌绣走进高校,我受邀参加了清华大学深圳研究院给同学们上了一周的羌绣课程,与同学们协同创新出了一系列的羌绣作品进入市场,同时在我们当地非遗进校园做出了很多的努力,希望让当地的孩子从小就能够了解与喜爱我们民族文化,希望不久的将来能有更多的当地年轻人参与其中。
陈文(杭州膳佳家居用品有限公司CEO、吾盟文化创意有限公司设计总监):什么是“活态传承”?举一个例子,最近大家都看《延禧攻略》,里面有很多的非遗技艺,其中娘娘们戴在头上的“绒花”就是一个。这个剧一上市我们就开始找绒花,扬州有一家非遗的淘宝店,自从《延禧攻略》上市之后100多款绒花有货的全部卖断货,这家店在原来《延禧攻略》没有火之前就两个师傅干活已经绰绰有余,现在全线断货、库存全卖掉,两个师傅慢慢做,还要带徒弟,所有的订单都要半年之后才能发货。
我想说很多非遗的东西其实非常好,但要传达给当代的年轻人,就要利用手段让他们首先“认知”,这就需要媒介传达出去,媒介最好的工具就是商业。所以我觉得非遗跟商业之间需要一个桥梁,就叫商业设计。我们如果把现在的绣品,包括我们的非遗,现在的载体直接拿过去是很困难的,因为没有这个载体,不可能每个人都穿得像杨丽萍那样。那么,如何把这个文化形式融入到现代人的生活里面,在上海浦东的写字楼里面也能用到我们的非遗的东西,什么地方用呢?用什么形式去用?还可以大批量复制,不至于断货?这些解决方案需要设计师来做,这中间需要一个媒介或者一个桥梁就叫设计。如何把传统的非遗技艺和商业进行打通,这个中间需要设计,把它设计成可以商业打通的东西。我作为一个设计师在这个行业也做了十几年的设计,我觉得还是任重而道远。
李勤(《生活周刊》记者):关注非遗,传播非遗,其實是媒体的责任。刚才大家都聊到非常热的《延禧攻略》,发现《延禧攻略》里面其实有很多的非遗项目,然而追剧的你怎么会看到这些“非遗”呢,这其实正是通过媒体来进行传播的。媒体在传播方面有一个这样的特点,就是非常容易捕捉热点,通过媒体的发酵效益是呈指数的增长。
另外,媒体还可以更好地挖掘背后的故事,通过一系列的故事分享,我们可以感觉到非遗的魅力。大家原来可能觉得非遗好像离我们现在生活还是比较远的,因为好像这些东西不是少数民族的就是历史久远的,离现代生活比较远,但是通过媒体的分享,大家又觉得原来它是可以融入我们当代生活的,原来可以离我们很近,甚至跟我们的热播剧都是非常紧密联系的,所以媒体的作用是非常强大的。
媒体还有一个作用,就是通过我们的传播让很多从事这个行业的年轻人有信心,让他觉得我可以深入投入到非遗文化的传承当中,可以静下心来做这件事——就像刚刚传承人在分享,其实非遗这件事情要传承下去或者坚持下去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它需要你坚守的信心在里面,甚至要沉得住心耐得住寂寞。
我们在采访当中也发现很年轻人是愿意来做这件事的,比如我们曾经采访过的在江西景德镇那边有一个叫“一扇门”的年轻团队,完全是躲在深山里进行创作,做的是瓷器的修复工作。而对于这样的年轻人,对于愿意坚守和愿意创新的年轻人,我们媒体的报道会给他们力量,让他们知道彼此,互相鼓励——从这个角度来讲,媒体在“非遗的活态传承”当中的责任是非常重大的,也是很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