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雪峰 吴纪国
精准扶贫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民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的治贫方式。笔者根据国家精准扶贫精神及具体要求,就正安县水产养殖如何实实在在帮扶农村贫困农户脱贫致富,结合正安水产养殖生产发展具体情况提出如下建议:
正安县地处黔北高原,属于典型的山区农业县,水资源丰富,有大小江河溪流393条,多为深沟峡谷,河床水位普遍较低,开发水产养殖引水利用难度较大。全县池塘养殖面积约132.7公顷,由于地理条件制约,分布散,规模小,多为农户或农家乐自发生产经营的休闲渔业或观光渔业养殖。山塘水库养殖、网箱养殖、流水养殖及其它特色养殖在正安县受地理条件和投资因素制约较大。
全县有保灌稻田面积30余万亩,其中适渔面积达13万亩。稻田养鱼在正安县经过几个阶段的推广发展,已经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平田”养殖模式,九十年代的“垄稻沟鱼”养殖模式,进入本世纪初的“立体生态”养殖模式,发展到现在迎合时代要求的“稻田综合种养”模式。
正安县水产养殖品种一般分普通鱼类和特色鱼类。普通鱼类有鲤鱼、草鱼、鲫鱼、鲢鱼、鳙鱼等;特色鱼类有江团、黄腊丁、大口鲶、中华倒刺鲃、鲟鱼等。另外还有大鲵(娃娃鱼)、石蛙、牛蛙等两栖类。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正安县有两个较为规范的鱼苗鱼种繁育场。一个位于凤仪镇田生村的“正安县水产良种场”,池塘生产面积32亩;另一个是位于安场镇瑞濠村的“石峡河鱼苗(种)繁育场”,池塘生产面积28亩。两个场均以自繁鲤鱼、鲫鱼为主,引进草鱼、鲢鱼、鳙鱼及其它特色鱼类苗种进行培育,年繁育各种鱼苗(种)达5000万尾,除满足本县水产养殖所需要外,还远销遵义、铜仁、广西、重庆及周边各县。近年来,随着城镇建设和交通运输建设发展的需要,两个鱼苗(种)繁育场均被国家征用停止了生产。目前,正安县水产养殖生产发展所需鱼苗(种)从遵义、绥阳、湄潭、重庆等地引进。
就正安县水产养殖环境条件,各种养殖模式因投资对象而异,各有千秋。如果实施池塘养殖、流水养殖、或网箱养殖等模式,一则基础建设条件要求高,选址不便;二是投资相对较大,真正的农村贫困户是没有能力实施的。在正安县能真正对接体现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精神,有效帮扶农村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水产养殖模式,当首选“稻田综合种养”。自上世纪“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农村土地被分配到一家一户,大面积实施“稻田综合种养”,才能带动项目区贫困户共同发展。2015年至2017在本县实施的“村级集体经济稻田养鱼基地建设”就是以“村委会+农户+精准帮扶”模式开展的“稻田综合种养”对接精准扶贫政策的典型范列(实施稻田综合种养面积1300余亩,其中精准贫困户200余户,每户贫困户平均增加经济收入4200元)。在养殖品种的选择上,以鲤鱼和草鱼为主。一是鲤鱼和草鱼在正安县有多年的养殖和食用习惯,品种有土著鲤鱼、建鲤、青田鲤等,特别是青田鲤,适应在稻田中养殖,无泥腥味,肉质细嫩,味道鲜美,鳞片柔软可食,营养十分丰富。且青田鲤红、花、黑、白等多种体色,无论是饲养、食用或观赏都深受人们喜爱,市场前景看好。草鱼为典型的草食性鱼类,食性简单,饵料来源广泛,且生长迅速,个体大,产量高。二是鲤鱼和草鱼苗种价格相对稳定。三是正安县养殖水域环境自然生态,水产品绿色健康。
“稻田综合种养”是水稻与田鱼在同一环境中共生的一种自我平衡的生态系统,这种系统由于不投放化学农药,对周围生态环境有重大的保护作用。因此,稻鱼共生系统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在能力,并且有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扶贫政策有机联系。稻田综合种养所体现的生态文明思想也是“乡村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具体条件开展游钓、餐饮、观光等休闲渔业,把农村原生态的田园文化与鱼文化美景展现在世人面前。田园风光作为农旅结合的新型旅游形式,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进程加快,人们渴望在乡村环境中放松心情尽享田园生活轻松与惬意。稻田综合种养是正时代发展的需要,在调整产业结构,改善生态环境,丰富乡村生态旅游,对接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等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精神,各级政府和机关部门应集中经费用于稻田综合种养扶贫项目的技术推广、指导服务和良种使用补贴。积极整合农业、水利、旅游等项目资金,加大扶持力度。在稻田综合种养资金投向上,以农发资金、农田水利建设资金、综合开发资金给予大力支持,鼓励社会闲散资金投入,抓好示范,强化服务,在行业内全面掀起稻田综合种养精准扶贫的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