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在城市村落中的延续

2018-09-28 08:01赵筱婷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8年3期
关键词:乡村民俗文化生态文明

赵筱婷

摘要:在中国经济发展的背景下,“重城轻乡”的理念由来已久,而城市的发展却伴随着乡村的衰弱,城市的高速发展也是乡村被不断掏空的过程。而以乡村民俗文化产业为切入点,以文化创意产业和文化旅游产业为灵魂,以立足建设生态文明、打造乡愁文化体验地为载体,坚持低碳、低强度的环保原则,共同构建乡村特色民俗发展,通过休闲、展示、消费、体验、服务作为乡村核心环节设计和贯穿引导整个项目,从而实现最大化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有助于上饶文化旅游产业提升和乡村民俗文化产业崛起。

关键词:民俗文化;乡村;旅游;生态文明;小丰村

中图分类号:F592.7;F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8)08-0173-01

一、前言

乡村建设中要以中国的农耕文化为根基,农耕的家园是村落。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曾经的灿烂年华,曾经的纯真无暇,都一去不复返了,游走在高楼大厦中已经找不到方向了。农村是中国文化的根,乡村是寻找记忆的焦点,曾经很清晰的记得每一块石头,每一棵树,每一寸土地,如今早已模糊不清,城市已经呆太久,却越来越找不到方向。自然材料作为人类最早使用的建筑材料并且延续至今,对于自然材料我们再熟悉不过了,然而城市化建设,有太多的我们熟知的传统建筑材料遭到了破坏与拆除,传统建筑的消失也带走了我们对老房子的记忆。

在城镇化快速发展中,乡愁文化进一步被激活,推动着以人为本的“人的城镇化”的发展。当下乡愁文化的凸显,不是偶然现象,折射出物质文明高度发展背景下现代人的心灵迷失和精神失落。

二、项目的意义

发展有历史记忆、文化底蕴、地域风貌、民族特色的生态文化村,打造崇尚“天人合一”之理、倡导中华美德之风、遵循传承创新之道、践行生态文明之路的美丽乡村和因地制宜、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实现生态文化保护开发与增进百姓福祉的有效统一。民俗文化伴随人类的产生而产生,而民俗文化是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具有适应现代社会发展、不断自我更新的能力。

随着现代旅游的发展,民俗文化旅游已成为现代旅游的一大潮流。“江西上饶铜钹山小丰村民俗文化旅游村”项目刚好符合国家的战略发展布局的需要,加强铜钹山镇文化和生态建设,促进小丰村经济快速发展、科学发展。

我们需要紧紧抓住历史发展机遇,充分挖掘和整合上饶与铜钹山小丰村的历史底蕴文化、民间传说故事旅游资源为依托,整合小丰村村民宅院、土地入股的合作模式进行策划开发建设,打造赋予独特文化内涵的民俗文化旅游村。项目以“铜钹山印象、魅力小丰”为形象品牌宣传口号,紧紧围绕“回忆篇、回味篇、体验篇”为三个主题策划为突破口来展开。

(一)回忆篇

以“乡愁回忆、乡村记忆、红色之旅”为主题展开策划,围绕美好的回忆,童年的烙印、故乡的依恋之情,农村是我们的“根”为灵魂,把小丰村现有保存完好的一些老房子进行创意修复和建设一些怀旧主题的乡村四合院院落式大院,每座大院还建有传统的高房子、大院里保持老水井、古树、石磨、各种老农具、开放式的露天伙房、石桌石凳、茅房等。每座大院都贴有对联、窗花、挂着红灯笼、墙上挂着簸箕、辣椒辫、玉米、秸秆,以雕塑的手段塑造一些乡村生活场景的雕塑,营造乡村文化氛围,保留村庄记忆符号,最大程度地保留了村镇的原汁原味,留住了乡愁和记忆。同时,依托江西的红色文化元素,开展红色文化乡村之旅活动,以红军到我家为主题,村民和工作人员统一穿上红军服,游客进入大院之前先到红军村部报道,参加红军体验团和红色文化活动,夜晚降临时游客聚在一起看一场露天电影,其乐无穷。同时,在乡村改造中积极融入更多现代时尚文化元素,让新旧文化在农村中相互融合、相互渗透。让村民和游客在田园式的农村中享受城市般的品质。

(二)回味篇

以打造特色民俗小吃街区,将铜钹山及上饶周边地区的特色小吃、传承记忆表演、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产品等汇集在民俗文化街区,小吃街区有自制辣椒、现榨的菜籽油、现做的豆腐、自酿的香醋、米酒、醪糟、南瓜干、茄子干、麻籽裹、清明裹、米粉、天桂梨、马家柚、美味的蒸菜、香喷喷的水饺,各种米食小点、牛羊肉系列等,各种做法、各种特色农特产品等各种美味汇集一起,形成美食的盛宴。同时街道上还拥有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初的照相馆、修表铺、修鞋摊、当铺、过去的银行、国营商店、国营食堂、国营旅馆等历史记忆。

(三)体验篇

以“人在他乡、回忆上饶”为设计理念,构建住乡村民俗主题客栈。客栈按照传统风格赋予主题化的设计理念来打造,将上饶的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融和起来,赋予客栈的独特性,为乡村及各类画家准备的画家驿站、艺术之家形成的画家村独具风格。民间戏园、露天电影、發挥智力空间参与猜民间灯谜游戏,掀起童真的乐趣。累了一天后进入乡村养生堂,体验中华中医理疗的魅力。民间故事以创意的手法、雕塑的手段和梦幻的视觉来展现民间故事文化的精髓。乡村我是歌手大舞台,为游客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高昂一曲留住人生记忆。赏花赏景、赏古村给游客带来身心的愉悦。游民间游戏园,参加童真无邪的土游戏、施压自己火爆的脾气。游红军村,回想当年的抗日情怀,掀起爱国热情,凝聚团结就是力量,传承任何事情都打不败的革命精神。购乡村土特产,品尝原汁原味健康有机的生态味道、感受当地泥土的芬芳,留下美好的回忆。

在整体的建设上要面子里子相协调。在提升面子方面,推进改厕、改厨、通路、通水、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基础功能;对村镇主街道、闲散宅基、房前屋后进行绿化,改善了生态环境。在强化里子方面,利用村民荣誉室、广播站以及村歌、村规民约等载体,提升村民整体素质。生态生活相统一,垃圾站、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要用现代的手法和土办法就地解决,既有保护生态环境的方法,又能方便解决村民和游客的生产生活,提升文化旅游幸福指数。通过环境改变也让广大村民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也渐渐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和方式,加大种植花草、绿植,装点美丽乡村、美丽庭院,形成了保护生态与方便生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通过打造乡村民俗文化旅游项目,让漂流在外的游子早日回乡创业,加入到小丰村发展的潮流中,使游子时刻感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道理。

三、结语

当下乡村农民普遍收入低,增收难,城乡居民贫富产差距大。乡村衰落,青年人大量流失,妇女、儿童、老人人口比重高,农村老龄化严重。一些农村地区照搬城市小区模式建设新农村,简单用城市元素与风格取代传统民居和田园风光,乡村成了城市小区,导致乡土特色和民俗文化流失。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与农民分散居住之间的矛盾突出。垃圾、污水、土壤等污染严重。2000年,中国的村落有360万个,2011年中国的村落有270万个,10年间,90万个村落消失。其中传统村落平均每天消失1.6个。而历史悠久,有强烈地方特色,历史文化遗存丰富的传统村落不足5000个。要以习总书记提出的“要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是最深切乡村文化建设表述为指引。

“江西上饶铜钹山小丰村民俗文化旅游村项目”是站在时代的新起点上,积极响应国家实现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保护生态的基础上创新发展,打造创新性、创意性很强的民俗文化旅游项目,也是解决乡村生态和农民共同致富奔小康的亮点项目,将会成为铜钹山旅游扶贫试验区的一张名片。

猜你喜欢
乡村民俗文化生态文明
提高民俗文化意识,延续民俗文化
地方民俗文化的传承
探析伏牛山文化圈特色民俗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
浅析当前乡村财务管理模式的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思考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花卉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小学生好奇心与创新意识的潜在联系
生态文明视阈下河北省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发展研究
话剧《乡村》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