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兰
摘要:卡拉瓦乔(约1573-1610年)是意大利16世纪末17世纪初的一位著名画家。他的作品具有独特的个人风格,因其出身贫寒且常与普通大众生活在一起,过旱地接触了现实主义传统,使他养成了仔细观察并记录现实真实对象的习惯,他笔下的圣母形象平凡且朴素,脱去以往典雅高贵的形象,充满着现实主义气息。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卡拉瓦乔绘画中的圣母形象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其作品与其他画家作品的比较,使我们对卡拉瓦乔笔下的圣母形象所展现出来的人性有更深一步的认识。
关键词:卡拉瓦乔;圣母形象;人性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8)08-0168-01
在宗教绘画题材的作品中,圣母一直都是艺术家歌颂和赞美的对象,许多艺术家都曾对圣母形象做过阐释,例如:13世纪末乔托的作品《光荣圣母》中的圣母有着神圣的尊严,使人不由得肃然起敬。
到文藝复兴时期,无论是北方的尼德兰,还是南方的意大利,圣母也被赋予了不同的感受,比如扬·凡·艾克的《教堂中的圣母》作品中的圣母慈祥、端庄,达·芬奇的《岩间圣母》中的圣母庄严、和谐、完美。
17世纪的圣母形象开始淡化以往理想化的神性主题,更多注重的是母性形象的视觉观感。伦勃朗的《带天使的圣家族》,里贝拉的《抹大拉·玛丽亚》和卡拉瓦乔的《参拜圣地人的圣母》《圣母玛利亚之死》等等,这些都远离了文艺复兴时期圣母高度理想化的形象,寄托的是画家求真的艺术理想和对生活和时代的表现。
圣母回归到平凡,卡拉瓦乔将现实真实的女人变成笔下描绘的对象,画中的圣母充满了人性的光辉,下面就结合不同作品对卡拉瓦乔的圣母形象进行分析研究。
《圣母之死》是卡拉瓦乔在1606年为圣玛利亚·德拉·斯卡拉教堂绘制的祭坛画,该作品未选取传统的理想化的圣母升天的形象,而是以朴素的写实主义手法,将宗教主题转化为普通悲剧。在画中我们看不到衣着华贵的天使和诸神的赞颂,看到的只是一位贫穷面容憔悴的圣母形象,在一间残破的农舍里,死去的玛利亚双臂摊开,双足裸露,躺在床上,周围环绕着为她哭泣的农民,这一切仿佛说明她在精疲力竭中走完了人生最后的旅程,这幅画中圣母玛利亚的形象可以称得上是欧洲17世纪现实主义艺术中最具有典型意义的形象之一,在此之前从未出现过如此真实动人的形象。
而在提香的《圣母升天》的画面中,圣母仅仅只是闭着眼睛,表情安详神圣,周围环绕着天使和彩云,画面梦幻奢华。卡拉瓦乔的作品与他们恰恰相反,就是要展现人间真情中最真实的一面给观者,通过对现实世界仔细观察的视觉感受,以极其真实的光线与色彩处理及高度的概括性,着力渲染了死亡的悲剧意味,从而强化了作品的感染力,以虔诚的宗教之心表达了充满世俗生活气息的人间百态,里面没有臆造虚构,只有对死亡的坦率勇敢的表达,这使得卡拉瓦乔塑造的人物具有一股发人深省的力量。
卡拉瓦乔是一名虔诚的天主教徒,他一定是反复研读《圣经》并深刻思考过其中的字句,他像丢勒和乔托一样,像是亲眼目睹了发生的一切事情,才会将笔下的人物形象表现的如此真实,作品中出现的全是生活中常见的普通人,甚至一些下层人都在其中。由于他经常在下层人民的圈子中活动,所以他能更深层次地体会下层人民生活的困苦与挣扎,他将街头的流浪汉、农民和渔夫引进神圣的教堂,并力图借助宗教题材传达出富有生命力的形象和场面。
卡拉瓦乔的作品中善于表现和发现普通人的美,这不是出于好奇或者是开玩笑,始终与为上层服务的样式主义艺术和学院派古典主义艺术对立的,他们有着不同的美学思想,当然卡拉瓦乔的这种写实的想法在那个时代而言多少是有些超前的,在当时不被人们所接受,但正是由于他所迈出的这大胆的一步,在艺术上的革新精神又是十分珍贵的,这对整个的欧洲绘画艺术是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