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世海
摘要:语文作为一门语言性学科,是以“语言”为工具铺垫的,不同的语言体裁和语言风格在教学过程中呈现不同的表达特点和表达效果,对于教学语言也产生不同的制约和导向作用。如何把握好语言教学艺术,抓住语言特点,成为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发挥语文教学语文性质,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和语言素质的客观要求。
关键词:语言特点;语文教学;课堂效果
引言:
不同的语文教材,从立意到选材,从结构到语言都是不尽相同的,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个性鲜明的语言进行教学,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基本原则,合理的利用语文学科中的语言特点,挖掘文本中的语言风格,满足学生求知需要和个性化发展需求,使语文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那么,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语言特点展开教学呢?下面就对此,提出几点认识。
一、把握语言的精确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抓住重点和中心,要善于一语道破、言简意赅,将复杂的、难懂的问题,用最通俗、简练、鲜明、精确的语言讲解出来,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让学生去理解和接受知识要点。同时语言运用要流畅,要适当,要自然,避免模凌两可、前后矛盾的语言,影响到学生对信息的把握和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
语言的精确性作为中学语文教学中比较基础的一种语言特点,强调的是教学语言的质量, 在具体的教学中尽可能的避免可有可无的话,摒弃华而不实的教学语言运用,在满足学生个性需求和教学需求的前提下做到“精确”,讲的要细致,要突出重点和难点,要以让学生听懂、吸收、掌握为根本,使语文教学不拖沓,生动、有趣,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兴趣,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知识,形成能力。
二、注重语言的生动性
生动的语言是提高课堂的表现力,调动课堂气氛,提升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注重语言的生动性,将抽象、深奥、枯燥的教学内容具体化、生动化、风趣化,引导学生从语言中去感受文本中的景、情,去带着画面感的学习,不仅能进一步发散学生想象思维,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而且也使得教学内容更为深入,更具有情感,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增强学生感官体验和情感体验。
语文教学是对文字、词句的教学,同样也是对语言、情感的教学,在具体的教学中把握好语文教学中语言的“度”,通过绘声绘色的语言,剖析语文教学内容,探索语言中情感魅力,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语言中,去提升对语文的兴趣,去发散思维,随着课堂教学内容展开想象,在活跃、轻松、有趣的语言氛围中,提升语言能力,掌握语文教学知识点。
三、重视语言的规范性
语言的规范性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也是语言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中学语文教学中,重视语言的规范性,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语言的规范。语文作为一门工具性学科,旨在引导学生利用规范的语言去交流、沟通,以全面发展和培养学生的语言素养和综合素质。对此,要求教师要使用普通话进行教学,避免使用本地话或方言进行交谈,要养成将普通话的习惯。同时,教师还要尽量的克服口头禅,要注重语言使用的流畅性、规范性、自然性,避免过多的使用“这个”、“那个”、“嗯”等字词,影响整个课堂语言的表述性和专业性。二是,语法的规范。语法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也是衡量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教学中,要尽可能的避免语法上的错误,用规范性的语法指导学生语言交流、语文学习,以全面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严谨性、规范性,保障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无论是在日常交流还是在课堂教学中,都要时刻注意自身的言行举止,注意语言的规范性和语法的规范性,用自身专业化的知识为学生做好榜样,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语言表达习惯,提升学生的语言素养,增强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和水平。
四、强调语言的抑扬顿挫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应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教材选文文质优美,包含丰富的人文知识、情感知识、风景色彩等等,风格多样,主题分明。如:人生主題(理想、生命、成长、名人、青春、求知);社会主题(爱国、亲情、文艺、民俗、爱);自然主题(美景、科学、探险、动物、环保)等等,不仅突出对学生语文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更加强调对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培养。对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除了要把握学科的学科性质以外,还要深入挖掘语文学科的教育因素,强调语言的抑扬顿挫,引导学生深入到语文教学内容中,随着语言表达的有缓有急、有高有低、抑扬顿挫和语言节奏感,调动学生情绪和思想。如:在讲到愤怒的地方情绪要激昂、讲到悲伤的地方声音要低沉等等,让学生跟随教师的语言、语调、语音起伏去理解文本中表达的情感和内容,打破平铺直抒语言形式,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去接受语言,启发学生语言特性,使语文教学达到理想的效果。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适当的运用一些社会热点词句或者轻松、诙谐、幽默的话,缓解学生课堂的紧张感,活跃学生学习氛围,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对课堂的喜爱,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性和积极性。
结束语:
语文教学是语言教学,是以语言为工具展开的,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挖掘语文教学中语言的特点,把握语言的精确性、注重语言的生动性、重视语言的规范性、强调语言的抑扬顿挫,以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语文课堂氛围,打破以往语文教学的刻板性、单一性、被动性,营造一个生动、有趣、形象的语文课堂教学,让学生在充满魅力的语言特色中发散思维,拓展视野,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加强对语文知识点的掌握,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促进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健. 初中语文教学的语言特点研究[J]. 读与写:上,下旬, 2016, 13(11).
[2]马新营.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运用现状及对策研究[D]. 河南师范大学, 2016.
[3]相建斌. 初中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研究[J]. 科技资讯, 2015, 13(5):177-177.
[4]何得伟. 新课程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品味语言的能力[J]. 魅力中国, 2016(37).
[5]时海燕. 浅谈语感教学在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D]. 山东师范大学, 2013.
[6]孙远菊.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江西师范大学,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