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洁 吕小烨
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内容十分广泛,其中观察活动是最为常见的科学教育活动。在实施的过程有些老师组织的观察活动能让幼儿获得丰富的知识经验,而有的老师组织的活动幼儿的收获却很少,甚至对活动不感兴趣。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老师们对观察活动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偏差,另一方面是由于教师指导方法的选择与使用受到了传统教学观的影响,使之产生了一定的局限性。因此,若想组织好一节观察活动,教师首先要从理论层面正确了解观察活动的内涵及意义,而后从实践层面修正自己的教学观,探寻适宜的指导策略。
一、观察及观察活动的内涵
观察一词在很多领域中都被提到,例如自然科学中提到观察,指的是人们在自然发生的条件下对自然现象进行考察的一种基本科学方法。心理学中提到观察,指的是人的感官在大脑指导下进行的有意识、有组织的感知活动。虽然在不同领域中的提法不同,但观察实质上是指从一定的目的和任务出发,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地感知某种对象的过程,是知觉的高级形态。观察的过程首先离不开感官的接触。其次还需要思维、言语等活动的积极参与和配合,是一个集知觉、思维、言语等综合作用的智力活动过程。本文中讨论的观察活动,指幼儿运用各种感官了解客观事物的特点、获取感性经验的科学活动。
由于学龄前儿童正处于直觉思维阶段,主要依靠直接感知事物进行思维。因此幼儿通过运用多种感官直接接触自然事物,可提高其感官的综合活动能力。其次,在观察中幼儿积极交流信息,发现和思考问题,发展了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搜寻、比较、分析对象促进了思维的发展。因此观察可以锻炼幼儿大脑的信息加工能力,提升其智力水平。此外,观察也是科学探究过程中一种基本和普遍的能力,帮助幼儿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可为其进行科学探究做准备。
二、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观察活动的案例研究
(一)观察活动中幼儿的学习收获比较
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在组织幼儿观察活动时常有以下状况发生,例如幼儿对事物的认识不完整,记忆不深刻甚至不感兴趣。我们随机调查选取了北京市两所幼儿园中班教学实况案例进行记录与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案例1 教学主题:认识迎春与连翘 教学班级:中班
组织方式:集体教学活动 活动时长:20分钟
教师A发现迎春与连翘两种植物开花了,由于两种花长得十分的相像,于是教师A组织了一节让幼儿认识迎春与连翘的观察活动。她首先让幼儿通过观察两种花的图片来讨论自己的发现,并引导幼儿对花朵的外部结构进行观察比较,最后总结两种植物的特征。
案例2 教学主题:认识迎春与连翘 教学班级:中班
组织方式:小组活动、个别指导活动 活动时长:一周
教师B班的幼儿在户外活动中发现了迎春与连翘树牌上的花很像,于是孩子问B老师两种植物的名字,教师B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鼓励孩子们在区域分享的时候将问题提给全班的小朋友看谁能帮助解决。在孩子们热烈的讨论中,B老师带着孩子们走出班级,让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对两株植物进行观察比较,并让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记录、收集信息,共同发现“迎春”和“连翘”各自的特点。
上述两节教学活动结束后,通过观察记录并在活动后与幼儿进行交谈得知,教师A班的小朋友只观察到花瓣和花朵数量、颜色的不同,且兴趣不高,而教师B班的小朋友不仅发现了花瓣数量的不同、颜色的不同,还观察到花朵味道的不同、根茎外形的不同等等,由此发现了灌木和乔木的区别,引发了他们对更多植物的兴趣,并通过活动发现了观察法的有用和有趣。由此说明两个班幼儿的观察收获无论是从数量还是从质量上都存在较大的差异性。
(二)观察活动中教师的组织与指导方法比较
1.教师的组织行为比较
依据教学设计框架,教师A与教师B在活动目标、设计思路、组织方式、活动过程等每一项内容都是不同的。在问题来源这一项中,教师A 的来源是自己,即活动的兴趣是教师引发的。而教师B的问题来源则是幼儿,即顺应了幼儿的兴趣组织的观察活动。在活动目标中,教师A是以传递知识为主,而教师B是以引导幼儿发现知识为主,在活动类型上教师A是一种预先安排好的教学活动,而教师B则是在幼儿的发现与讨论中生成的教学活动。因此,两者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教师A是传授式教学,通过“观察——讨论——引导——总结新认识”,而教师B是探究式教学,通过“观察——提出问题——猜想——验证——分享發现——得出结论”。目前幼儿园科学教育强调的是通过幼儿的自主探究获取科学知识,因此可以看出,教师B的教学方式是目前幼儿园科学教育的主流模式。
2.教师的指导方式比较
在指导幼儿进行观察的过程中,教师A是让幼儿在室内看图片,在观察中仅调动了幼儿的一种感官,图片也只有平面的角度。而教师B是让幼儿在室外对实物进行的观察,调动了幼儿用眼睛、鼻子、手等多种感官,且立体的实物可供幼儿进行多角度的观察。两位老师在指导幼儿学习观察的方法上,都运用了顺序观察法、比较观察发以及典型特征观察法,帮助幼儿对两种植物形成了一定的认识结构,发展了幼儿的思维能力,使幼儿获得的印象有条理,便于记忆储存。但由于空间、角度及观察感官使用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幼儿观察收获数量与质量的不同。
三、观察活动中教师的组织与指导策略
(一)观察活动中教师的组织原则
在幼儿园科学观察活动中,所谓的组织原则即教师要遵循的教育规律。观察虽然是一种主体性认识活动,但这种主体性并不是在强调教师的主体性,而是要凸显幼儿的主体性。教师要把幼儿看作是主动的学习者,要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选择学习内容,支持、引导幼儿通过自己的活动去获取知识,并分享幼儿收获的属于他们自己的对世界的认识理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教师这种角色和作用的发挥在不同领域、不同形式的活动中有不同的具体表现形式,在观察活动中,这种作用便是组织原则的体现。如果幼儿的知识来源于自己的实践和探索,他们不仅可以学会观察事物的方法,今后还会变的更善于观察、乐于观察。但如果教师是以自我为主体,就会导致把现成的科学知识传递给幼儿,幼儿对于知识的理解是复制的,是听来的、看来的,是半信半疑的,方法也是教师给的,因此会因缺乏有关的经验,容易对所学内容理解不充分。
(二)观察活动中教师的指导策略
在观察活动中,当教师遵循了正确的组织原则后,便可以进一步思考如何指导幼儿进行观察。而无论是对个别物体进行观察,还是比较性观察,室内观察或室外观察,教师的指导方法都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尽可能的提供实物、实景
提供实物、实景是保证幼儿观察活动成功的前提,可以是幼儿的观察得到最真实的效果。幼儿年龄小,通过用图片或模型供幼儿观察,会使幼儿的感性经验不真实、模糊,甚至出现错误。所以教师必须尽可能的为幼儿的观察活动提供实物、实景,特别要经常带幼儿到户外去进行实地观察,使幼儿的印象更清晰、准确。
2.调动幼儿运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
客观事物的特征是多方面的,它们有着颜色、气味、味道、大小、冷热等多方面的差异。在观察的过程中,只要条件许可,就应当让幼儿的各种感官都参与观察活动,使大脑接受的信息来自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各种途径,在大脑皮层建立多通道联系,从而使幼儿对物体不同的属性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既学习了观察的方法,同时也发展了幼儿的感知能力与观察能力。
3.引导幼儿多角度地进行观察
引导幼儿从多种角度去观察事物,可帮助幼儿不仅了解观察对象的全貌,还能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细节中了解各个部分和各种现象之间的联系,从而对观察事物有一个比较完整、清晰的认识。例如可以让幼儿从正面、侧面、上面、下面、远距离、近距离等多种角度去观察,甚至提供条件让幼儿观察事物的静态和动态,从而获得细致、生动的印象。
4.有目的的教给幼儿基本的观察方法
教师在指导幼儿观察事物的同时,应根据观察对象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教给幼儿一些最基本的观察方法。例如运用顺序观察法,根据观察对象的外部结构特点,有顺序地进行观察,能使幼儿的观察全面细致,不遗漏。运用比较观察法,对相似事物中的不同因素进行对照和辨别,有利于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及思维能力。典型特征观察法是从物体明显的特征入手进行观察,然后再引导幼儿对事物的全部进行观察,可以吸引幼儿的观察兴趣和注意力,从而提高幼儿的观察质量。
在幼儿科学教育领域,观察是幼儿认识事物最主要的方法,皮亚杰曾经说过,如果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还有什么价值的话,那就是对儿童的观察能力的训练。这句话虽然有失偏颇,但也证明了观察对于幼儿学科学的重要意义。因此,教师在组织幼儿观察活动的过程中,一定要秉持正确的组织原则,运用适宜的指导方法,使幼儿可以从自己的兴趣出发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而源于幼儿兴趣的观察发现,最终才有可能回归幼儿的生活。
参考文献:
[1]施燕.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修订版) [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0):79-84.
[2]张俊.幼儿园科学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1):172-173.
[3]刘占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5):145-192.
[4]陈军.在科学活动中幼儿观察力的培养[J].基础教育研究,2000(增刊):71-72.
[5]田亚兰,石洁.加强方法指导发展学前儿童的观察力[J].社会纵横,2013(12):176-178.
[6]邢蘭芹.幼儿科学素养培养方法探析[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12):92-94.
[7]林珑.学会科学观察提高观察质[J].现代阅读,2013(2):243.
[8]朱丽华.浅议科学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观察力[J].科学教育,2008(6):66.
作者简介:
王新洁,北京开放大学学前教育学院,讲师。
吕小烨,北京市北海幼儿园,教研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