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研究

2018-09-28 07:18徐蓓玲高国元
视听 2018年10期
关键词:媒介受众素养

□ 徐蓓玲 高国元

近年来,手机网络媒体与社会生活的联系越来越密不可分。截至2017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7.53亿,较2016年底增加5734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的占比由2016年的95.1%提升至97.5%,网民手机上网比例继续攀升①。而在高校中大学生上网人数几乎达到在校大学生的100%。

一、自媒体的内涵及特征

自媒体的来源可以追溯到谢因·波曼与克里斯·威利斯联合提出的“We Media”的研究报告,报告中指出自媒体是指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的传播者,是通过现代化、电子化的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数或者特定的单个人传递规范性及非规范性信息的新媒体的总称②。常见的自媒体平台包括博客、微博、微信、贴吧、论坛/BBS等网络虚拟社区。作为一种新型媒体,自媒体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③。

(一)传播主体的“去中心化”

在传统媒体环境下,公众主要是通过主流媒体获取信息,在信息的传播过程中信息经过把关人的过滤或者筛选才能同公众见面。然而在自媒体环境下,丰富的互联网技术将公众连接起来,每一个受众都是互联网中信息传播的节点,这样信息传播中的每一个个体既是信息传播中的受众,又是传播者,可以对外发布和接收信息。

(二)传播方式的交互性

传统传播媒介只能从传播者向受众实现一对多的交流,同时这些非同步、非同时传播信息的方式也限制了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信息交流。自媒体时代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自媒体环境下的每一个人既可以是信息的生产者、传播者,同时也可以是信息传播过程中的参与者,还可以是信息的受众。在此信息传播过程中,信息可以及时地在传播者和受众、受众和受众之间进行反馈与交流,打破了传统信息传播的时间和空间限制,信息的传播者和受众实现了真正的“零距离交流”。

(三)传播内容的碎片化

自媒体平台发布的内容由于篇幅的限制都是一些零碎的并不能表达、反映整体间关系和联系的观点或者事件。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缺少完整系统的时间去学习或者接受信息,此时,灵活的、快捷的碎片化信息则给人们带来了便利;并且,自媒体传播的碎片化的信息大多是由文字、图片、声音和短视频等多种信息混合而成的,这种丰富的信息形式更加容易被人们接受和传播。

二、媒介素养教育的起源、发展及内涵界定

(一)国外媒介素养教育研究

1.国外媒介素养教育的起源

国外最早提出媒介素养(Media Literacy)一词的是学者F·R·利维斯和D·汤姆森在1933年合作出版的《文化与环境》一书④。作者在书中提到的是“文化素养(Culture Literacy)”的概念。F·R·利维斯和D·汤姆森在当时代表的是英国的保守主义,他们强调的是精英文化,倡导教育青年人抵制大众的、流行的、文化的“最低水平的满足”。

2.媒介素养研究的发展及研究内容

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在1992年将媒介素养定义为,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Ability to Choose)、理解能力(Ability to Understand)、质疑能力(Ability to Question)、评估能力(Ability to Evaluate)、创造和生产能力(Ability to Create and Produce)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Ability to Respond Thoughtfully)⑤。

Aida Kiryakova等人认为研究大学生媒介素养问题的关键是媒介素养教育的结果,Aida将媒介能力视为媒介素养教育的结果,从“媒介批评”“媒介知识”“媒介消费(使用)”和“媒体设计”四个方面进行研究⑥。

(二)国内媒介素养教育研究

1.国内媒介素养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国内关于媒介素养概念的起源与发展这方面的内容,已有较多学者研究。但是对于媒介素养的概念或者缘起问题,不同的学者仍有不同的认识。这主要是因为“媒介素养”这一英译词内涵丰富,学者对其有不同理解。因此探讨媒介素养的起源问题首先需要把握其真实内涵⑦。

本文使用的媒介素养源自英文“Media Literacy”的翻译,而媒介素养或媒介素养教育的英译是“Media Education”以及“Media Literacy”,但是英文经过翻译之后,就有“媒介素养”“媒体素养”“传媒素养与媒介教育”“媒体教育”“传媒教育”这几种说法。在中国知网以这几个词进行主题检索,分析2010—2017年CSSCI中文核心期刊中每个关键词的发文量如表1所示。在此期间,中文核心期刊CSSCI中,“媒介素养”研究的发文量为654篇,占总发文量的74.1%,其他几种称呼皆不足10%。显然,国内普遍使用“媒介素养”指代“Media Education”或“Media Literacy”。

表1 媒介素养2010—2017年概念使用文献篇数及比例

因此,本文选取“媒介素养”这种描述,在中国知网上以“媒介素养”一词为关键词进行主题检索,得到2000年以来媒介素养研究的发展趋势如表2所示。

表2 2000年以来媒介素养文献研究情况

2.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内涵

根据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在1992年对媒介素养的定义,同时考虑到国内大学生的特点,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基本内容应包括:了解大众传媒信息传播的基本原理,培养他们发现信息、组织信息与保存信息的能力,辨别大众传媒信息的真伪并且判断其价值的能力,利用媒介来发展和完善自我的能力。大学生通过媒介素养学习对媒介信息进行分析、提炼,为自己的学习生涯和职业生涯进行规划,并且能够顺利进入社会,以自身良好的媒介素养影响周围人,形成媒介素养教育的良性循环⑧。

三、自媒体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数字文化无处不在,这是造成虚假新闻出现的主要原因,有些新闻通过传播那些低俗、不良的信息来娱乐大众,有些新闻通过传播那些负面信息来质疑党和国家的领导。民众不再仅仅是新闻受众,同时也成为新闻的制造者和传播者。面对泥沙俱下的海量信息,人们更需要具有分辨是非的能力,大学生更是互联网用户中的主力军。很多志同道合的人通过社交网络建立连接,他们彼此分享信息,通过点赞、分享、转发的方式来支持对方的意见。随着这些群体的逐步发展,他们的规模日益扩展,广度不断延伸,他们可以选择利用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平台来获得更大的影响力,例如在媒介平台分享骇人听闻的信息,诋毁主流媒体,发表反对主流媒体的观点、价值观,甚至是意识形态的新闻⑨。自媒体时代,新兴媒体的迅速崛起产生了诸如上述的许多副作用,加强媒介素养教育刻不容缓。大学生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需要一定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

(一)对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访谈研究

大学生受教育程度高,年轻、喜欢追求新鲜事物,但在管理上略有松散,在媒介信息的接触上呈现出自由和开放的心态,对于新型的媒介事物接受能力快但又不抵触传统的媒介。学校对于大学生媒介素养的教育参差不齐,很多学校对此重视程度不够。

在对大学生进行访谈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大学生并不能说出媒介素养到底是什么,只是模糊地知道这个概念,知道手机、网络等应该可以归为此类。因此在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时候,需要提前让学生认识到媒介知识的基础理论工作,深入展开媒介素养教育实践。大多数大学生获取媒介信息的工具是网络,在对大学生访谈的过程中,没有大学生通过传统的报纸、广播接受媒介信息,他们普遍觉得这些传统媒介有点“过时”,并且通过传统媒介获取信息不够及时、方便。

受访的大学生表示经常使用自媒体。通过一些自媒体平台,学生可以获取信息、学习知识、休闲娱乐、社交交友等,微博、微信、论坛以及一些新闻类的APP等是大学生习惯使用的自媒体平台。

另外,受访大学生认为媒介的发展对自身的影响是利大于弊的,特别是在学习方面,他们在微信平台上关注了很多和专业领域相关的公众号,可以通过公众号获取领域前沿知识、一些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这些是通过传统媒介较难获取的。同时,在获取信息的及时性方面,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介发布的新闻还是有一定的滞后性,但是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平台可以更及时地传播信息。

在谈到是否能够很好地辨别媒介信息时,受访大学生表示网络上信息良莠不齐,还是会给自己带来一些不良的影响。缺少信息的把关人的角色,形形色色的信息都会来到你面前,这时候选择正确的信息是很重要的。在网络上可能会遇到一些宣扬民族主义、搞独立、影响民族团结的文章、信息,遇到这种情况,不予理会,不点击,不给不良信息赚点击率是较好的办法。网络上还有可能出现一些虚假信息,受访大学生有的会百分之百相信官方消息,也有的大学生表示会从多种途径查证,寻找正确的信息,不盲目听信任何一方。

受访大学生表示校内媒介素养课程重视程度不够,学校开设了关于媒介素养的专业课,但是学生对于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程以及该门课程在整个专业体系中占据什么地位都不清楚,不知道其重要性的结果是学生随便学一学,并没有达到媒介素养教育的目的,反而不如关于媒介素养方面的讲座更有效果。因为媒介素养教育课程采用的教材往往具有滞后性,并不能给予学生当前的、新兴的关于媒介素养教育方面的信息,对于媒介能力的培养力度也不够。学生学习到的书本上的知识在信息繁杂的自媒体时代并不能起到很大作用。

(二)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策略

根据目前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现状及对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访谈研究,发现大学生的媒介素养主要是以在日常与媒介接触的基础上,通过个人的知觉感悟获得和培养的,通过科学的、系统的媒介素养理论指导与训练的并不多。这就导致了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水平在信息“把关人”缺失的情况下,媒介素养普遍层次偏低。虽然大学生能够在自媒体平台快速便捷地获取信息,但是对于信息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不足,更是缺少对信息的质疑和评估能力。自媒体时代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开设相关媒介素养课程,培养科学系统的媒介素养体系

在学校开设关于媒介素养的相关必修、选修课程,这是培养大学生媒介素养最有效、最科学的方法之一。并且在实施标准上,媒介素养教育要上升到培养21世纪合格人才的战略高度⑩。课程可以纳入“形势与政策”范畴,在理论讲解的基础上可以添加案例分析,借以提升大学生的媒介素养能力。

2.搭建实践平台,促进媒介素养能力提升

媒介素养教育不仅靠理论传授,还需要实践练习。传统的理论课堂进行的媒介素养教育效果并不是很明显。大学生作为自媒体时代青年人的主力军,在接受了媒介素养理论教育的同时,应多投入媒介素养实践平台,与大众传媒相结合,将课堂媒介素养理论教育与课外媒介素养实践练习相结合,使学生真正成为媒介活动实践的主体。

注释:

①第41次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

http://www.cnnic.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803/t20180305_70249.htm.

②National Center&News Research.Reports on We Media[EB/OL].http://necs.en.gov/report/programs/project//we-the-media.

③丁凯,宋林泽.自媒体视域下的高校宣传教育网络建设[J].教育研究,2015(04):49-56.

④Carol E.Craggs.Media Education in the Primary School[M].London:Routledge New Fetter Lane,1992.

⑤Elizabeth Thoman.Skills&Strategies for Media Education [A].Ontario Ministry of Education.Media Literacy ResourceGuide [C].Toronto:MediaLiteracyResource Guide,1989:7-9.

⑥Kiryakova A,Olkhovaya T,Rodionova T.Axiological Foundations of Media Education in Modern University[J].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5(214):143-149.

⑦赵丽,张舒予.媒介素养研究热点及趋势分析——基于教育学、新闻学与传播学CSSCI(2012—2013)来源期刊数据[J].电化教育研究,2015(05):17-25.

⑧生奇志,展成.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调查及媒介素养教育策略[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1):66-70.

⑨芥末翻.网络监管真空时,媒介素养教育究竟有多重要? [EB/OL].https://www.jiemodui.com/N/93341.

⑩陈永斌.微文化传播背景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挑战与对策[J].思想教育研究,2014(6).

猜你喜欢
媒介受众素养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书,最优雅的媒介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