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海洋与渔业》 记 者廖静
|姚震球|
工学博士、教授、江苏科技大学海洋装备研究院首席专家。现为: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学术委员推进与空泡学组成员、江苏省造船工程学会学术委员会船舶力学及船舶设计专业委员会委员;《船舶工程》杂志编委、《海洋工程》杂志常务理事;获中国航海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1项、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3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
近年来,伴随“蛟龙号”成功潜探 7000米深海,被誉为“下五洋捉鳖”的中高端海工装备备受瞩目。2018年 1月4日,工信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持续健康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到 2020年,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明显提升,产业体系进一步完善,专用化、系列化、信息化、智能化程度不断加强,产品结构迈向中高端,力争步入海洋工程装备总装制造先进国家行列。
近日,《海洋与渔业》记者对话了江苏科技大学教授姚震球。他指出,当前中国海工建造能力较强,位居世界前三,但设计和配套能力偏弱。“要想实现从海工‘大国’到‘强国’,最关键是加强海工装备的自主研发能力、提高关键装备的配套率和智能制造水平。”
资料图片
《海洋与渔业》:据了解,国际油价的不稳定性,造成了海工装备发展的波动。请您分析一下,当前所形成的海工装备国际发展格局?
姚震球:目前海工装备中最大的部分还是海上油气开采和探测装备,大约占海工装备的 8成以上。油价的波动必定会导致海上油气开采景气状况的变化。油价下跌,海上采油利润就会下降,对海上油气开采和探测装备的需求也随之下降,海工装备的价格也会跟着跌。
海上油气开采条件比较恶劣,相比陆上油气开采难度大、成本高。一旦油价降低到一定程度,海上油气开采成本就会首先超出油气市场价格,这时就必然会造成海上油气井停止开采,海工装备的需求就会大幅下降。确实,油气的价格波动对海工装备行业的影响是比较大的。
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有一段时间,国际油价一度跌破40美元/桶,对海上采油业和海工装备制造业形成了严重打击。海工装备产业陷入了低谷。不过最近两年,油价已开始慢慢回暖,逐步回到了 60~70美元 /桶。一旦油价稳定在65美元/桶以上,海工装备行业就会重新进入平稳发展阶段。
2005年之前,我国海工装备行业整体建造能力较弱,能够建造海工装备的企业少、品种少、建造量也比较少。2012年以后,国内造船业受到金融危机冲击,开始向海工转型升级,许多船舶企业转型到海工装备行业,我们很快掌握并具有了较强的海工建造技术。我国海工装备行业已经稳定位居世界前三。
《海洋与渔业》:有专家说,海工装备当前的发展趋势正由水面向水下发展,您怎么看待这种发展趋势?请您预测一下,未来海工应该怎么走?
姚震球:人类对海洋的认知是从浅到深,这是由海洋科技发展的规律所决定的。靠近海岸的海洋资源逐步开发,条件好、容易开发的资源会越来越少,必须向更深、更远的海底去发掘新资源。海工装备也就需要不断发展,从水面到水下。
以海上油气的开采为例,随着海洋科技发展和新的海洋装备不断研发,开发出了导管架平台、自升式平台和半潜式平台,这些装备支持我们逐步从浅海向深海发展。目前已经从几十米水深的近岸海域发展到了二、三千米水深的深海,可以满足巴西、墨西哥等国海域的 2000米以上水深的海上油气田的开采。油气探测完成后,要在这么深的海底把油气抽上来,不能再依靠导管架平台了,原来的海工技术已经不适合逐渐向远海扩展,就必须发展水下采油系统,所以水下采油树、海底管线、ROV等水下采油装备就得到了发展。海工装备业必然从水面向水下装备延伸。
海洋开发装备以外,还有用于海洋科考的海工装备,也是随着人类对大海的探索逐渐向深远海发展的。由于人类需要对海洋生物、海洋水文和地质条件、海洋矿产进行考察,这一类海工装备是人类认识大海的“眼睛”。我们对海洋的了解,是从较浅的大陆架逐步进入大洋底部和海盆,并可以深入到海沟。“蛟龙号”是我国自主建造的一个深海载人科学探测装备,主要用来搭载海洋科学家进行大深度海洋考察,可以下潜到7000米水深,已经能够探测除马里亚纳海沟以外 98%的海底世界了。而且我国已经开始立项,发展万米级全海深探测装置,为世界的海洋科考事业贡献力量。
另外,海上风能及波浪能、潮汐能的开发利用和可燃冰、海底矿产资源开采等海洋开发领域的不断涌现,也将不断推进海工装备的更新换代,不断创新研发的新型海工装备,来适应海洋开发新领域的需求。未来的海工装备将会是水面水下协同,朝着更深、更强、更加智能化方向发展。
《海洋与渔业》:海工装备为何一直被国家领导人称之为“国之重器”,您能归纳一下几大重点原因吗?
姚震球:我们认识海洋、开发海洋,需要一批大型海工装备作为工具。比如在南海钻井的 981平台、开采可燃冰的蓝鲸号钻井平台等。没有它们就无法在水下数千米条件下,开采海底以下埋藏在上万米地下的油气资源。再比如“蛟龙号”载人深潜器,可以下潜到 7000米水深,这就意味着它的载人壳体必须能够抵抗 700个大气压的压强、需要在 7000米海底完成与母船通讯、在水下探测、采集海底矿物和海洋生物等科考工作,必须突破一系列核心技术。它是一大批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的智慧结晶。
为什么说他们是“国之重器”呢?第一是这些大型海工装备科技含量高,设计、建造难度非常高,世界上能够掌握其核心技术的国家较少;第二是投资巨大,装备的价值很高;第三是在认识海洋、开发海洋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明显。
《海洋与渔业》:据了解,目前海工装备的总装主要集中在亚洲,以中国、新加坡、韩国三国为主。相比亚洲其他两国,中国有何优势和弱势。我们应该如何弥补弱势?
姚震球:相对新加坡、韩国,我国从事大型海工装备建造的时间不长,经验和技术的积累相对较少。2005年以来,广东、江苏、上海、山东、辽宁等省,许多大型船企开展了大型海工装备建造。通过这些年努力,我们已经掌握了大型海工装备建造技术,承接了大量的海工装备订单,产品质量也很不错,在国际上逐步树立了我国海工品牌。目前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海工产品也开始涌现,比如中远船务的圆筒型海工平台、中船重工 702所的“蛟龙号”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但我们问题也很明显。我们的自主设计能力较弱,虽然有许多海工装备国内已经具备设计能力,但仍有很多海工装备的基本设计源自于国外;我们海工产品的配套率低,大量的核心装备都从国外采购。基本设计和核心装备由国外公司把控,我们只能低价竞争,赚一点辛苦钱。短期内我国海工产能扩张过快,同质化低价竞争严重,在受到油价下滑影响时,导致海工市场风险大增。
海工装备由“大”变“强”,必须在加强海工产品及配套装备的研发、去产能上下功夫,人才和配套能力是关键。而提高海工装备的自主设计能力和配套装备的国产化率,我们需要一大批海工高端人才,去开展海工装备的自主设计、性能分析等研发工作,才能不断提高我们的自主研发能力。
另一个“怪圈”要打破。有一些海工配套装备,我们已经能够自主研发出来样机,但却没有办法去应用。海上油气开采需要高可靠性的设备,需要有几十次成功应用经验的设备,船东才敢使用。迫切需要有一些试验验证平台,给这些研究样机测试提高的机会,通过应用不断积累、不断改进、不断提高其可靠性!
《海洋与渔业》: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对海工行业而言,算是一个大机遇吗?您认为中国海工在“走出国门”这一方面有哪些优势和不足?应该怎么做?
姚震球:这当然是一个大机遇,借助“一带一路”的东风,能让中国海工产品走向世界各地。当前已有很多我国建造的海工装备在中国南海、西非、巴西、墨西哥湾等海域开采油气资源。目前产能过剩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推动世界经济发展,提高对油气的需求,带动海工产业的发展。国内的海工建造能力较强,最好能在我国大型海上油企的带领下,联合国内海工装备企业一起组团,去海外拓展海工装备应用份额,建立中国品牌,共同去占领海上油气市场。
《海洋与渔业》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引领,近年来,中国海工装备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如果把海工装备的发展画作一条曲线,目前的发展处于哪个点,未来将怎么走?
姚震球:这要分为两类。目前比较成熟的是海上油气开采装备,国外已经发展了很长时间,已经形成成套的完整的技术和装备,而这些技术,我们也基本掌握。但随着开采要求不断变化,仍然会有新的技术出现,我们必须做好技术储备。
另一类,如最近十多年开始兴起的海上能源和资源开发,如海上风电、波浪能、天然气水合物、深海海底矿物开采等。新的需求提出来了,就必然有人去研究、开发新型海工装备去实现上述任务。这些新型装备可以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做进一步创新,所研发出的新型装备必定是更合适可燃冰、波浪能、深海海底矿物开采需要的工具。目前这一块尚属于起步阶段。我们对海洋的认识还是肤浅的,开发海洋任重道远。
《海洋与渔业》:当前广东把海工装备列入六大海洋产业之内,那么,广东海工装备发展的优势和难点在哪?应该怎么做?
姚震球:广东发展海工装备有很好的条件。首先,广东海工装备的发展有很好的基础。珠江三角洲的船企比较多。如招商局、广船等重要海工企业很多年一直在专注做海工装备,他们掌握了较好的技术。第二,濒临南海。南海油气资源丰富,天然气水合物等新型资源蕴藏量也不少,海上油气开采行业前景广大。第三,广东工业配套能力强。另外,广东跟海外合作比较多,高端人才储备比较多。
海工行业属于技术密集、资金密集、劳动力密集的行业。由于海工行业条件艰苦,珠三角海工企业将越来越难招到年轻的一线工人。这种“后继无人”的用工困局是广东发展海工的阻碍之一。未来需要通过提升海工企业智能制造水平,来提高建造效率和劳动生产率,改善员工劳动条件;通过创立自主品牌,提升技术水准和盈利水平,提高员工的待遇,解决用工困境,广东海工行业持续稳定发展应该是没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