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江苏 泰州 225300)
《华盛顿协议》(Washington Accord)于1989由来自美国、加拿大等6个英语国家的民间工程专业团体发起和签署,是世界上签署时间最早、缔约方最多、最具权威的国际性本科工程学位互认协议[1]。其目的是通过国际上本科工程学历和工程人员执业资格互认,促进工程技术人员跨国执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它的成员分布在全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是目前为止影响范围最广、影响最深远的国际教育互认协议。我国在2013年6月加入该协议成为临时会员之一,而后经过了3年的时间正式签约了《华盛顿协议》,成为第18个正式签约国。这一举措,对提高我国工程教育教学质量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对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程卓越人才具有深远意义。
现行的高校教学管理体制中涵盖的评教体系从1980年开始在我国高校逐渐推广和使用。相比于我国,西方高校的评教体系早出现了很多年,大约从1920年开始,美国高校就设立了高校学生评教,随着时代的发展,它几经变化,现在已经成为西方评估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2]。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步入“普及化”的社会,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理念不断更新,内涵的演变、合作和开放式办学以及互联网+技术在教育方面的渗入,让评教的方式更加多样化,这让评教工作走向了一个新的台阶。学生参与评教工作已经成为现行的一个大趋势,学生作为受众群体他们的呼声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肯定。但是不得不说,以往的评教工作对于学生的意见不是很重视,这要求我们对以往开展的评教工作进行反思,提出疑问。可见,评价体系的整合和改革是必须进行的。
现如今,对于许多高校评教的评价内容来说,其过于重视教师的教学结果评价、教学手段评价、教学方式评价、教学内容评价以及教学目的评价,通常这会造成教学评价模式化的趋势,无法更好地将高校对于教师的要求以及当代大学教学的特征体现出来。
一是传统的学生评教指标体系主要“关注教师的教”,很少“关注学生的学”,即学生评教指标体系主要从教师传授知识的角度上进行设计,很少从学生接受知识的角度方面进行描述,部分指标的专业性较强,学生难以理解。二是学生评教的结果被用于教师的职称评定、晋级、加薪、解聘等奖励或惩处等的评定,虽然表面上来看这些措施好像可以促使教师改变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但是从本质上来说,这些方法并没有把焦点放在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上。
运用信息技术,网上评教取代纸质调查问卷,使得学生评教的效率更高,也方便数据的统计、处理与比较。现如今,对于我国众多高校的评价指标来说,均表现出了“单一”以及“笼统”的评价标准,这必然会出现信度以及效度欠缺的问题。由于课程属性的不同以及专业的异质性,每个专业的学科内涵、教育方式以及人才培养方向均表现出了一定的差别。应当区别看待具有不同类型的课程,如果仅是运用较为单一的标准去进行统一课程的评价,就会缺少一定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因此,如果采用统一问卷和相同的评教指标,学科特色将无法体现出来。
教学指标体系设置不够科学合理,大部分指标是由教育管理者、有关专家和教师来共同决定的,很少有学生参与到评教体系的制定当中来。这样学生在评教时,无法准确对教师教学行为表现进行评价。而且对于评价指标内容来说,不同的年级理解程度不同,可能会由于所具有评价能力的高低而形成一定的差别。所以,如果只是进行评价体系的单方面制定,那么必定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
对于现行的学生评教指标来说,其更为重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多项表现,例如:教学手段、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等,然而却很少评价教材的质量以及课程的质量,这也就造成了在不同课程的授课教师之间无法形成有效的对比,造成教师的教学水平无法被形成的评价结果所体现出来。所以,在评教指标中,不仅要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同时也要对学习材料以及课程本身进行一定的评价,这样才可以更加公正、公平以及全面地评价教师的教学水平[3]。
应以我国正式加入《华盛顿协议》为契机,加紧步伐用国际先进理念、标准引领工程教育改革,提升工程教育质量。国际工程教育大力推崇并践行的先进理念和权威标准是“以学生为中心”“成果导向教育”“持续质量改进”和《华盛顿协议》毕业生能力要求。传统的内容驱动、投入导向的教育与三大基本理念形成了鲜明对比。建设工程教育强国,迫切需要以先进理念推动应用型高校从传统投入导向、课程导向教育模式向成果导向教育模式转变。学校不仅教育理念要发生改变,基于成果倒推思维,学校的教学设计、评教体系也要进行全面改造。通过转变评教理念、修订评教文件,实现将评教与学生发展的挂钩等,最终提高教学质量,推动创新人才培养。
高等教育的本质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实践活动。十九大报告指出:创建支撑国家现代化的高等教育体系。我们要结合现代的教育理念,做到以学评教,以生为本。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让评教工作真的做到对学生有益。在以往传统的教育体系下,我们往往会更关注教师的行为,以教师为主体。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现行的教育理念已经变为了“以学生为主体”。所以高校也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它打破了以往只由管理部门制定评教体系的局面,更加具有合理性。
通过成果导向教育理念进行工程教育改革的引导,其拥有重要的现实性意义。成果导向教育指的是:教学实施以及教学设计的目标在于学生通过学校的教育而获取的学习成果[4]。对于成果导向教育来说,其要求了教学以及学校应当对学习成果予以明确,并且与学习要求相结合,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好地挑战自我。其更有利于学校培养专业化人才,我们根据对学生的要求不同来重构课程体系,建立相适应的课程评价标准。这样就可以集中培养学生某方面的能力。这在节约教育资源的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教育质量。
对于评教来说,其目的在于推动教学质量的提升与教学相长,为我国社会培养出创新型人才。改进教学质量是一个持续性的过程,这相应地要有持续性的反馈。反馈是一个关键点,只有可以持续得到有效信息,才能及时地进行整改,依据这些信息来部署接下来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会更适合当下的教育需求。评估反馈实施,再进行评估反馈这是一个循环的过程,把握好这个过程,教学质量就会逐渐稳步提高,我们评教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在课程开课第一周和教学过程中应采用随时性评价、“档案袋”式评价等方法。这样我们可以得到更多教学信息和现实问题,及时帮助教师改进缺点、发挥优点,为教师教学创建良好的教学环境。
评教的管理过程是一个全面质量管理过程,一份评教问卷不足以显示问题的具体“症结”。想要让教师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就要给他们更多的平台来帮助他们发现问题,只有全面多角度的了解问题,才能去解决问题,所以在进行评教工作时就要注意方法的运用,不能只依靠一种方法,要注意多种方法的共同使用。只有多种方式综合使用,评教工作才能做细做实。比如,教学信息反馈与学生会谈相结合。教学信息反馈多鼓励学生谈感受、提建议,让评教结果不只是由行业专家和教师这些专业性较强的人来进行评定,我们要让学生也参与进来,对于教学让学生给出他们自己的意见,让学生做到敢于发言,勇于发言。对于那些有建设性的建议我们要合理采纳,把它们变为现实。这样在广泛的支持和参与之上,就可以形成一个良好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利用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对教学进行多角度、全方位考察和评估,使教育教学活动更加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
通过对评教体系的深入研究我们不难发现,只有评教体系真正的科学、合理、公平、可行,它所得到的结果才是有效的,才是对于教学有所帮助的。评教工作的重点就是把教师的教学价值正确客观的表现出来,当然这也是评教工作的实质。设计出一个具有实用性又具有创新性的评教体系一直是我们所追求的。本文依托《华盛顿协议》所制定的三个基本原则和以人为本的理念,试图构建一个合理的评教体系。
想要构建真正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生评价指标体系,促进教学相长,推动人才培养,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主体性原则。倡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只有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评教工作当中来,才可以让评教体系真正发挥它的作用。二是科学性原则。这一点正是传统评教体系最容易忽视的一点。想要全面优化评教体系,我们就必须用科学辩证的眼光来修正它,让评教体系变得多面化。三是指标的可比性原则。想要准确的评价几个参比对象,就要创造一个公平的环境。四是发展性原则。想要降低评教过程中由于对评教问题不理解而造成的评教结果失真现象,我们就要深化学生对于评教问题的理解,只有让学生真正理解这些问题,他们才能做出最正确的选择。五是评教指标体系的设置应具有拓展性、前瞻性,以学生的学习发展成效作为衡量指标体系科学与否的重要标准。
笔者在写作前特地对管理者、教师和学生进行了一些访谈,比较深刻的了解了他们对于评教体系的看法和对当前评教体系的意见。这些先前的工作为我们设立科学的学生评教表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之后我们把这些信息进行了专项分析,尝试寻求如何构建更好的学生评教体系。
1.按课程性质分类评价
想要让教学指标更适合大多数的学生,让学生在教学中能够掌握更多更有用的知识,就要把教学的内容与学生的学习情况结合起来,表现在评教中,就是让学生更大限度的参与。但是实际上处于不同阶段的学生,他们对学习的要求是不同的,不同种类的学科,对于学生学习成果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在进行授课时我们也要区分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由此来看,对于评教工作来说,我们要针对不同的课程采取不同的评教方式。为此,对于理论课、实验(设计)课程和体育课我们都设计了专项的评估方法。当然,如果课程差别不大,我们更建议用同种评价方式,因为在类别范围大的情况下得出的结果更精确,更有普适性。
2.重新设计各类评教指标
我们依托高校教改的理念,对当前的课程进行科学的分类,结合教务管理人员、专家听课、教师和学生的意见,重新设计了评估问卷指标。一些基本的教学课程我们不做出特殊的要求,但是对于那些专业性较强的课程我们一定要针对它们进行单独制定,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学科之间的差异性。对于设计的新指标体系来说,其涵盖了客观的评价以及主观的评价,同时涵盖了具体的指标以及抽象的指标。两个方面之间既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同时又存在着一定的独立性。在学生评教指标中,强调教学内容“讲解清楚、深入浅出,又便于学生学习”、课堂上“教师鼓励学生质疑、提问、研讨,并给予思路的引导”;“教师注意介绍新成果、新动态和不同观点,能帮助我理解课程内容”。对于体育课来说,我们在进行评教时就应该重点考虑两个因素:一是增强学生体育精神和意志力的培养;二是学生的健康意识,让学生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对于实验课,我们也提出了不同的纲领:一是鼓励学生探索,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要因材施教;二是要让实验内容与教学深入地结合起来,具体见表1。
表1 学生评教指标(通用理论课)
3.评教时间的选择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改进课程教学过程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学生评教应由一次终结性评价转向多次过程性评价。很多高校学生评教时间选择在学期末课程结束前两周内,形成总结性评价,并将评教结果用于教师的考核,这种评价没有达到以评教促进教师发展,改进课堂教学的目的。只有通过过程评价,才能持续改进教学质量。评教的实施过程可以实行课程开课第一周评价和教学过程中评价,要求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学生评教,突出过程性。比如在开课第一周对任课教师与课程给予初步的评价,具体见表2。
表2 开课第一周评教表
4.评教数据处理与反馈
如何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自身素养,怎样才能让教师把自身的长处发挥到最好一直是教学工作的重难点。所以让教师找到自身的缺点和工作环节的不足就是很关键的一步,评教体系的出现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种参考。评教结果对于教师来说很重要,我们不仅要保障可以正确地对待评教结果,还要保障整个评教过程的公平公正。一般来说,评教结果是由评教中心来进行统一收集和整理的,然后再经过一定的分析再回执给教师,这样教师对评教结果就会有一个更全面直观的了解。学校依据学生评教结果,对全校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管理措施或必要支持,服务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使管理更科学。
评价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以《华盛顿协议》为指导,我国众多的高校均提出了要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习结果为导向,以更好地对高校评教体系进行改进以及完善。因此,想要更加科学合理地培养出符合时代所需要的新型人才,就必须要推动高校教学质量的提升以及评教体系的优化。同时,我们应当将时代的需求与高校的特征相融合,不同类型的高校应当具有符合自身特征的评教体系。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国高校评价体系的优化以及完善并不是顷刻之间便能够完成的,它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