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WOT模型的独立学院应用型学科建设路径探析
——以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为例

2018-09-28 06:21
大学教育 2018年9期
关键词:农林应用型办学

(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1)

2015年,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要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全面提高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在地方高校纷纷向应用型本科转型发展的大背景下,独立学院作为地方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寻找转型发展之路迫在眉睫。学科建设作为高等院校实现大学职能的重要载体,是高等院校社会地位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1]。如何加强应用型学科建设是独立学院在转型过程中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独立学院加强应用型学科建设的必要性

学科建设是开展高校各项基本活动的平台,一所高校如果拥有一批独具优势和特色、实力雄厚的学科或学科群,就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焕发出勃勃生机[2]。据调查,福建省大部分独立学院过去比较注重专业建设方面的探索和实践,在应用型学科建设方面亟待加强。然而独立学院若想进一步提高办学层次和水平,提升核心竞争力,在地方高校应用型发展转型大军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高度重视学科建设,重点培育学科特色,强化优势特色学科,这既是地方高校自身内涵发展的客观要求,更是独立学院寻求差异化建设和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必然选择[3]。

目前,福建省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和“一带一路”倡议发展建设的推动下,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和支持学科建设,《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实施意见》提出:要持续支持一批建设目标明确、对接社会需求的亟须学科,形成布局合理、高峰凸显、高原崛起的学科结构,支撑一流学科建设。“双一流”建设任务的推行充分体现了学科建设的重要性,同时也为地方普通高校学科建设走应用型发展道路指明了方向。因此,独立学院加强应用型学科建设是时代与独立学院自身转型发展之所需。

二、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应用型学科建设的SWOT分析

SWOT分析即态势分析,是对研究对象内部存在的优劣因素和外部有关的机会因素、威胁因素依照矩阵形式排列,然后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从而获取具有一定决策性的结论[4]。SWOT是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威胁(Threat)的英文缩写。

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是一所依托福建农林大学校本部优质办学资源的全日制本科层次独立学院。在地方政府的政策引导下,本学院2017年在应用型学科建设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现根据其现状进行如下SWOT分析。

(一)外部机遇

《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开展高等学校应用型学科建设工作的通知》提出:为推进高校向应用型转变,提高学科建设整体水平,要面向应用型高校,集中力量重点建设100个对经济社会发展有较大促进作用、与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密切相关的应用型学科,有效提升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水平和整体办学实力,且申报“双一流”高校不列入省级应用型学科建设范畴。该文件不仅对应用型学科建设任务提出具体要求,更在政策上建立保护机制,在集中力量建设“双一流”的同时,对普通高校学科建设发展留有余地,这为普通高校尤其是独立学院提供了有利的政策保护。2017年12月,福建省教育厅公布高等学校应用型学科建设名单,确定将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的“农林经济管理”作为应用型学科立项建设项目,“食品科学与工程”作为应用型学科培育项目,这就意味着学院应用型学科建设迈向新台阶。

(二)外部威胁

独立学院学科建设的主要威胁来自同类高校以及公办老牌高校。一方面,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办学时间相对较短,起点低,优势不足,政府支持力度有限,主要表现为近两年学院招生计划受影响,生源数量小幅下降,加之应用型转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这对于自负盈亏的独立学院而言,客观上增加了运营风险。另一方面,高校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随着专业评估的有序推进,评估指标体系更加科学化,各高校的办学资源日益明朗化、集中化,尤其是师资资源、实验室资源等在所有权上难以实现共享。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形式上是独立学院,对母体的依赖程度较高,共享母体学校学术资源,其竞争力有限,在资源上难以与其他普通高校进行公平竞争,学科建设申报缺乏比较优势。

(三)学院优势

2016年,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入选福建省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试点项目,为主动顺应福建省产业需求,学院集中力量整合构建五大专业群,依托专业群建设,以及母体高校的有效资源,目前学院重点建设“农林经济管理”“食品科学与工程”这两个优势特色学科,在这两个学科发展相对成熟的基础上,进一步提炼、探索适合独立学院学科建设发展的特色,为发挥重点学科建设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学院学科建设整体水平的提高奠定基础。

(四)学院劣势

1.学科建设基础薄弱

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作为新兴的独立学院,办学时间较短,办学资源有限,过去大都以专业建设为重点,学院对学科建设的重视程度不足,资金支持有限,基础比较薄弱,学科间资源共享程度不高,建设创新性不足,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科建设的良性发展。

2.教师队伍结构单一

目前学院的任课教师主要由学院自有教师、母体学校部分教师、退休返聘教师和外聘教师组成。自有教师中以毕业后直接任教的青年教师居多,他们大多数没有经过正规、系统的实践训练,在知识、能力、结构上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缺乏实践教学经验和从业经验。学院的“双师型”人才稀缺,造成学科教学过度重理论轻实践,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应用型学科建设的发展。

3.科研力量单薄

(1)学院的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稀缺,目前学科建设人才梯队中高水平人才完全依托母体高校及企事业单位,自有专任教师中缺乏科研团队带头人且大都以项目负责人形式参与。

(2)专任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不高,以个体研究为主,科研素质普遍较低,缺乏学术交流,缺乏能够承担项目的团队带头人,未形成有组织有规划的学科团队,高职称高学历教师少,科研成果总量少,项目成果转化率低,申报科研项目级别受限,高级别项目稀缺,难以获得高级别的经费支持。

4.实践教学资源有限

(1)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在实验室建设、实验设备等方面高度依赖母体高校,在共享实验室上只有使用权,实验室使用的灵活性、自由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自有实验室建设因资金、场地、人员配置等有限进展缓慢。

(2)高水平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步伐滞后,截止至2017年12月,全院拥有各类实践教学基地共150余家,但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仅3个,因此,如何进一步甄选和建立优质、高水平校外实践基地任重道远。

三、独立学院应用型学科建设路径探析

从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SWOT分析可以看出独立学院在转型发展过程中机遇与挑战并存。为了顺应时代发展所需,实现抓住外部机遇、规避外部威胁,发挥内部优势、弱化内部劣势的最优化发展路径,笔者结合学院发展现状制作了如下分析矩阵(如表1),并以SO战略、WO战略、ST战略、WT战略为指导,探析独立学院应用型学科建设的路径。

表1 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应用型学科建设SWOT分析矩阵

(一)夯实基础,以特色谋发展

(1)根据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并结合独立学院的自身优势与特色明确自身定位,科学规划,构建学科结构,做好基础建设和顶层设计,在人力、物力、财力、政策等多方面增加必要的投入。

(2)凝心聚力,多渠道争取地方政策支持,为全面开展学科建设提供政策与经费保障,同时充分发挥地方的经济职能,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导向,确立体现区域发展特色的学科建设方向,立足学院办学特色,发挥自身优势,建设重点学科,着力培育优势学科,以点带面,实现多学科协同发展。

(3)应用型本科院校开展学科建设的重要策略是学科交叉[5]。一方面,要注重学校内部各学科之间的交叉发展,以及学科与专业之间的相互交叉。另一方面,要实现与兄弟院校、企业、行业之间的学科交叉、融合和渗透,寻求学科建设差异化的同时共同构筑学科平台,共享建设资源。

(二)多措并举,建设双师型队伍

(1)面向社会引进人才。根据现有师资结构和应用型学科建设需要,有计划、分批次地引入不同层次的人才,尤其要吸纳具有行业背景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人才,为教师队伍不断注入新鲜活力,从而为应用型学科建设与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2)鼓励自有教师“走出去”。第一,学校应不断为教师提供培训、学习、交流的机会,开拓教师的眼界和思维。第二,鼓励教师深入企业、行业,积极参加实践或调研,了解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熟悉企业生产流程,积累一线实践经验,提高实践教学能力。第三,利用已有中外合作项目,创造条件支持国内外相关访问进修,根据学科建设的需要,选派优秀教师到国外相关专业进修,学习国际先进理念和经验,提高国际化办学水平。

(3)充分发挥应用型专业群建设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借助企事业单位共同参与应用型专业群建设的良机,以客座教授、兼职教师等形式聘请企业、行业中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家、专家到学校开展教学活动。

(三)群策群力,搭建学术梯队

(1)建立制度保障。通过完善薪酬体系建设、团队运行激励机制、竞争机制、考核机制等方式,建立健全团队运行机制和激励机制,搭建若干个特色鲜明、结构合理、数量充足、水平较高、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应用型学科建设梯队,形成科研创新合力。

(2)高度重视学科带头人和研究骨干的遴选和培养。优秀的学科带头人不仅有较深的专业造诣,还具有宽阔的视野和战略眼光,能够洞察国内外专业领域的发展趋势,了解本学科亟待解决的课题,对学科的发展和学术水平的提高起着重要作用[6]。独立学院要破解科研梯队建设障碍,首先要充分利用母体高校优质的师资资源,吸纳高水平领军人物作为学科带头人加入学术梯队建设,带动梯队发展。其次要在现有师资基础上,着重培养有丰富教学经验并在相关学科具有一定学术造诣,对学科发展具有较高敏感度和把握度的优秀教师成为业务骨干,重点培养自有骨干教师朝学科带头人方向发展。

(3)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加入团队建设。青年教师作为推动科研项目有效实施的中坚力量,是团队人才储备的重要资源,应保证每个青年教师在科研上有团队、有归属、有目标、有动力,在团队的不断带动中学习成长,并鼓励和引导部分教师开展跨学科研究,逐步提升研究水平。

(四)产教融合,拓展实践平台

(1)建设校内实践教学基地。为摆脱高度依赖母体高校实践教学基地的束缚,独立学院可根据自身的条件建立适合教学所需的校内实践教学基地。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的开放性、自主性可以弥补多数校外实践基地以实现经济效益为目的,为学生提供的实践岗位与教学内容相脱节的不足,同时为教师开展科研提供有利条件。

(2)拓展校外实践基地。若想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形成资源共享互动机制,离不开校外实践基地的支持。独立学院应在对应用型学科相关专业学生就业领域及其岗位要求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加强与学生就业岗位相关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通过项目协作,构建双方合作共享或共建共享的联动网络,为有效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造条件,同时弥补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实践机会少的不足。

(3)产学研合作。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是以适应社会需求为导向,因此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企业的参与。产学研合作协同育人是实现人才培养1+1>2协同效应的有效途径,独立学院应抓住改革良机,通过政府搭台,深化产教融合,有序系统地推进合作育人,实现校企资源的有效共享。

四、结语

独立学院作为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重要阵地,不断加强应用型学科建设,对于提高其自身的应用型办学水平以及保障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高校之间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独立学院因其办学的特殊性尤其要以应用型学科建设为抓手,善于把握外部机遇,发挥自身优势,规避外部风险,弥补内在短板,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不断增强综合实力及核心竞争力。

猜你喜欢
农林应用型办学
信阳农林学院作品精选
OBE模式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杂草学报》中国农林核心期刊收录证书
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农林技术人员职业培训策略研究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应用型高校混合式新型网络课堂教学改革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